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小作文 國中作文 高中作文 體裁作文 英語作文 原創專區作文
當前位置:作文營 > 原創專區 > 精選

利他主義作文800字議論文(通用20篇)

欄目: 精選 / 發佈於: / 人氣:2.64W

篇一:利他主義作文800字議論文

利他主義作文800字議論文(通用20篇)

如果説,紅綠燈是你我交通出行的約束信號。那麼自律,就是給自己的言行舉止亮起一盞紅綠燈。學會自律就是學會自我提醒、自我檢討、自我約束。學會自律就是學會給自己亮起紅色警示燈,提醒自己綠色暢行的方向,停下錯誤的腳步。

有這樣一則寓言:一天,風箏和線手牽手在天空中飛翔,過了一會兒,風箏不耐煩地對線説:“老兄,請放開我,不要限制我自由活動的空間。”線勸説道:“老弟,不行啊!我的責任就是要限制你。否則,你就會失去飛翔的自由。”風箏不聽勸告,拼命地拜託線的約束,然而就在它將線掙斷後不久,便一頭栽進了無底的深淵。

自律對於我們來説,無疑是有很大的好處的。它使人自知,能使我們學會戰勝自己,能使我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能使我們獲得行動的自由,能使我們高尚起來。

尤其對於我們學生來説,自律尤為重要。我們都已經是快成年的人了,不能被別人一直管束着,我們一定要學會自律。週末時,有些同學的家長不在家,自己就隨意、大膽地放縱自己,沉迷於網絡世界,不幹自己該乾的事情,作業草草糊完,就開始玩得不亦樂乎;但有些同學卻和這些貪玩的同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作業依然認真完成,幹自己該乾的事情。這就是律己,是養成的良好習慣。

有好的習慣就需要良好的自我修養。只要有了習慣,才會有自律。自己約束自己,要求自己,要學會這樣做。這些良好的習慣是會影響一生的,所以很重要。

但是,如果我們輕視了自律,我們就極有可能偏離目標,甚至犯下大錯。

之前一位副司長“落馬”,搜查人員從他的家中搜出了一億多元的現金,重達1。15噸!16台點鈔機燒壞了4台。這才清完這些現金,其數量令人瞠目結舌,使人難以想象,也不禁讓人感到擔憂,我們這個社會還有多少這樣的人。

自律非常重要,在通向成功的路上,只有自律才能保住本心,一路平安的走到終點,如果不能自律,那麼不僅離成功越來越遠,更有可能墮落罪惡的深淵。所以,成功與自律是密不可分,我們要不斷鞭策自己,一步一步為了理想奮鬥!

篇二:利他主義作文800字議論文

古人云,誠信乃人立足之本,人無信則不立。誠信,無論是在春秋戰國時的古代,還是在當代,人們都尤為重視。

誠信之人,所做之事都能受到人們的信任和支持。

秦國在變法時,秦孝公任用了一位叫做商鞅的人來主持變法,以圖秦國強大。商鞅為了在變法時取信於民,得到人民的擁護。便立了一塊木頭在南門,並當眾許諾,誰只要能將這塊木頭搬到北門,誰就可以得到十兩黃金。圍觀者開始都不太相信,如此輕而易舉就得到高額賞金,不敢上前。商鞅又將賞金增加到了五十金,終於有人上前扛起木頭,搬到北門。商鞅當場兑現了諾言,賞給了他五十金。這就是“立木為信”的故事。這件事流傳開以後,商鞅大獲民心,在百姓當中樹立了威信,人們紛紛支持變法,很快秦國便完成了變法,他的變法在秦國推廣開來。如果當時,商鞅並未賞給那位搬木的人五十兩黃金,他便不會得到秦國百姓的信任,人們自然也支持變法。正因為他信守了承諾,他用誠信換來了百姓的支持,使得新法得以推廣實施,秦國漸漸強盛,最終統一了六國。

於國而言,誠信能換來民心。這足以説明,誠信有多重要!

對於個人而言,誠信也非常重要,可以這樣説,有時候如同自己的生命那樣重要。

自古守信用的人便備受追捧。季布當年曾效力於西楚霸王項羽,是項羽帳下五大將之一。當年項羽戰敗後,被漢高祖劉邦懸賞緝拿,在夏侯嬰的説情下,劉邦饒赦了他,並拜他為郎中。因為他為人十分仗義,以信守諾言、講信用而著稱。所以,無論他逃到哪裏,哪裏都有人幫他,季布因此躲過一劫。後來惠帝時,官至中郎將,文帝時,任河東郡守。楚國人中廣泛流傳着“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季布用他的誠信,不僅保住了性命,還在仕途上一展宏圖。

有人説,講誠信有啥難的,我也會。我覺得,一時一事講誠信確實不難,但想要長期堅持、廣為人知就不容易了。所以,一個人要守住誠信,就要一直堅持,一輩子堅持。這樣,它就會助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助你成功!如果人人都講誠信,我們的社會就更加和諧,國家也會更加興旺。

篇三:利他主義作文800字議論文

常言道:“百善孝為先”。作為“百善”之首的“孝”,從古到今都為人所推崇。推崇“孝道”,使“孝”成為了一種可知、可見、可感的美德,然而這顯露於人前的“孝”卻變了味。

有些“孝”,是給朝廷看的。上溯漢朝,“舉孝廉”是一種頗受推崇的一種選拔人才的方式。統治者順着“孝順父母之人必為忠君愛國之人”的思路,將“孝”作為選拔人才的關鍵,使得“孝”變味了。於是數數然於仕途者,於人前百般盡孝,鳶飛戾天之人,唯父母之命是從,人前的孝敬掩飾了人後的打罵,人前的親近遮蔽了人後的冷落。

這些“孝”是給朝廷看的。若“孝”成為一種政治籌碼,未免太無情了吧?

