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小作文 國中作文 高中作文 體裁作文 英語作文 原創專區作文
當前位置:作文營 > 原創專區 > 精選

利己利他作文(推薦8篇)

欄目: 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1.44W

篇一:利己利他作文

利己利他作文(推薦8篇)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很高興能在班會上與大家進行交流。針對應該選擇“利己”還是“利他”這個問題,我的答案是利己又利他,魚與熊掌可以兼得。

追溯往昔,沉澱了五千年的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早已經用實例告訴我們利己又利他的可行性。

古人眼中的利己是修身齊家,利他是治國平天下,於是便有了《孟子》中的“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有了“自利利他,胸懷天下”的箴言,有了“損人不利己”的俗語警戒。在既培養自身品格又有心憂天下的思想指導下,翩翩君子、文人義士、英才俊傑層出不窮。古代出任地方的官員,若能一心治理,不僅有利於當地百姓的生產生活、社會安定,同時也為自己贏得了名聲和讚譽,擁有升遷的機會,這樣利己又利他人的事情在史書中常有記載。博古通今,借古覽今,既然當下社會風氣講求利益,那麼為何不選擇做利己又利他這種雙贏的事情呢?

利己利他非對立,一味只知利己,極有可能利己不成反而損己。

有人認為利己利他不可同時存在,利他就是犧牲自我,利他思維就是違揹人的本性。這種類似零和博弈的思想實在狹隘至極,忽略了雙方共贏的可能性。再者,人之初,性本善,利他思維正是展現人性美,如何談起違揹人本性呢?德國費爾巴哈曾説:“你越是放棄自我,相應地你也越變得偉大而又真實。”我們不要求放棄自我,只需在利己時想到利他,在利他時實現利己,如此也可以讓自己變得偉大又真實。請大家設想病毒肆虐的時候,如果人人只知保護自己,拒絕治病外出,那麼還會有中國迅速控制疫情,幾天建成醫院的奇蹟嗎?怕是早屍橫遍野,社會動盪。可見,拒絕狹隘的利己思維,樹立利己又利他的思想,才有未來可談。

選擇利己又利他,帶給別人美好,實現人生價值。

法捷耶夫説:“青年的思想愈被範例所激勵,就愈會發出強烈的光輝。”學習勇敢挺身而出抗疫的人們,為我們營建安全堡壘,盡職盡責,贏得社會稱讚;學習一心為國奉獻的科研工作者們,將個人志向融入國家發展潮流,每攻克一道科學難關,自己也欣喜雀躍;學習老子推崇的“利他”精神,像水一樣包容萬物,成為擁有大格局、大情懷的人。我們時時刻刻從利己利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給予他人一份幫助,讓自我得到一份昇華,實現互利共贏,兩全其美,何樂而不為?

同學們,維護自己利益並沒有錯,但是也不能忘記秉持“利他”精神。利己又利他,讓我們共建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篇二:利己利他作文

各位同學:

大家好,很高興能在班會上和大家進行交流和分享。老子曾言:“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他推崇水,是因為水包含了“利他”精神。而如今社會上某些人卻認為:利他和利己是相對立的。今天我想和大家談談我對利己和利他的思考——自我亦社會,利己亦利他。

這是一個開放多元的時代,追求自我無可厚非。作為青年,讓心中夢想的種子可以生根發芽並沒有錯,但莫讓利己成為終點。

生存是人類發展的前提,利己是維護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必要方式。我們並不提倡以犧牲諸多個體的方式構築所謂的理想社會。這是不現實的,更損害了諸多人的利益,讓人們失去了為這個時代奉獻的動力和勇氣。適當追求自我展示個性,也是這個時代所需。但是,一味追求自我,盲目追求所謂的“個性”,會讓我們陷入“精緻的利己主義者”的深淵。同學們是否還記得雷楚年?從小英雄到詐騙犯,虛浮的名譽讓年少的他迷失了心智,走向了不歸路。適當利己,可以,但切莫讓利己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侷限於自己的一方世界。

