网站首页 国小作文 国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英语作文 原创专区作文
当前位置:作文营 > 体裁 > 写作指导

用时间与空间画出来的路:作文讲评《我的路》之一

栏目: 写作指导 / 发布于: / 人气:9.93K

我们先来预习一下要讲的正文:

用时间与空间画出来的路:作文讲评《我的路》之一

《我的路》

我的路不在桃花满目的小山边,也不在流水淙淙的小河边,我的路在郁郁葱葱的上山的小路上。春天满山苍翠,夏天满花遍野,秋天红叶点缀其中,冬天雪花纷纷飘落在树梢。

早晨露珠滴落在树梢觉得很清凉,傍晚小草、花儿和大树妈妈的孩子都进入了梦乡,现在山里很安静。

我喜欢我的路,里面有小鸟欢快的唱歌,树叶拍手的声音,我很开心自己有这么美丽动听的歌声陪伴着我上山的小路。

昨天,我们从时间与空间的角度,讲了本文的优点与长处,也讲到了时间与空间的变化对于写作的实战意义。我们讲,写作文要不断地变化角度。怎么变化角度?有两个方法:一个是空间的变化,换句话来讲,就是景随人动,人动景移;另一个是时间的变化,时间变了,景也就变了。在本文中,小作者写的路,既有空间的变化,也有时间的变化。

针对一个物,因为人动,所以景移;因为景移,所以描写起来就有不一样的手法。前不久,我们也讲过一个孩子的作文,再来体会一下:游动中,我还看到了雷峰塔。雷峰塔有5层,塔尖金光闪闪直冲云霄,非常壮观。随着船的滑动,雷峰塔好像迈着方正的步子,随着我们前行。当我们的船拐弯抹角的时候,它又会扭动自己身姿,仿佛在展现自己雄健的体魄一般。当然,最有意思的还是细看水中雷峰塔的倒影,时而如影如幻,时而如真如实。

这篇作文的题目叫《品西湖》,是我们群里一位妈妈的三年级孩子的习作。这是一个片段,写的对象是雷峰塔。但是这个对象(这个空间),随着作者的移动,就产生了变化。所以,在写的时候,就有了三个角度、三个变化或者说是三个对称:第一是“自己”在相对静止时的初步感受——雷峰塔有5层,塔尖金光闪闪直冲云霄,非常壮观;第二是“自己”随着船的移动,看到移动的雷锋塔的感受——随着船的滑动,雷峰塔好像迈着方正的步子,随着我们前行;第三是当船与自己蛇行的时候,对雷锋塔的感受——当我们的船拐弯抹角的时候,它又会扭动自己身姿,仿佛在展现自己雄健的体魄一般。最后又换了一个角度,除了去看真实的雷峰塔以外,还看到了水中倒映的雷锋塔——最有意思的还是细看水中雷峰塔的倒影,时而如影如幻,时而如真如实。

再比如,现在春天到了,小朋友们会看到花。我们用空间变化的方法来写,是不是可以写:近处的花、远处的花;正着看的花、侧着看的花;用蓝天作背景时的花、有绿树作背景时的花;大的花、小的花、绽放的花、含苞的花;公园里的花、小区里的花、学校里的花、马路边上的花……这些都是空间的变化而感受到的对象。虽然是同一个东西,同一个对称,但因为我们变化了角度、转换了空间,这样写几笔,那样写几笔,还怕没得写吗?这样写出来,不仅内容丰富且字数还多,何乐不为呢?

关于时间的转换,我们昨天也举了例子。新来的朋友,随后可以去博客补一下。当然在这里,我们再举一个例子,就拿刚才举的花而言,可以针对小区里的花来写,用时间的变化来观察,就可以写前年这丛花、去年这丛花、今年这丛花……这丛花,冬天的样子、春天的样子、夏天的样子、秋天的样子。甚至还可以写这丛花前天的样子、昨天的样子、今天的样子。是不是就有得可写了?写得丰满了?

