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小作文 國中作文 高中作文 體裁作文 英語作文 原創專區作文
當前位置:作文營 > 體裁 > 寫作指導

作文講評《品西湖》

欄目: 寫作指導 / 發佈於: / 人氣:2.31W

今天,我們來講一篇三年級孩子寫的作文:

作文講評《品西湖》

《品西湖》

大年初四,我來到了杭州的西湖,這裏陽光明媚,景色宜人。

一見到西湖,我被美麗的西湖愣住了,西湖三面環山,岸邊柳樹成行。

岸上游人如織,有小孩,有老人,還有一家老小。他們有的拍照留念,有的散着步,有的還唱着歌。岸邊柳樹的葉子雖然掉光了,但還是那麼挺拔。

我們坐着船欣賞湖面的風光,西湖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西湖水真清呀,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在船上我看到了雷峯塔,雷峯塔有5層,塔尖金光閃閃,遠遠看到的雷峯塔非常壯觀。

看完西湖,我們到龍井村品嚐龍井茶。茶農阿姨一邊泡茶一邊介紹説:“西湖龍井不用洗,因為西湖龍井的茶葉表面有一層毛茸茸的東西叫茶多酚,它是茶葉裏的軟黃金,對人體非常有益。而且泡茶的水不要用沸騰的水,只用80度就可以了。”茶農阿姨的話還沒説完,茶就端上來了,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肺。我按照茶農阿姨的指導,用手圍成半圓擋住茶杯的一側,把眼睛湊過去。茶農阿姨説:“眼睛疲勞的時候薰一下會感覺很舒服。”茶農阿姨的話剛説完,我確實感到眼睛輕鬆多了。下一步是品茶,我小口小口品嚐着茶,茶的味道淡淡的,有一點苦,又有點淡淡的甜,令人齒間流芳,回味無窮。喝完茶,茶農阿姨説:“茶葉也可以吃,泡在酸奶裏還可以減肥呢!

我們換個講法,當作是我在親自輔導孩子,進行一次現場示範。當然,前提是孩子的這篇作文,表達是通順的、清晰的,為的是引導孩子寫得更好、更貼切、更生動,這是一個目的;第二個目的,我們還要説明一個問題,好作文並非需要華美的詞藻。這兩天,講了《桂林山水》,也講了《海燕》,我們就結合這兩篇作文的一些技法,來輔導孩子。

剛才講到了,孩子的表達是沒有問題的。表達沒有問題,説明結構沒有問題。孩子對於結構的掌握是到位的,那我們現在就從技法上來講這篇作文。

先來看頭:

大年初四,我來到了杭州的西湖,這裏陽光明媚,景色宜人。

“陽光明媚,景色宜人”從字句來講,是沒有問題的,用一個對稱詞,來説明天氣好、景色好。那麼,我們要問孩子:陽光是怎樣的明媚呢?景色是怎樣的宜人呢?能不能寫實一些?重點引導孩子在陽光與景色上寫實。寫實了,就具體、生動了。

是不是可以這樣:

大年初四,我來到了杭州的西湖。這一天陽光很明媚,照得西湖景色很暖和。

雖然,我們沒有用成語,但是“西湖景色很暖和”,是一個觸法。這樣寫出來的文字可以讓人體會得到,感覺得到,觸摸得到。如果按照原文的“陽光明媚,景色宜人。”只是八個字,沒有温度,沒有自我的感覺在裏面。

我們再來看下一句:

一見到西湖,我被美麗的西湖愣住了,西湖三面環山,岸邊柳樹成行。

在這裏,作者講到了被美麗的西湖愣住了、迷住了。講了兩樣東西:一個是三面環山,一個是綠樹成行。這個意識是很好的,把“愣”字表達了出來,但這個“愣”字還不夠深入。我們就要問孩子:西湖是怎麼樣的呢?三面環山是一個什麼樣的感覺呢?綠樹成行給人的體會是什麼樣的呢?要通過類似這樣的提問,讓孩子進一步的思考。