因此,我們這個社會需要“利他”,將小我融入大我,為社會國家發展獻智獻力。

時光荏苒,為奉獻不變。這種精神汩汩地流淌在為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做出巨大貢獻的革命先賢的熱血之中,流淌在為祖國建設放棄優越生活待遇的科學家之中。同學們,當我們想到三顧家門而不入的大禹;當我們回憶起戈壁寒暑成大器於無聲處起驚雷的程開甲;當我們腦海中浮現風雪帶春風,萬里遊路雲和月的其美多吉;我們心中是否會湧起一股深沉的情感,會不由自主的上他們獻上真誠的敬意?我們會的,因為他們不僅利己,更重於利他。

那麼我們作為新時代的新青年,我們應該如何在利己和利他之中平衡?以個人之力推動祖國建設駛向遠方,才是我們真正的奮鬥目標。

利己只是為了自己的一時享樂,而利他則是為了社會,為了後代的長遠歡樂。馬卡連柯曾説:“任何一種不為集體利益打算的行為,都對社會有害。”斯言不謬。若我們每個人都侷限在自己的一方小世界,細數着自己世界的光輝和成就,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必定會缺少凝聚力和向心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撐得起自己的小家,但難以撐起社會的大家。同學們,我們無需像先輩那樣篳路藍縷,時刻準備拋頭顱灑熱血,但是我們心中必須要有利他之心,為社會奉獻之心。有着“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帶着這份精神參加社會實踐,從小事做起,為他人,為學校,為社會,為國家獻出自己的一份力。

同學們,我們固然要遵從自己的本心,維護自己的利益。但與此同時我們不要忘了,自己還是這個社會這個國家中重要的一員。最後以戴錦華教授的一句話與大家共勉:“願你們有擔當,首先承擔起自己,進而承擔起時代和社會,願你們做一個好人,利己亦利他,自我亦社會。”

篇三:利己利他作文

親愛的同學們:

古來賢者便有“自利利他,胸懷天下”的境界,但某些人認為利他與利己冰火不容。在我看來,利他與利己並不矛盾,唯有利他方可利己。

何謂利他?簡而言之,就是做對他人有益之事。唯有致力於利他,方可收穫幸福,最終利己。

利他,於佛教中指“善待他人”的慈悲之心,簡而言之,即“奉獻社會,利於他人”。利他如參天大樹的綠葉,葉越繁茂,給予世人的廕庇越多,自己收穫的陽光亦越多。《道德經》有言,“聖人處無為之事,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利他與利己從不矛盾。利他是前進的目標,利己便是跋涉的終點。“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利他能夠營造更好的環境,為利己提供條件。例如,為班級打掃衞生是利他,而乾淨的教室環境又為我們的學習提供了良好氛圍。所以,我認為利己與利他並不矛盾,利他為先,利己在後,利他方可利己。

為何須利他為先?答曰:利他可使人的內心充滿至深至純的幸福感,進而更好的利己;而過於利己則有可能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走火入魔。

《鄭子推郎中序》有言:“執火不燔,曏者多焦。導水不溺,涉者多沒。”新冠疫情剛剛過去,君可見無數青年醫生致力利他放棄利己,勇做逆行者,奔赴抗疫前線,換取疫情之穩定,也收穫自己與家人的健康;君亦可見,某些黑心企業利己為先,銷售偽劣口罩、“跑步女”“喝水男”堅持利己,最終都受到了社會的制裁。立己為先,容易陷入個人主義的泥潭,而利他為先,便能發揮個人價值,立足社會,成就大我。所以,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唯有利他才能利己。