有些“孝”,是給觀眾看的。下至當代,“孝”的目的性讓人心寒。前不久,一張女孩為老人餵飯的照片令網友直呼“温暖”,那漂亮的少女也被眾人稱為“最美孝心女孩”,然而,不久之後,人們才知道真相,這是一幕有人策劃,有人拍攝,有人表演的場景,其目的性不言而喻。從此“最美孝心女孩”消失了,老人臉上幸福的笑容也褪去了。這種“做”出來的“孝”,刺痛了尋求温暖的觀眾的心,刺痛了這個社會道德的神經。

這些“孝”,是給觀眾看的。若“孝”成為一種成名手段,未免太可悲了吧?

這讓我想起。“中華小孝子”活動,到底是在發現“孝子”還是在製造“孝子”?

“孝”不應滲透在推選人才的名單上;“孝”不應體現在一張張虛構的照片上;“孝”不應該體現在宣傳活動的批量製造中……“孝”,不應給“誰”看!

真正的“孝”,是出自內心的,沒有攝像頭,瘦弱的姑娘照樣可以用板車推着病重的父親步行百里求醫;沒有采訪者,堅強的女孩照樣可以騎自行車穿梭於街道之間為病牀上的媽媽攢錢救命……她們默默推着、跑着、哭着、笑着,她們的孝心也許未能撼動天意,卻深深震撼了我們每個人的心。

“孝”不是舞台,不是一個可以長袖善舞取悦他人的地方;“孝”是一個舞台,展示人性最初的美麗,少一分功利,少一分利用,多一份真心,多一份責任,才會有大寫的“孝”和大寫的“人”。

篇四:利他主義作文800字議論文

吳金蘭

爆竹聲中一歲除啊,春風又暖入屠蘇!最早的壓歲錢出現於漢代。也叫壓勝錢,或叫大壓勝錢,這種錢不是市面上流通的貨幣,是為了佩帶玩賞而專鑄成錢幣形狀的避邪品。這種錢幣形式的佩帶物品最早是在漢代出現的,有的正面鑄有錢幣上的文字和各種吉祥語,如“千秋萬歲”、“天下太平”、“去殃除兇”等;背面鑄有各種圖案,如龍鳳、龜蛇、雙魚、鬥劍、星斗等

春節拜年時,長輩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壓歲錢放進紅包分給晚輩,相傳壓歲錢可以壓住邪祟,因為“歲”與“祟”諧音,晚輩得到壓歲錢就可以平平安安度過一歲。因此每個長輩都會給每個晚輩一個裝着壓歲錢的紅包。

其實每個長輩的壓歲錢不一樣多,但他們的心意都是一樣重的。如何處置這些壓歲錢也成了不少人心中的一個問題。我就有以下幾個建議。

可以把這些年收到的所有閒置的壓歲錢都存到銀行。這樣不僅壓歲錢不會亂花,還會每年帶來一點利息。

新年過後就是新學期,可以買一些用的到的文具,還可以買一些自己感興趣的名著,學習學累了,就可以拿出來暢讀。

十分不提倡揮霍壓歲錢,把壓歲錢用於遊戲充值,買漫畫書,買用不到的東西。因為這些壓歲錢是長輩的祝福,怎麼可以把它用在不該用的地方,這估計也是每個父母收走我們壓歲錢的原因吧。

在現在又出現大學提倡學生在寒假期間給父母,長輩,和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一份“感恩紅包”的新民俗。這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更新與發展,我個人很贊成這種做法,因為在歷史上也有晚輩給長輩壓歲錢的習俗,這裏的歲指年歲,意在祝福長輩健康長壽,其次長輩給予我們祝福,作為晚輩,又有什麼理由不給予長輩祝福呢。作為青少年的我們雖然無法給長輩買禮物,但我們可以用通過自己努力的成績來回報長輩。

如今過年少了不少的年味,喜慶的年俗被人早已遺忘,取而代之的卻是網絡上一些關於過年習俗的小活動,這年過着過着越不像年了,但壓歲錢這年俗中濃重墨彩的一筆卻沒有被遺忘。希望人們找回有年味的年,因為這是中華傳統文化中一顆璀璨的東方之星,是絕無僅有的,作為華夏兒女我們當義不容辭的傳承下去,因為這同樣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根。

篇五:利他主義作文800字議論文

已經不止一次看到這樣的帖子:七旬老人昏倒躺在路邊,眾人,圍觀卻無一人伸手,究竟是上當後的警惕還是日漸薄涼的冷漠?

他們是失去了本心。

何謂本心,就是心底最初的聲音。古語言:“人之初,性本善。”那麼,善念又何從而來?在奉守善行的途中,定然會有人被威逼利誘,解甲歸田只是時間問題,恰如:“老酸奶”不就是非法利用破舊皮鞋生產,而落得身敗名裂的下場?又如“雙面俠”朱少不就因私受賄賂,濫用職權,而落得身陷囹圄的境地?

可即便如此,仍有那麼一些人只管正視前方,就像溪流習慣於奔騰,大海習慣於咆哮一樣,他們習慣了心志雪浩,正步前行,這,便是本心了,就像拜倫所説:“不管頭頂是怎樣的天空,我準備承受任何災難。”

看見老人摔倒的時候,你一定是想扶的吧;看見垃圾亂拋於地之際,你一定是想拾起的吧;看見他人財物無故遭“順走”之時,你一定是想大聲呼喊的吧。那麼,是什麼阻止了你呢?猶豫?害怕?麻煩?還是隨大流?或許都有吧!可你是否想過扶起老人,讓社會多一份温情?拾起髒物,讓家園多一分整潔?唬住小偷,讓社會多一份正氣?

別猶豫,堅守本心!

都説學海如戰場,你我是兵,苦難多敵。誠然,這的確是一場殘酷的挑戰。勝,則“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敗,則一身落魄無窮盡,耗盡青春,徒留悔恨。然今日之學涯,更多的則是隨遇而安,自甘墮落。少年時代的意氣風發,在浩瀚的學海里被時光沖刷得消失殆盡,哪還有人記得我們學習的初衷?這不是我們求學的本心!心擁夢想,砥礪前行才是我們該有的姿態!

萬莫動搖,堅守本心!