是不是可以這樣:

一見到西湖,我被美麗的西湖愣住了。西湖在陽光的照射下,像一面大大的鏡子,閃着温暖的光。西湖三面環山,這些山就好像鏡子的框一樣。而沒有山的一面,就好像是鏡子的手柄。西湖岸邊柳樹成行,就好像是鏡框上的裝飾,顯得幽雅端莊。

(因為時間的原因,所以沒有具體地對文字進行修飾,而是提一個思路)

前面,我們講到了西湖是温暖的,所以這裏我們就呼應一下,説這面鏡子“閃着温暖的光”。

我們再來看下一句:

岸上游人如織,有小孩,有老人,還有一家老小。他們有的拍照留念,有的散着步,有的還唱着歌。岸邊柳樹的葉子雖然掉光了,但還是那麼挺拔。

剛才我們作了一個比喻,是把西湖比作鏡子,把陸地比作鏡框,再用張冠李“代”的借代用法來引導孩子(關於張冠李“代”的技法,我們會在以後細講)。

這一句可以這樣:

在“鏡框”上,遊人如織,你來我往。有小孩在嬉跑,有老人在閒坐,還有一家人喊着叫着在拍照。三三兩兩的青年小夥,在春風的鼓勵下,情不自禁地唱起歌來。

這裏沒有説岸邊,而是説鏡框上,這就讓文字生動了一層。既然講到了遊人如織,那是不是可以引導孩子怎麼“織”的?這個織,可以認為是一種動態,是相對於靜而言的。所以,我們就要用動來説明這個織,這樣就寫實了。

柳樹聽到歌聲,湊着熱鬧地吐出綠色的嫩芽。枝條在暖風的輕拂下,扭動身姿,彷彿要把鏡框打扮得更加漂亮。

這裏的枝條打扮鏡框,也是為了説明“織”。

我們再來看下一段:

我們坐着船欣賞湖面的風光,西湖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西湖水真清呀,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在船上我看到了雷峯塔,雷峯塔有5層,塔尖金光閃閃,遠遠看到的雷峯塔非常壯觀。

我們在這裏可以看到《桂林山水》的味道,寫得很好!但還可以結合我們講的呼應的技法,寫得更生動、更緊湊。我們可以這樣問孩子:水很靜是沒錯,但是船在這樣的靜水中,是什麼樣的感受呢?水很清,除了看到水底的東西,還有什麼別的感受呢?看到了雷峯塔,還有什麼樣的角度呢?今天我們講課時講到了反向思維,我們是不是可以提醒孩子,在水中看到的雷峯塔是一個什麼樣的呢?老朋友應該記得,我們曾經講評過《話説故宮》這篇作文,文中沒有直接去寫真實的故宮,而是換了一個角度,去寫一個從水面上看到的故宮,這樣就會更有趣。

是不是可以這樣寫:

坐在船上游弋在西湖這面大鏡子中,會別有一番情趣。西湖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坐在船上,我們彷彿在平穩地滑動一樣。西湖的水真清呀,清得可以看到湖底的沙石,清得透着春陽的光亮,清得流出陣陣暖流。

同樣,在這裏我們不再講湖,而是用借代的方法,直接講鏡子。為了把這個靜寫得更豐實,我們不僅要寫看到的靜,還可以用觸法來寫在船中感受到的靜。不是在“劃”船,而是在“滑”船。同時,湖水的清——我們用了三個對稱:一個是看到湖底的清;第二個是體會到湖面的清,在陽光照射下發着光的那種純的清;第三個是意識上的清,用驢頭不對馬嘴寫出來的句子。清得有暖意,這個暖並非是温度的暖,是因為心情的暖,所以才感受到湖水的暖。

遊動中,我還看到了雷峯塔。雷峯塔有5層,塔尖金光閃閃直衝雲霄,非常壯觀。隨着船的滑動,雷峯塔好像邁着方正的步子,隨着我們前行。當我們的船拐彎抹角的時候,它又會扭動自己身姿,彷彿在展現自己雄健的體魄一般。當然,最有意思的還是細看水中雷峯塔的倒影,時而如影如幻,時而如真如實。