如何做到利他為先,利己在後呢?我想,於吾輩新時代青年,我們應以利他為先,奉獻為大,投身祖國建設中,貢獻自我。

亞當·斯密説:“以遵從自己的心做利他的行,是對社會發展最有利的思想和行為的結合。”斯言不謬。於學校我們能參與班級建設,維護教室內的淨土,遵守學校秩序;步入社會,我們亦可投入社區服務建設,成為愛心義工;選擇專業,我們可以選擇與5G芯片相關的專業,研究生物工程,為祖國發展解燃眉之急……一路走來,怎麼開花,怎麼栽,待路上鮮花遍野,自然就能收穫利己果實,水到渠自成。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親愛的同學們,利他與利己從不矛盾,唯有利他方可利己,讓我們以利他為先,讓利己在後吧!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篇四:利己利他作文

各位同學:

大家好。很榮幸能夠在此發言。在中華傳統文化中,“自利利人,胸懷天下”乃是賢者最高境界。利他的基因早已刻在了我們的骨血。然而今天的社會上,有人提出質疑,認為利己利他當是對立關係,服務他人需以犧牲自己為代價。然筆者認為,修短隨化,自利利他,方是人生高度所在,此之為天下式。

利他與人之本性並非對立,於利己亦可無損。

利他的精神令人如同光華灼灼,給他人一片慰藉温暖,與自己無所虧缺。數萬飄搖光陰以前老子歎到:“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江河湖海之水滔滔,孕育了天下人,依舊是奔流翻滾,為人景仰揖清芬。縱觀時間的經緯,廬陵歐陽修樂山水亦樂民,既澤被百姓又為自己尋得醉翁亭洞天福地;李雲鶴醉心於敦煌畫壁雕塑靈動之美,一生釺錘斧鑿讓歷史暗香湧動;黃旭華致力核潛艇發明,為國家鑄就水下鋼鐵長城他們讓自己的座標在歷史裏熠熠閃光,也讓社會的獲得生機活力,自利利他一同使價值彰顯,凝成了傳頌的詩行。

利己亦利他,利他更能利己,這是生命最雋永的藴意。

老子還有一言如此:“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形骸隕落,而神采不朽,利他之後,換來是自己靈魂的萬古長青。君可見伯納斯·李創造了互聯網,在申請專利的誘惑下選擇公開點亮世界的光彩,他的所得遠超預期。君可見街頭巷尾志願者,不求名不求利,疲憊身軀下卻有一顆輕盈飽滿的心。約翰多恩在詩中揮毫寫下:“沒有誰是一座孤島,在大海里獨踞。每個人都像一塊小小的泥土,連接成整個陸地。”倘若我們每一個人,從得失的糾紛裏掙開,從“各掃門前雪”的偏僻一隅走出,從各種“精緻利己主義”的泥潭裏逃脱,連成的必是一片“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的大道天下、幸福樂土,眾人各得其所皆有回報。

作為新時代的青年人,我們誠應守得一片寬廣的心,以臻自身與他人、社會的完美。

魯迅曾用深沉筆觸寫下“無盡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就如同曹原堅定學術理想,為超導材料研究燃燒青春,就如徐穎,獻身於“北斗”事業,在為大眾科普的道路上盡展風采。習近平總書記寄語青年人中提到“任何孤芳自賞都會陷入越走越窄的狹小天地”。將個人的志趣與他人的幸福、社會的前途緊密結合,我們的成長才有了旨歸。自利利人,當有責任心使命感,當有“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高度認知,當有起而行之、一往無前的信念,既致力於自身素質全面發展,又投身於社會建設的實踐當中,在勞動和奉獻中創造價值,在砥礪自我中走向成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自利利人,要成為我們一生追尋的終極意義。

自利或是利人?二者誠可兼得的也!,願在座各位認清前路,扛起責任,守住貞心,循時代的高標,利己亦利他,自我亦社會!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篇五:利己利他作文

親愛的同學們:

很高興能在班會上發表我對“利己”與“利他”的看法。眾所周知,中國古代中“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利己利他,胸懷天下就是利他精神的體現。但同時,也有人將利己與利他對立起來,認為利他就是犧牲自己。對此,我想吶喊北大教授戴錦華的一句名言:“利己亦利他。自我亦社會”。