陶淵明厭惡社會的黑暗,為留住本心的那份高尚純潔,依然選擇辭官歸隱,卻留下了《歸去來兮辭》、《桃花源記》等千古名篇。“歸去來兮,請息交以絕遊,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追隨本心,即使與這世界相違背,那又如何?我命由我不由天。就像溪流,即使九曲十折,也要匯入大海;就像星星,即便月凝如華,也要綻放滿夜的光芒;就去你我,既手捧百花,豈有觀芬嗅芳而不釀之理?

但隨我心,堅守本心!

篇六:利他主義作文800字議論文

當我們在信息時代的浪潮中享受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帶來的便捷,當我們的眼前充斥着或真或假或被曲解或被誇大的信息時,你是否添了一絲迷茫?

當你成為了那個躲避地震的人,當你成為了那個搶購碘鹽的人,當你成為了應對末日的人……試問,你為什麼會輕信網上傳言?

你説,因為大家都這麼説。的確,三人成虎。但為什麼不能多一份理智的判斷,為什麼不多一點理性?

信息時代,需要你自己去判斷真偽,需要你的理性。

有了你的理性判斷,才有流言的終止。試問那些“秦火火”為何被捧紅?試問那些胡説的“大V”們為何有千萬粉絲?因為你信了,不加判斷的信了,不論他的言論多麼怪異乃至荒謬。謠言,因為無數個你的輕聽輕信就此流傳。倘若你看到後只是微微一笑,然後小心求證,而不是做謠言的傳播者,那麼,你就成功地運用了理性判斷終止了謠言。

若是每個人都能對謠言進行理性判斷,世上便不再有流言。

有了你的理性判斷,才有科學與真實的傳播。當偽科學與虛假被理性的屏障阻隔,湧現的必是真實與科學,得到的必是網絡環境的淨化。在淨化網絡環境的大潮中,越來越多的科學與真實得以傳播。如百度推出的“知道日報”,將生活中常見的被誤解的現象用科學加以闡明和糾正。你用理性的判斷相信了科學與真實,並做一名科學與真實的傳播者,我們的信息時代的天空,必會更加晴朗。

若是每個人都能在虛擬的網絡中尋找科學與真實,網絡世界也是理性的。

古人云:“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信息時代,你所見的也未必為實,這就更需要我們對信息加以理性判斷。真實的科學的,不妨去傳播和弘揚。荒謬的虛假的,不妨止於你,不去信也不去傳播。“謠言止於智者”,我們就要做一名智者,多一點理性判斷,少一點盲目跟風;多一點小心求證,少一點驚慌失措;多一點認真思考,少一點頭腦一熱。

信息時代,理性都去哪兒了?有人呼喚。

現在,是它該回歸的時候了。

不再恐慌,不再迷茫,不再輕信,不再盲從。先判斷一下信息真偽,再採取行動。

信息時代,請做一名智者。

信息時代,請多一點理性判斷。

篇七:利他主義作文800字議論文

談何為體育精神

張博予

有人説:“體育精神就是為了爭第一。”其實並不然,“體育”二字雖然沒有很早的出現在歷史濤河之中,但是體育精神卻早已流於世界各地,融於血脈之中。

真正的體育精神是自身敢於力爭卓越的勇氣,是青春韶華的拼搏韌性。年滿十八大九的青春少年,置身於絢麗奪目的遊戲中不可開交時,而東京奧運會中65歲高齡奪冠的奧斯卡-斯旺,書寫了體育奇壇新的傳奇篇章。所以青春,並不是“青春”的代名詞,“不服輸”才是體育健兒的標籤,而且體育精神也不只是“體育”精神,更是融入血液中的倔強與頑強,是面對困難挫折時的永不言棄!

真正的體育精神不是讓你學會認輸,而是要你學會面對失敗,在一次次的跌倒之後重新站起來,拍拍身上的塵土重新投入戰鬥。劉國樑曾經説過“有時候受點刺激不是壞事,你要是化解得好的話,會讓你內心更強大。”面對生活亦是如此,不要向所謂的困難也好、挫折也罷繳械投降,要迎難而上,不要怕輸。正如疫情突然襲來,沒有人退縮後退,而是默默地告訴自己:“我能行,我能撐得下去!”一批批勇士迎難而上,斬荊披棘,邁過重重阻撓與危險,這,也是一種體育精神。

真正的體育精神是公平的競爭,是君子間和諧的較量。在中國古代“尚武”是中國體育的前身之一,而“武德”等詞彙的出現早已説明體育不只是為了取得勝利。道德是個人素養的基礎與根本,是行為的約束與規範。因此體育競技是要講武德的競技,體育精神是力求公平競爭的精神。足球場上一名對方球員突然崴腳,面對空防的足球門,本應能輕鬆得分,卻放棄了球權,贏得數萬觀眾的掌聲,那是一條美麗的風景線;跑道場上一名選手突然身體不適,卻又不願放棄比賽,依舊留在場上,卻只能慢跑,後面的選手並沒有超過他而是協助他衝向了終點,那,同樣也是一條美麗的風景線……

體育精神並不只是跨越終點,豪取金牌,還是打破自己生理極限的拼搏與熱血,更是高尚品德的發揚與傳承,讓青春之花綻放於世界之林。

篇八:利他主義作文800字議論文

無法想象平遙古城高樓林立的樣子,無法想象布達拉宮貼滿瓷磚的樣子,無法想象所有的花只有一種顏色,所有的歌只有一種曲調……

屈原“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堅守自我,特立獨行,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才成就了屈子的不朽,青史留名。

李白不願“摧眉折腰事權貴”,傲岸不羈,我行我素,睥睨世間羣醜,才留下了”斗酒詩百篇”的佳話,世代景仰。

“學我者生,似我者亡”。只因為仰慕前人的風範成就,我們就文必秦漢,詩必盛唐,詞必婉約,書必右軍,那麼我們的文化長廊中有的只是一個個的杜甫1號、杜甫2號……

也許是我們有“大一統”的優良傳統,我們的生活習慣了整齊劃一。我們有四書五經,我們有八股文,我們有清一色的藍布中山裝,我們有全國上下一句話的過去。我們有太多太多的模式。我們的先人生活在各種條條框框中,沒有了個性。他們是在重複人生,後一代人重複着前一代人的生活。那是千篇一律的蒼白啊!