再比如,小朋友会写一些玩具。我们来举个例子,比如说写宠物狗:可以写这只狗幼小时的样子,也可以写长大了的样子,还可以写现在的样子,甚至可以写它有一天老了的样子——这是时间的转换;空间的转换,可以写:狗睡觉的时候,玩耍的时候,还可以写生气的时候,狗饿的时候。这样不就立体了吗?

时间的转换,是对称;空间的转换,也是对称。基本的核心就是对称。我们在《作文,多大点事儿——提高篇》里,进一步来讲对称的招法,就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所以才有了“远近高低各不同”。对此,我们还用了“画解古诗”的方法,来让孩子们体会。在这个招法里,可以让孩子们学会并记得一首诗:

江雪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高与低:高——空中的飞鸟;低——地上的人迹。

远与近:远——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近——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多与少:多——千山与万径;少——孤舟与独钓。

无与有:无——鸟飞绝、人踪灭;有——孤舟蓑笠翁。

实与虚:实——孤舟蓑笠翁;虚——独钓寒江雪。

黑与白:黑——蓑笠翁;白——寒江雪。

诗的题目是《江雪》,就纯文字的意思来讲,就是写“江之雪”。而作者正是通过空间的变化——远的、近的、大的、小的、天上的、地上的等等,来集中表达了雪。为什么二十个字,能表达得如此厚重丰满、充满想象呢?就是因为空间的变化,多维地来写。同一个东西,因为多维,所以丰满;因为多维,所以留给人的想象空间就大;因为多维,所以画面的质感就立体。

就本文来看,小作者也为我们勾画了这样一幅立体的、时间与空间都在变化的图。

我的路在郁郁葱葱的上山的小路上。春天满山苍翠,夏天满花遍野,秋天红叶点缀其中,冬天雪花纷纷飘落在树梢。——这是时间的变化。

早晨露珠滴落在树梢觉得很清凉,傍晚小草、花儿和大树妈妈的孩子都进入了梦乡,现在山里很安静。——这也是时间的变化。

我喜欢我的路,里面有小鸟欢快的唱歌,树叶拍手的声音。——这是空间的变化。

以上,是我们对本文有关时间与空间的一些补充。

我们还是要强调:顺序、角度、思维、对称,是一个东西,只是表现的不同罢了。表面上看,先来后到,哪个先写,哪个后写,就叫顺序;表现在从不同的视角来写,就叫角度;表现在思路上、想法上、布局上、安排上、思考上,就叫思维;表现在文字上,就叫对称。把这些东西的本质吃透,才可以弯下腰、俯下身、蹲下足、说孩子们听得懂的话。什么叫孩子们听得懂的话?无非就是让孩子天天上当、好好学习罢了。

下面,我们再说说本文的其它技法。我的路不在桃花满目的小山边,也不在流水淙淙的小河边,我的路在郁郁葱葱的上山的小路上。这句话,老群的妈妈们或是对《作文,多大点事儿——基础篇》熟悉的人,可能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来看一篇熟悉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片段: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先生为我们玩了一个小小的文字游戏:不必说……不必说……终究还是说了。

这个文字的方法,就叫正话反说、反话正说,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凑字游戏。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会讲:

你不要工作了,你要好好休息。

你不能喝饮料,你必须喝水。

我的妈妈不胖,她很苗条。

今天大家听课,一点也不困倦,倒是越听越精神。

有位妈妈听课听到高兴时,没有捂脚,相反她是捂着嘴地笑了。

这位妈妈听到我说她,不仅没有生气,反而笑了;不仅没有伸手,反而伸舌头,觉得不好意思了。

我们对今天的课再来补充一些。这样的句式,在句子中我们叫作“正话反说”,其实本质就是对称。这样的句式,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比如八荣八耻:

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

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

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

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

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

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再比如,我们在《作文,多大点事儿——基础篇》里细讲过的《我还没有见过长城》:

唉,说什么,朋友,我还是没见过长城!在恨着自己,不能像大鹏鸟插翅飞去;在恨着自己,摆不脱蜗牛似的蹊径,和周身无名的链索。

在恨着自己,不是什么——不是大鹏鸟;在恨自己,是什么——是蜗牛。这样正话反说,不仅能凑字,更重要的是起着强化的作用。凑字加上一点技术含量,文章就生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