利己與利他之間不是二元對立關係,社會生活也不是一場簡單的零和博弈。

此前我們一直在討論究竟應該“利己”還是“利他”,很多同學給出要麼利己,要麼利他的答案。但是我認為這並不是一道單選題,利己和利他不應該一刀兩斷,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以前“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論調已然成為思想糟粕,中國古代“利己利他,胸懷天下”的格局才是與時偕行的思想風潮。正如戴春華教授所言:“小時代是一種發展錯覺,你們生逢大時代,要有大時代的格局與擔當。”這個時代不是“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時代,而是休慼與共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我們必須相信那一句話:利己亦利他。自我亦社會。

利他亦是利己,亦是為整個人類大家庭貢獻了一份自己的力量,可敬可親。

曹植有言:“冀以塵之微補益山海,螢燭末光曾輝日月。”利他人之心是偉大的,他不僅帶來個人成長,還讓這個世界充滿人性的温度。鍾南山趕赴武漢一線,冒着生命危險抗擊疫情,他的行為不正是利國利民嗎?於是,中國的防疫工作才走在世界的前列;大學生村官秦鑰飛重視鄉村振興,竭力推廣“黑土麥田”工程,他的努力不利於鄉村發展嗎?於是,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紮根在農村,構建中國新農村的創業大潮;戰士宋璽從北大畢業加入蛟龍突擊隊,他的付出不有利於國家嗎?於是,我們看到一個青年從稚嫩的學生到英雄的戰士的華麗轉身……利他利己,温暖同行,

聯繫生活,讓我們做一個利己亦利他,自我亦社會的新時代青年,同創時代的和諧之風。

“執火不燔,曏者多焦。導水不溺,涉者多沒”,做一個利他的人,收穫的果實亦有利於自己。所以下一次當你看見路旁散落的垃圾,傾倒的單車,摔倒的老人,你會不會撿起垃圾,扶起單車,攙起老人?你會不會在安靜的圖書館大聲講電話,在古老的文物上亂塗亂畫,在嫩綠的草地上肆意踐踏?“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我們每個人一片利他的赤誠之心,讓我們登上更高的精神境界,共享更美好的社會

“自利利他,胸懷天下。”希望我們不忘古賢的精神境界,利己亦利他。自我亦社會。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篇六:利己利他作文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老子曾這樣評價水的“利他”精神。“自利利他”是中華民族代代傳承的優秀文化,然而揆諸當下,卻不乏有人認為利他與利己不可兼得。但在我看來,利己與利他並不是對立的兩個方面,我們應在合理追求個人利益的同時,不忘向社會伸出利他之手。

追求自我無可厚非,但我們在合理追求個人利益的同時,也需警惕“個人主義”的泛濫。

奧斯特洛夫斯基曾言:“利己的人最先滅亡。”確實,對於正當追求個人利益的行為,我們不該加以譴責,但那些為了個人利益而犧牲他人利益的行為,也需要加以法律制約與處罰。古有奸臣秦檜,為私權陷岳飛於不忠不義,借皇帝之手除掉了自己的眼中釘;在全民抗疫的當下,“澳籍華人女子返京拒絕隔離外出跑步”此類的新聞也層出不窮,他們所謂的“追求個人利益”、“個人自由”只是為了滿足一己私慾,卻不惜擾亂社會秩序。這樣“狹隘的利己主義者們”只知利己損人,最終只會獲得社會的鄙夷。

“利他”精神,代表着對社會責任的勇敢承擔,對時代發展的踴躍參與。

人民日報曾評論:“比認識是更重要的是決心,比方法更重要的是擔當。”我們的社會一直在呼籲“利他”的行動。在承擔社會責任的道路上,先輩們篳路藍縷、繼往開來。遙想當年,有青葱少年在學校便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有物候學奠基人指出:“我們人生的目標是在能服務,而不在享受。”縱觀當下,更有“90後”新生代醫護人員支援武漢,接下時代接力棒,在“利他”的道路上大步前行。無論是多年埋頭於雜交水稻研究的“水稻之父”袁隆平,還是連夜坐高鐵進武漢的“逆行者”鍾南山,他們都跳出了狹窄的“自我”之井,真正做到“受光於天下照四方”。倘若沒有這些“利他”之人,我們的社會何以進步我們的國家又何以繁榮昌盛?