“個性”,這是一個本身並不深奧的詞彙。所謂個性,就是崇尚先人而不迷信舊學,敢於突出自我,標新立異。那是隻屬於自己的一種性格。我深信,每個人都是“絕世而獨立”的。那麼,每個人都應該有自己的個性。

五彩繽紛的服飾,各種各樣的髮型,千奇百怪的生活方式……你會覺得生活是流動的。生活每天都在變化,每天都很新奇。社會因個性而豐富多彩,生活因個性而有滋有味,生命因個性而有真我的風采。個性是生命的標識。有了個性,我們才是我們自己。讓個性輕舞飛揚,你會發現,你的生活更精彩,你的能力特別強,你變得越來越有魅力,你會找到真實的自我。沒有個性你會像白開水一樣無味。沒有自己獨特的風格,你只能活在別人的影子裏,慢慢走去,真的很乏味。

於是,我們呼喚個性,呼喚那些良好的有創造力的個性。因為它能讓我們活得更有尊嚴,能讓世界更美好,能讓齊放的百花浸染千種色彩。

別讓一種風景遮住了雙眼,別讓一種聲音充斥了雙耳。個性是生命的標識。讓我們的個性在自由的空氣中,輕舞飛揚。

篇九:利他主義作文800字議論文

何懼晚熟

高三(2)班金璐

風自地上颳起,其速度令人豔羨。於是有人感歎人生短暫易逝兮而美名不留,便欲匆匆隨着風去,想要乘風扶搖而上。然,沒有重量的成名終究單薄貧瘠。生命雖是短暫,但要將自己仔細打磨,使自己的精神靈魂有厚重積澱。正因如此,我們何懼晚熟?

張愛玲説:“出名要趁早呀,來得太晚,快樂也不那麼痛快。”屈子亦在《離騷》中拋出感慨“老冉冉其將至兮,恐脩名之不立”,我們焦慮於時光易逝、生命短暫而出名太晚,於是有人削尖腦袋趁早出名,而又焦心於美名不留,陷入無窮無盡的莫比烏斯環中,疲於奔走,虛浮一生。常可見素人在選秀類節目中一炮而紅,但當熱潮過去,留在大眾記憶中的還有幾人?倘若匆匆乘風而上,而沒有持久的高質量作品的輸出,那剎那間成名的耀眼光環僅會如流星般轉瞬即逝,轉眼便重重跌落,淡出人們腦海。

畢淑敏曾寫過一段話,大意是樹木,三年五年生當柴,唯有十年百年紮根的樹木才能成材。生命的歷程,無非是當“柴”與當“材”的較量。窗外車水馬龍,名利川流,繽紛了人的意志,絢爛了人的心神,有幾人能從容地輕輕掩上窗扉,靜靜地轉過身去將自己慢慢打磨?這是莫大的沉穩和魄力,是誓為自己生命賦予重量的拳拳決心。

莫言憑《紅高粱》走進諾貝爾文學獎殿堂,“一朝成名天下知”,幾乎人人皆知他響亮的名聲,但莫言依舊沉下心來寫作,於2020年8月出版新作《晚熟的人》,他接受採訪時表示晚熟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也是一種追求”。這很難不引起我們的深思,莫言尚不懼隨時間成長,讓自己晚熟,我們又何不靜下心來鍛鍊自己的羽翼,打磨自己的心智,通過不斷實踐、成長而養深積厚,讓靈魂在歲月中發酵昇華,以便更好地迎風而上、持久翱翔呢?

而往更遠了講,我們的人生之旅,更不在於是否成名、何時成名,我們來這世間走一遭,為的是讓生命有刻骨的深度和厚度,讓人生行囊盛滿芳香美酒,這樣説來,我們又何懼晚熟?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不懼晚熟,讓自己擁有重量。

篇十:利他主義作文800字議論文

你見過苔花嗎?

我見過,它總是長在小巷最陰暗最潮濕的地方,綠茵茵的,摸上去軟綿綿的,微微有點濕潤。你也許不會注意到它,它那麼不起眼,與陳舊的石牆那麼相近,不走近絕對不會發現那兒有一塊深深的墨綠,在很頑強很努力很快樂地活着。

天天從它身邊經過,從來沒有注意過它,它還是很快樂,沒有沮喪,沒有失望,它只是那樣生活在牆角。

有一天,一隻鳥兒在牆角邊唱讚歌,我想知道它在唱什麼,我走過去。

它開花了。開的是很小很小但很白很白的花,像米粒一樣。我不由得湊近去看。

很別緻的一朵花!它雖然白,但並不刺眼,白裏摻着幾絲米黃色,又純粹又温柔。想起老師説過一句話:“你別看苔花很小,但放大了後,就是片森林!”春天時,百花齊放,連小小的苔花也一樣,雖然它很小,它沒有月季鮮豔,也沒有梔子花芬芳,但若仔細去看,是很像牡丹花的。苔花從未考慮過要像洛陽的牡丹一樣吸引眾人,它只是覺得,我和所有花都平等,所以我也可以開花。我學牡丹那樣打扮自己,並非是讓大家觀賞,而是讓我自己看的。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我想起了山區的孩子。

他們所在的山區,就像苔花所生長的牆角一樣,貧困且無人問津;他們在那裏快活地成長着,沒有抱怨,就像苔花在牆角一樣快樂而不引人注目;他們在那裏綻放自己的風采,就像苔花在牆角一樣開花。他們像苔花一樣,那麼純潔,又那麼渺小,他們也許在綻放自己,學着像城裏的我們一樣綻放,但我們的耀眼終究不是給自己看的,只有像苔花那樣的他們,才能呈現最質樸的美感給自己欣賞。

顯然,我不知道面對山區的條件要有多大的胸懷才能快樂,但我知道,那小小的一點苔花也能被放大成一朵牡丹。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山區的孩子就是苔花,那知足快樂的苔花。若是能遇上像贊美苔花的鳥兒一樣讚美那些孩子的老師,那麼,他們都將變成洛陽的牡丹花。