在這裏,是從三個角度來寫塔:一是相對靜止的、正面的角度;二是當船拐了彎、變了角度時塔的樣子;三是水中看到的雷峯塔。這樣就把這個變寫出來了,就寫得立體、生“動”了。這裏所謂的生動,是產生動的意思,是把一個原本靜止的東西寫出動感來。

我們再來看最後一段:

看完西湖,我們到龍井村品嚐龍井茶。茶農阿姨一邊泡茶一邊介紹説:“西湖龍井不用洗,因為西湖龍井的茶葉表面有一層毛茸茸的東西叫茶多酚,它是茶葉裏的軟黃金,對人體非常有益。而且泡茶的水不要用沸騰的水,只用80度就可以了。”茶農阿姨的話還沒説完,茶就端上來了,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肺。我按照茶農阿姨的指導,用手圍成半圓擋住茶杯的一側,把眼睛湊過去。茶農阿姨説:“眼睛疲勞的時候薰一下會感覺很舒服。”茶農阿姨的話剛説完,我確實感到眼睛輕鬆多了。下一步是品茶,我小口小口品嚐着茶,茶的味道淡淡的,有一點苦,又有點淡淡的甜,令人齒間流芳,回味無窮。喝完茶,茶農阿姨説:“茶葉也可以吃,泡在酸奶裏還可以減肥呢!”

這一段寫得很棒。記得我們在講評《遊撫仙湖》的時候,就講過一個原理——寫實與寫虛的關係。如果説,寫景是一種寫虛的手法的話,那麼記事就是一種寫實的手法。我們來比較一下《遊撫仙湖》。

那是一個陽光燦爛的下午,我們來到了風景如畫,美如仙境的撫仙湖。撫仙湖在陽光的投射下,彷彿是天宮的一面鏡子,閃耀着明麗。曲折而行的沙灘,傍着一碧清澈如洗的湖面,好像藍天下的一抹雲霞。灘上的沙子細細的、白白的,太陽一曬,暖暖的、柔柔的,閒步上面,彷彿置身於細風暖雲之中。在“雲”裏,有各種各樣的小攤,還有穿着五彩奪目的泳衣的遊人,黃的、綠的、紅的、粉的、便把沙灘染成了彩雲。

撫仙湖的水,又清又藍,還有冰浮在水面上,像珍珠,也像瑪瑙。特別是稍遠處的一些冰塊,在陽光的照射下熠熠發光,就像天上灑下來的鑽石一樣,耀眼奪目。

撫仙湖的岸邊停靠着許多遊船。在遠處,也零零散散地漂動着一些船,像放飛在天上的風箏在水裏的投影;不時的,還會有一兩艘快艇劃過,拖着長長的尾,就像星空裏的流星逝過。

我問媽媽:“撫仙湖的水是鹹的嗎?”媽媽説:“撫仙湖的水如果是鹹的,那周圍的人生活怎麼辦?那就不是湖,而是海了。”撫仙湖的水很深,有位叔叔告訴我們,撫仙湖最深的地方有160米左右,一湖連三縣。我明白了,撫仙湖是博大沉厚的,她以自己的大度,不僅給我們帶來了湖光山色之美,還澆灌養育了周圍的一山一樹、一人一物。

江川有一池湖泊,叫撫仙湖。撫仙湖,它是美麗的湖,也是美麗的傳説。

大家看一下,前面的景與後面的事,就是這樣的一層關係。我們明白了這個道理,所以這一段的記事就好辦了。一是需要簡化;二是需要儘可能地保持文風的一致,儘可能地避免寫成説明文;三是這一段的寫實還要圍繞西湖這個焦點來寫。否則,西湖是西湖,龍井是龍井,就出現了兩個主題,就亂了、散了。