利他與利己並非單選題,我們應在利己與利他中找到平衡點,以個人發展推動社會進步,以更好的社會環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泱泱海闊憑魚躍,朗朗天高任鳥飛。”一個良好的社會是由每一個“利他”之人共同創造的,而一個健康向上的社會才能讓更多人得以“利己”。但看清華大學支教團一路西行,堅持支教邊遠山區,在回報了社會的同時也豐富了自己的人生閲歷;再看個別借疫情危機倒賣口罩,藉機發財之小人,不僅破壞了社會穩定,最後也落得鋃鐺入獄的下場。“利己”與“利他”從來都是一體的而不可分割的。獨自燃燒的火花終會熄滅,洶湧滂湃的大海方可成就不滅的浪花。

正如北大教授戴錦華所言:“利己亦利他,自我亦社會。”個人利益應該得到尊重,但“利他”精神更不可忘卻,如此方能不負韶華,譜寫青春之歌。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篇七:利己利他作文

各位同學:

大家好!很高興在這次班會上和大家分享我關於“利他”和“利己”的關係的認識和思考。最近有人將利他和利己割裂,用零和思維將這兩者對立起來,認為利他就是犧牲自己,違反了人的本性,但果真如此嗎?其實不然。利己並非只有物質獲取,更有精神的慰藉,利他正是在貢獻的過程中成就了個人的社會價值。所以,我認為:利他利己當協同共舉,在利他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的價值追求,既利於人,又利於己。

觀照現實,利他思維既有利於他人又添益於自己,符合人的本性,實為美美與共的不二法門。

認為利他是犧牲自己的論調,實質上將個人的利益狹隘化,與社會的利益相割裂,這在現實面前本己站不住腳。倘若將個人的夢想化作社會發展洪流的一股,化為社會枝繁葉茂的一簇,化為社會揚帆破浪的一支,那麼在服務他人、服務社會的過程中,幸福感自然泉湧而出,而這些都是那些將個人利益囿於物質享受,將人的本性侷限於享樂的人所體會不到的。疫情期間,在湖北武漢一線奮鬥的郭琴護士説:“在被病人需要的時候,才是幸福感最強的時候。”建立愛心團隊的新時代活雷鋒郭明義説:“每做一件好事,就有一股幸福感湧上心頭”他們都在利他的過程中將人的社會本性點亮,在社會的長空中燁燁生輝,亦為自己的人生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回望歷史,利他思維植根於源遠流長的中華傳統文化,經得住時間的錘鍊、歷史的風霜。

從老子推崇“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讚頌水的利他精神到賢人追求“自利利他,胸懷天下”的境界,從張載疾呼“為生民立命,為天地立心”到魏源“受光於天下照四方”的壯懷抱負”,我們都可以看到利他思維已經貫通於中華兒女的血脈之中,在歷史的軌跡上留下一個個閃亮的精神座標。我們看到:諸葛亮保國保民,儉以修身;包拯替民伸冤,廉潔自好;海瑞明鏡高懸,為民請命……他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樑,承擔起時代和社會,為民謀利,成就大我。而人民也將他們高高舉起,讓其高潔品格在歷史的長途裏走過多少年,芬芳多少年。所以從歷史的維度切入,利他思維雖然歷經時代的風吹打,卻愈發鮮豔明媚。