“嘰啾啾,嘰啾啾”。那隻鳥兒還在唱着對苔花的讚歌,它唱的是: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篇十一:利他主義作文800字議論文

孫浩翔

中國體育精神: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艱苦奮鬥的精神中華體育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載體。中華體育精神的核心和精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艱苦奮鬥的精神,正是發展先進文化,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體育運動往往能反映出一個人不懈奮鬥的精神,改變個人的命運。

眾矚目的北京冬奧會就要圓滿落幕。從輝煌壯麗的開幕式到光彩照人的奧運場館設施,從用微笑感動世界的志願者到人文和科技元素的完美融入,從不斷創造奇蹟的世界運動健兒到一路凱歌高奏的中國體育代表團,這一切不但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奧林匹克體育運動之美,也向世界顯示出當代中國繁榮富強的美好形象。然而,給奧運會烙上美麗的“中國印”或者給北京乃至中國帶來無限商機,絕不是我們舉辦這次盛會的唯一目的,甚至也不會是最重要的目的。北京冬奧會體現出中國人民對奧林匹克精神的追求和嚮往,表明了我們力求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和諧進步的決心。

體育運動往往能反映出一個人不懈奮鬥的精神,改變個人的命運。從愛因斯坦堅持體育鍛煉、鄧亞萍連連獲得世界冠軍和雷尤瑞命運改變的故事中,都能體現出體育精神來。鄧亞萍克服自身條件的不足,在賽場上勇敢拼搏的精神獲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對鄧亞萍有着很高的讚賞,他曾説過“鄧亞萍是我本世紀見過的最好的運動員,她是奧運精神‘更快、更高、更強’最有力的詮釋者。”馬燕紅克服傷病困擾,獲得奧運會冠軍的故事,也很好地體現了奧運會“更快、更高、更強”的核心精神。

奧運會承載了友誼與團結、和平與公平、關愛與尊重等等精神內涵,奧林匹克精神是體育精神的代名詞,是現代社會文明的標誌。“神聖休戰”、以追求和平與友誼為特徵的精神,為我們所向往;尊崇公正、平等、競爭的精神,成為人們追求的理想;鍛鍊體能、展示健與美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奧林匹克精神是現代社會文明的奇蹟。體育精神讓人們之間更容易溝通,讓合作更廣泛,讓處處出現新的可能性。

篇十二:利他主義作文800字議論文

什麼是英雄?

在人們的心中,似乎只有那些做過轟轟烈烈的大事的人才叫英雄。可我認為真正的英雄不一定要經歷痛苦與磨難,也不一定要做出多麼偉大的事蹟。但所謂英雄,一定是能將自身利益拋之腦後的人。

默默付出,不追名逐利之人是英雄。春秋戰國時期一位叫先軫的人,他代替本國生病的將領打贏了城濮之戰,自己卻不為人所知;王琳是樑朝的最後一位皇帝的部下,在樑朝滅亡後,他為國報仇數年,最終戰死,無人知曉;宋朝的馬植的祖上是燕雲十六州人,他為了報石敬瑭割地之恥,故意挑撥金和契丹的關係,引發戰爭來使宋朝獲益,最後自己不被世人所知。雖然這些人都被世人淡忘,但他們為他人做出的貢獻會流芳千古,這就是英雄。

盡職盡責,無論在何時都堅守崗位的人是英雄。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從國外留學回來後,就參加了中國核武器的研究工作,為了國家的核技術,他8年沒有回家;杭州長運司機吳斌在駕駛客車時,被一個鐵片砸碎前窗玻璃後刺入腹部,他在劇痛中也不忘記自己的職責:停下客車、疏散乘客自己卻因此犧牲;掃雷戰士杜富國在一次行動中遭遇不明爆炸物,他命令戰友後退,杜富國因距離爆炸物太近而失去了雙眼和雙手。這些人在任何時候都守好自己的崗位,他們把責任全部扛起,這就是英雄。

捨己為人,時時刻刻為他人着想的人是英雄。無極縣東中鋪菜市場早市發生搶劫,退役武警呂保民不顧自身安危挺身而出,身上連中五刀,最後將歹徒制服;消防隊隊員楊科璋在一次救火時救下一名孩子,他在掉下電梯井的過程中護住了孩子。最後,孩子倖存下來,他卻不幸去世;王珏是一位普通的鄉村醫生,但他在生前堅持連續15年每年捐款2萬元,為無數孤兒寡母改善生活。這些人在任何情況下都為別人着想,無論自身的安危、也不顧生活的好壞,這就是英雄。

英雄其實就在我們身邊,有許多人在看似不起眼的地方奮鬥着、拼搏着,但他們做的事情不僅為了自己,也為了他人。他們會被別人看作榜樣、看做英雄。所以,能體現個人價值的人,就是英雄。

篇十三:利他主義作文800字議論文

德才兼備,方為良品

曾栩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説明良好的個人修養是成就事業的前提。曹操雲:“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唯才是舉,在才不在德。“德”與“才”,誰為首?這是一個千古議題。千年來名門大家皆為此爭執不下,乃至如今,人們仍在熱議:“德”與“才”究竟誰才能帶領中華民族走向復興?誰才是新時代中國的心之所向?斯以為,二者不可取其一,唯有德才兼備,方為良品!