遊了西湖,我們還順道來到了龍井村。茶農阿姨介紹説:“西湖龍井不用洗,因為龍井的表面有一層毛茸茸的東西叫茶多酚,它是茶葉裏的軟黃金,對人體非常有益。”阿姨還熱情地為我們泡了茶。眼前的茶有股淡淡的、卻又是很執着的香,揮之不去。我學着大人的樣子,呷一小口,入口時有一點苦,隨即又變成了甜,接而又成了香。正飲間,有人突地冒了一句:“我怎麼還嚐到了西湖的味道?”茶農阿姨回答説:“是的,喝龍井茶,需要用西湖的水來泡,才能泡得出真正的龍井味。”

在這裏進行了簡化,講龍井的味除了淡,還有一份執着。為了説明這個執着的具體含意,我們補充了一句“揮之不去”,儘管很淡,不是那種刺人的撲鼻的香,但是很執着,執着得揮之不去。其二,是喝茶的三個環節:一是苦,二是甜,三是香。一層一層,這樣的體會是立體的、多樣的。正如吃蘋果一樣,大口一咬是甜的,但那不是品。品的時候,起先會感覺是甜,然後有酸,再後是澀。這個問題,在講六根六塵的時候就講過,這是縱向的觀察。讓人回味——這四個字,可以是雙關,既是對茶香的回味無窮,也是對西湖的回味無窮。

最後,我們用一段對話來結束:

茶農阿姨回答説:“是的,喝龍井茶,需要用西湖的水來泡,才能泡得出真正的龍井味。”——説明今天一天,看的是西湖的景,品的是西湖的味。

再次説明,今天講的只是一個大體的思路,沒有在字句上細細地推敲。

今天就講到這裏。謝謝大家!

品西湖(非常老師修改版)

大年初四,我來到了杭州的西湖。這一天陽光很明媚,照得西湖景色很暖和。

一見到西湖,我被美麗的西湖愣住了。西湖在陽光的照射下,像一面大大的鏡子,閃着温暖的光。西湖三面環山,這些山就好像鏡子的框一樣。而沒有山的一面,就好像是鏡子的手柄。西湖岸邊柳樹成行,就好像是鏡框上的裝飾,顯得幽雅端莊。

在“鏡框”上,遊人如織,你來我往。有小孩在嬉跑,有老人在閒坐,還有一家人喊着叫着在拍照。三三兩兩的青年小夥,在春風的鼓勵下,情不自禁地唱起歌來。柳樹聽到歌聲,湊着熱鬧地吐出綠色的嫩芽。枝條在暖風的輕拂下,扭動身姿,彷彿要把鏡框打扮得更加漂亮。

坐在船上游弋在西湖這面大鏡子中,會別有一番情趣。西湖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坐在船上,我們彷彿在平穩地滑動一樣。西湖的水真清呀,清得可以看到湖底的沙石,清得透着春陽的光亮,清得流出陣陣暖流。

遊動中,我還看到了雷峯塔。雷峯塔有5層,塔尖金光閃閃直衝雲霄,非常壯觀。隨着船的滑動,雷峯塔好像邁着方正的步子,隨着我們前行。當我們的船拐彎抹角的時候,它又會扭動自己身姿,彷彿在展現自己雄健的體魄一般。當然,最有意思的還是細看水中雷峯塔的倒影,時而如影如幻,時而如真如實。

遊了西湖,我們還順道來到了龍井村。茶農阿姨介紹説:“西湖龍井不用洗,因為龍井的表面有一層毛茸茸的東西叫茶多酚,它是茶葉裏的軟黃金,對人體非常有益。”阿姨還熱情地為我們泡了茶。眼前的茶有股淡淡的、卻又是很執着的香,揮之不去。我學着大人的樣子,呷一小口,入口時有一點苦,隨即又變成了甜,接而又成了香。正飲間,有人突地冒了一句:“我怎麼還嚐到了西湖的味道?”茶農阿姨回答説:“是的,喝龍井茶,需要用西湖的水來泡,才能泡得出真正的龍井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