因此,在利他、利民、利國的道路上,我們當更加堅定,在貢獻的長征裏用奮鬥澆築青春乃至人生的絢爛之花。

馬克思曾言:“人只有為同時代的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時,自己才能達到最完美。”實現利他與利己的統一,就當把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對他人的貢獻、對社會的貢獻,利他更利己,自我即社會。處在青春轉折點的我們,不妨播下振興家鄉的心願,走下基層,既為鄉民的幸福添磚加瓦,又離自己的追求更進一步;不妨播下探索科技的心願,苦心研發,既為中國的智造凝能聚力,又向夢想的彼岸逐漸靠近;不妨播下懸壺濟世的心願,既為百姓的安康保駕護航,又向嚮往的遠方昂首邁進。所以,我希望與各位共勉,讓我們一起在利他的征途裏發現個人幸福的高光時刻。

傳統與歷史的智慧啟迪當下,現實的觀照擊破質疑。祝願各位能將利他與利己協同共舉,在利他的過程中實現個人的價值追求,在火熱的青春中放飛人生夢想,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業華章。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

篇八:利己利他作文

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今天發言的題目是:利己亦利他,自我亦社會。

“利己”還是“利他”的問題引起爭論,“利己”與“利他”成為了對立的問題。然於我看來,如北大教授戴錦華教授所言:“利己亦利他,自我亦社會。”利己與利他並不矛盾,我們為自己謀利,亦不忘為他人着想,以成利己利他之德。

利己亦利他,尋得自我幸福的同時,亦求一份內心的寧靜。

“利己”為謀求自我利益,追尋自己的如意生活。屠格涅夫曾經説過:“我是青年,我不是畸人,不是愚人,我要給自己把幸福爭過來。”追求自我利益無可厚非,每個人能尋得自己的幸福亦是我們願意見到的。然而,當這份自我的幸福需要犧牲他人的幸福,“利己”的同時卻不能“利他”,我們真的可以安寧的享受這一份私利嗎?管仲説:“道德當身,不為物惑。”只看見自己的利益,而忽視甚至損害他人的利益,其道德之缺陷可見一斑。千年前老子所言“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利他的精神存於其中,千百年如水一般潤澤着人們的心靈。當我們能利己亦利他,尋得自我幸福亦成全他人幸福,亦能為心靈注入一捧清泉,求得內心的寧靜。

利己亦利他並不矛盾,兩者可尋求和諧的統一。

當今社會上出現了一些觀點:利他和利己是對立的,利他就是犧牲自己,利他思維違揹人的本性。可謂荒謬!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賢人的境界是“自利利他,胸懷天下”。利己與利他的和諧共存是人的至高追求,何以有對立之説?再有言“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利他思維又何以違揹人的本性呢?張富清深藏功與名,選擇到邊疆、山區去支援祖國建設,在一生奉獻的大道上尋得內心的安寧;袁隆平求根於土地,研究雜交水稻多年保障糧食供給,一步步攻克世界的飢餓問題。且數盡人物,用奉獻社會詮釋利他,在利他中尋得自我的價值以利己。果戈裏曾經説過:“如果有一天,我能夠對我的公共利益有所貢獻,我就會認為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了。“將個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緊密結合,追求個人幸福之時不忘合理關切他人,利己與利他何不能和諧共存!

我輩青年當深悟“利己亦利他”,書寫自我幸福與奉獻社會的佳話。

柴靜説:“這個世界與我們有關,未來的世界也與我們息息相關。”望前路,有前輩用一生來書寫奉獻二字,將自己的利融入到全社會中;看今朝,我們終將繼承這一份奉獻,追求己利不忘他人,尋得“自利利他,胸懷天下”的境界。於今日生活中不忘關心他人,於明日社會中為社會奉獻,深悟利己利他之道,尋求自我與社會的和諧統一。

高山蒼蒼,江水茫茫,利己利他之德終是山高水長。且行利己利他之事,尋我輩自我之利,成他人合理需求,鑄社會朗朗正正之風。

我的發言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