有德無才,是為次品。面對百年大計之大變局,光有德是遠遠不夠的。空有一身修養,卻身無才幹,他人便只會當你是那百無一用的書生。試想,燭之武若是沒有一副三寸不爛之舌,而只是位名望頗高的老人,他如何能不費一兵一卒説退百萬秦師?且看今朝,倘若耿爽只是一位只講道義沒有絲毫外交才幹的翩翩君子,他如何能在羣龍盤踞的聯合國為中國擲地有力的發聲?故今日之青年,定要身有才物,不斷提升自身才幹。

有才無德,是為毒品。這樣的人,國家是萬萬不敢用的。一招不慎,便是荼毒社會的大害。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初期,部分中國海外留學生在外網大喊:“中國應該為自己的過錯向世界道歉!”能到海外留學,他的才幹是毋庸置疑的。只是他們的發言卻着實讓人費解,溯源尚未完成,便揮舞着大棒“聲討”。一味迎合西方,卻忘了自己骨子裏流的是中國人的血。歸根結底是缺乏良好的個人修養。故今日之青年,定要提韻養品,不斷提升個人修養。

德才兼備,是為良品。大可不必刨根問底“德”與“才”誰更重要,因為二者缺一不可!自古以來,為民請命的仁人志士,哪個不是德才兼備?沒有!傾盡家財抗元的文天祥是德才兼備的;燒燬田契,把自己的土地分給窮苦農民的澎湃是德才兼備的;甘心深潛半生的“中國核潛艇之父“王旭華是德才兼備的;疫情期間不顧個人安危的”白衣天使們”是德才兼備的……他們都有極高的個人修養和才幹,與時代同頻共振,為大國添磚加瓦。故今日之青年,定要德才兼備,報效祖國。

大丈夫當忠君愛國,不必做無謂的爭執。唯有德才兼備,方能成國家所需的良品。

篇十四:利他主義作文800字議論文

誠信,是人生中的一塊試金石。許多人正是因為能做到誠信待人,才能登上成功者的舞台,反之,就會跌入無底的峽谷。

古代有一個故事叫“烽火戲諸侯”。主要講的是周幽王有個寵妃叫褒姒,周幽王為了博她一笑,下令在都城附近二十多座烽火台上點烽火。(烽火是邊關報警的信號,只有在外敵入侵時需要諸侯來救援時候才能點燃。)結果諸侯們看見了都率兵匆忙趕到。到了才知道這是周幽王為了博美人一笑的花招,只能憤然離去。褒姒看到平常嚴肅的諸侯手足無措的樣子終於笑了。後來周幽王在外敵入侵再次點燃烽火時,諸侯們都以為像上次一樣,誰都不願上當了。結果周幽王被逼自刎。

誠信不是一件小事,它對一個國家的興衰存亡都有關係。

在當今社會中,我們也看到了一些人信守承諾,而另一些人呢,卻不當一回事。

有一個女孩和她同學約好了要教她摺紙,可是女孩的父母要去她的奶奶家,父母讓她一起去,可女孩堅持要一個人留在家裏等待小夥伴。可是最後小夥伴卻放了她的“鴿子”。

一次上課時有一位同學沒有帶本子,找我借了一個。她説明天還我。第二天早上,我剛進教室門她就把本子還給了我。這一個小小的舉動使我很感動。

曾子大家都應該知道,他是孔子的學生,是著名的思想家,他博學多才,非常有誠信。一次他的妻子要去市集上辦事,可是她的孩子也要跟着去,沒辦法她只好説:“等我回來了,就殺豬給你吃,怎麼樣?”孩子聽了很高興,不再鬧着去市集了。妻子回來後看見曾子真的把豬殺了便説:“你幹嘛把豬殺了,我是為了讓孩子在家待着,哄他玩的,你怎麼當真了?”曾子説:“孩子是不能欺騙的,孩子年紀小不懂事,只會學習別人的樣子,尤其是以父母做榜樣。今天你騙了孩子,明天孩子就會去欺騙別人,你在孩子面前言而無信,孩子就不會在信任你。你看你説錯一句話的危害有多麼的大啊!”

曾子懂得誠信是做人最基本的準則。

青少年時期,是人生的黃金時期,是人生中至真至純至美的時期。我們應該把誠實作為人生中的一個座標,做老實人,説老實話,辦老實事。誠信對人,誠信對己,為社會風氣的淨化,盡一份應盡的責任!

篇十五:利他主義作文800字議論文

“兼聽則明,偏聽則暗。”是説當我們遇到事情時,找三五信賴之人,圍坐一起,各抒己見,交流分辨。當理越辯越明白,事越説越周全時,就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否則固執己見,一意孤行,偏聽偏信,勢必要走彎路,被矇蔽,甚至釀成惡果。

其實,大到國家政務,小到家庭瑣事,都適用這個道理。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兼聽”全國人民的心聲,讓全國人民參與國事,共商大計,才有了新中國的越來越好;孔子杏壇講學,“兼聽”弟子心聲,讓他們“各言其志”,因材施教,才有了弟子三千賢人七十二的桃李滿天下;陳獨秀,中國共產黨人的領袖,“兼聽”兒子的心聲,支持他們實驗與自己不同的救國之道,才有了今天延喬路盡頭的繁華大道。

“兼聽”先得“聽”。俗話説“聽人勸吃飽飯”。如果説有人比較智慧,那是因為他能“聽”得進“金玉良言”。從秦皇漢武到唐宗宋祖,無一不是開張聖聽,選賢任能;而末代君王們,往往是固執暴躁,封閉自滿。如果唐太宗不能聽進魏徵的“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勸諫,哪裏會有貞觀之治的盛世太平,如果商紂王能聽進比干在摘星樓的三日強諫,大概不至於身死國滅。

“聽”是謙虛的姿態,是向上的決心。“聽”是張開耳朵,同時也是打開心靈,是心耳皆空。空方能有容,有容方能有明。

“兼聽”貴在“兼”。可是有人説,如今是信息時代,每天都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向我們湧來,“兼聽”更容易讓人產生困惑,甚至迷失自我。真的是“兼聽”錯了嗎?當然不是,是你的使用方法錯了。使用“兼聽”的正確方法是“拿來主義”。魯迅這樣解釋拿來主義:運用腦髓,放出眼光,自己來拿!那各種各樣的向你湧來的聲音如果都聽,那是“送來主義”了,送來的越多,越讓你困惑,淹沒其中,你自然迷失了自我。

不同於“送來主義”的被動地接受,“拿來主義”是主動地選擇,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他為我用融會貫通。通方融於心,於心方能有明。

可見,“兼聽則明”在新時代仍有其意義,只是需要我們與時俱進地理解運用。

篇十六:利他主義作文800字議論文

“韌性”一詞,往往是用來形容物體的。物體受到外力彎折而不斷,堅實卻又柔軟,這便可稱為有韌性。這種獨特的“韌性”,更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歷經艱難險阻未曾斷流的內因。

回顧中華民族一路走來的歷程,其中最大的危機莫過於清朝末年西方列強對中華文明的一次次破壞了。列強不間斷的文化輸出以及對文物的毀壞,衝擊着中華傳統文化,但最終成就了對中華文化的另一種形式的塑造。它給了文化破舊立新的契機,讓文化於這種攻擊中實現了轉型與自我救贖,它從某種程度上又成全了我們的文化。

而今,似乎又有比百年前更強悍的“敵對勢力”出現,它考驗着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韌性,這次不是列強,而是科技。

在21世紀,科技發展無疑是各國十分看重的,我們在科技之路上你追我趕,但由於傳統文化與科技存在着某種層面的對立關係,我們當然不能為此而放棄科技發展,更不能讓第一生產力落後於世界。因此,這便是傳統文化的大危機時刻了。

面對這一大危機,我們文明的韌性又能否支撐我們化險為夷呢?

答案是肯定的。

進入公眾視線的“國潮”,無疑是文明韌性的一大體現,面對這危機四伏的境況,中華文明必不會坐以待斃,國潮商品將文化元素與現代生活完美融合,創造了富有文化氣息的“中國之潮流”。中華文化憑藉它的韌性,以新潮的模樣再次來到我們近前。在危機時刻,我們的文化總能在逆境中成就文化本身。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國潮之路才剛剛開始,中華文明的韌性遠不止於此。在未來科技的發展中,傳統文化勢必遭受更大的危機,在科技迅猛發展的夾縫中尋求生存之道並非長久之計,對於文化的未來,如何激發出文明自身的韌性,才是我們更需要在當下思考的問題。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激發文明的韌性需建立在我們對本民族文化深度瞭解與體認的基礎之上,“博觀”之後,揚長避短,取其精華,才能向全世界進行大規模,有影響力的文化輸出。

作為中華文明的傳承人,新一代的我們更要肩負重任,砥礪前行,挖掘韌性的內驅力,將中華文明發揚光大。

篇十七:利他主義作文800字議論文

農民工也有範兒

苟一夫

城市人對農民似乎存在着偏見,這不是因為種族、地域的差異,而源自城市人內心的尊貴與攀比。他們打心底認為農民所具有的只是愚昧和土氣。

“農民工”是對這羣出生於鄉野的施工隊的別稱。他們大多衣冠不整,灰頭土臉,全身可能只有牙齒和眼睛帶着純淨的白色。城裏人裝修大都不請農民工,認為他們會將鄉土氣息帶進城裏的新房。令人意外的是,我的鄰居請了一隊農民工為他翻新家室。從此,院子裏便多了一羣嘰嘰喳喳的鄉野土人。

不同於城市工人那樣安靜生疏,他們幹活是唱着做的。他們的歌聲並不是清脆的而是沙啞的,且帶有野獸般的嘶吼,但他們卻唱得十分整齊,全然合唱團般訓練有素。不少院子裏的人被他們的歌聲吸引前去圍觀,我也有幸成為了圍觀的一員。農民工們也不害臊,依舊唱着歌,有時又朝圍觀者笑笑。他們一律光着膀子,肩上搭着塊已被污漬所浸染的白毛巾,手中拿着各式各樣的工具。他們嘴在唱,眼睛卻無比尖鋭地盯着自己的任務,盡情盡力地揮灑汗水。鄰居本想為他們點午飯,他們卻連連推辭,憨厚地笑着:“俺們準備了的,不用麻煩了。”中午,他們十幾個人圍坐在樹蔭下,打開自己隨身攜帶的飯盒。飯盒裏面多是白米飯和炒的白菜,只有幾片被薰得漆黑的老臘肉,但他們很滿足,邊大口吃飯,邊與同伴説笑。下午太陽最毒辣的時候,各處轟鳴的機器與“乒乒乓乓”的敲打聲都停了下來,城市裏瀰漫着煩躁與不安,但農民工的歌聲卻在這時響起,雖沒有上午那樣有力,但能聽出每一聲都竭盡全力。他們肩上的白毛巾由於汗水的侵蝕有了黃黑白三色,在他們古銅色的皮膚上顯得自然、安詳。

半個月的時間,鄰居的房屋便煥然一新,房間質樸又不土氣,華貴而不失簡潔。農民工還有當藝術家的潛質呢!聽説在結算時鄰居想多給他們些錢,説是節約了時間,但他們卻只拿該得的報酬,打趣地説:“您要是真感謝俺們,就把咱介紹給別的朋友。”説完又是一陣憨厚的笑聲和露出的雪白牙齒。

農民工離開了,但他們的歌聲和笑聲卻在我耳邊縈繞。他們代表的其實是無數質樸的農民,他們的範兒將傳遞在城市中,改變城市人對他們的看法。

向世界獻上中華民族的

篇十八:利他主義作文800字議論文

老師們、同學們,早上好!

我是九年級5班的周金琳。我今天講話的主題是:享受孤獨。

孤獨,在很多人看來意味着無人陪伴、無人傾訴的失落感。長期處於孤獨狀態的人會越來越封閉,不願參與社交活動,與身邊的人越來越疏遠,甚至變得孤僻,鬱鬱寡歡。相信大家都不喜歡孤獨,當然,我也不喜歡孤獨,但是我享受孤獨。這是我的真實感受。

從我懂事起,我記得的第一次感受孤獨是在六歲的時候。那時候我的父母都是大忙人,幾乎每天早出晚歸。我每天晚上都自己跟自己玩,看着晚上那即將接近黎明的晚霞,覺得很美好。自己一個人,多自由啊。當然,現在回憶起來,那時的情景有一些被迫的感覺。

後來,我慢慢長大,開始主動體驗孤獨。我經常聽歌,聽關於孤獨的歌曲。有句歌詞“人總要學會孤獨試着慢慢去長大”常常在我腦袋裏盤旋。成長的過程真的常常伴隨着孤獨。

每個人都需要獨處的時光。在屬於自己的時間裏,你可以遠離塵世的是是非非,走過滄桑流年,守住一個人的清寂,靜看塵世的浩蕩浮沉,追求屬於自己的一片蔚藍。當你一個人的時候,什麼都不去想,什麼都可以不用做,只是安安靜靜的,把孤獨當成一種享受,在孤獨中找回自由的靈魂。叔本華説:沒有相當程度的孤獨,就不可能有內心的平和。遠離社會的勾心鬥角,放慢生活的節奏,放慢人生的腳步,身邊的一切都變成了風景,在孤獨中享受一份愜意的心情。

其實,孤獨並不可怕,有智慧的人,真正的強者,都是孤獨的人,因為他們要專注於做好一件事情,只能排開外界的一切干擾,靜下心來,心無旁騖的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奮鬥的路上需要孤獨。一個人成長的道路上,靠自己,最踏實,因為沒有人可以陪我們一輩子,所以我們要學會一個人走;因為沒有人會一直讓我們依靠,所以我們要一直努力。《百年孤獨》裏講到,“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存在於生命一隅。”

我的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篇十九:利他主義作文800字議論文

瀰漫着大霧的街道,天上下着雨,我遇到了值得學習的人。

七月四日,我隨同學來到圖書館,對面護城河的蓮花開的正旺盛。我們先進去準備,這時門外排起了隊,都是來這裏自習的大學生,突然,一道身影吸引我的目光,在人羣中十分顯眼。我不由詫異,他為什麼會來呢?是要進去嗎?我的心中充滿問號。

九點,活動開始,在一樓參觀時,我又不由的停下了腳步,不出意料,他在那,坐在角落一椅子上,腰挺的筆直,古銅色的皮膚是風吹雨打的印記,穿着橙色雨衣,面色嚴肅且認真,只見臉上身上滴滴答答的雨水濕了地板,順着看去,背上幾個字:合肥環衞。

伴着疑惑與好奇,我走上前去,只見他左手一個啃了一半的蘋果,右手拿着支應該用了很久的派克筆,戴的眼鏡也斷了支腿,便用繩子綁着。正打算看個究竟,聽見管理員輕聲説道:“請大家跟上,並請保持安靜。”我只能跟上,最後瞄了眼他的桌上:一本發黃的筆記和一本雪白的書,他正用工整的字體寫着什麼,口中唸唸有詞,只可惜沒聽見什麼,卻看到了我不敢相信的一行小字:人間值得。

簡直難以置信,我曾翻過那本書,是有關人生哲學的書,句子好玩有趣,像小孩説的話,可又充滿哲理。後來,我被分配回一樓整理圖書,卻發現他不在了,座位收抬的很乾淨,要不是看到那垃圾桶裏的果核,我甚至很難找到他之前的位置。

外面是有節奏的掃地聲,突然感覺竹葉拂過地面的聲音竟然也如此美妙,一路上也有許多與他年紀相仿的人,只不過有的頭髮白了,有的頭髮正在變白,他們都是值得我學習的人。

一位環衞工人,平平無奇,他的出身可能寒苦,可他對學習的熱愛是無價的;他衣衫襤褸,可他的內心高貴,他所經歷的人生苦難是價值的試金石。

人們對價值的評判沒有絕對的公平可言,那些只為命運而讀書的人,終究只能成為命運的僕人。人生真正的價值在於你做自己愛的事,學會掌控命運而不是被命運捉弄。有些時候,你的價值往往出自世人對你的評價,但遵從內心,順應自我,讓自己成為有價值的自己,又何必讓他人束縛來自己呢?

篇二十:利他主義作文800字議論文

“後來小熊在媽媽的故事中漸漸入眠……”媽媽合上童話書,轉身看向眼中充滿光的我。“快睡吧,很晚了。”“不是還有一本!小熊最後怎麼樣了啊…”小時候便對小説故事充滿好奇的我一定不會想到幾年後我會坐在課桌前對着議論説明文和成沓的試卷發呆。

“什麼時候才能放學!”“快點封城吧”“好睏”“好疲憊”“怎麼又是這節課”“討厭考試!”看起來那個樂觀積極的我在這片學海中並沒有被得到認可,精神狀態十分堪憂。

可真正被封起來的時候又好像不是那麼開心了。

我認為我做不到和在學校裏一樣的態度來對待網課,盡力去集中精力卻還是被一旁的新聞吸引住,再不然就是數不盡的困和瞌睡。寫作業的時候總是想着時間還夠,不到點絕對不會碰作業一下……我知道這樣不好,但是從來沒想過要去改變。

那個時候刷手機的時候看到富士康和疫情傳出的各種新聞,還有在包聯單位工作的爸爸第三次出了門。

上一次解封去看了爸爸每天住的地方,很簡陋,幾個暖氣片,一個爐子,一張牀,一個蒙古包。原來還是凍得發抖的藍帳篷。

如果我們能多讀一些書,多增加一些知識,是不是就可以避免這些事情頻繁發生?

讀書求學,可以以知識為堅盾。世事變遷使人如枯桑轉蓬,生命的躍動被現實所折碎,而知識恰能予幽茫心事以最温存的慰藉。我們擁有知識,就會擁有更好的就業機會,會擁有更好的生活,不會再為生活中繁瑣平常的小事而焦慮不安。

有人因為三年來持續不斷的疫情對祖國感到失望。我想讀書求學的意義亦在於此。讀書求學可以以知識為燈燭,照徹迷失於外界喧囂的自我。我們可以用腦海中積累的知識去評判是非標準,在求知路上實現智性的真正覺醒,並收穫堅定自我的底氣和力量。我們生長在華夏,對於孕育我們成長為我們帶來安定生活的母親為什麼要提出質疑也許是一些疏忽,也許是些漠視,這都不應該成為對祖國失望的藉口。明明她是那樣偉大,那樣令人自豪。這是書與知識帶給我的看法和觀點。

“我們不是無辜的早已和鏡子中的歷史成為同謀。”重新面對枯燥無味的學習,好像一下子就找到了動力。我們的選擇決定了時代的走向。讀書亦然艱苦,但為了幸福美好的生活,為了繁榮昌盛的祖國,我們應不懼困難挑戰,不懼歲月,不懼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