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小作文 國中作文 高中作文 體裁作文 英語作文 原創專區作文
當前位置:作文營 > 自然 > 

家鄉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下冊(精選10篇)

欄目: / 發佈於: / 人氣:2.5W

篇一:家鄉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下冊

家鄉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下冊(精選10篇)

熱鬧的中秋節

我國有許許多多的傳統節日,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熱鬧的中秋節。中秋節在我得家鄉那可是有許多的習俗呢!

八月十五,在這一天我們要和家人一起吃月餅、賞月……記得那次中秋節讓我至今難忘。早上奶奶拿着面、葡萄乾、豆沙做起了月餅。先把餡做好,再把面和好,先把面放到模具裏,加上一點餡再加一點面,最後再按一下一個圓圓的月餅就做好了。我學着奶奶的樣子做了起來,可由於是第一次做把順序弄反了先放的餡然後才放的面。月餅做出來以後我和奶奶都哈哈大笑,奶奶一邊笑一邊教我怎麼做月餅。照着奶奶的樣子我和奶奶把所有的月餅都做好了,放進烤箱裏烤一下月餅就做好了。聞起來香香的我似乎忘了這是剛嘮出來的就用手去拿月餅,可月餅沒吃着還把自己給燙了一下,這可真是“偷雞不成,反蝕把米”呀!我等月餅涼了一會再吃,真是太好吃了!我沒忍住多吃了幾個,這時奶奶走了過來對我説:“不能再吃了,一會兒要吃飯了而且月餅是要到晚上才能吃呢!”我可憐兮兮地對奶奶説:“就在吃最後一個,就一個。”奶奶看着我無奈的説:“唉,真是拿你沒辦法。”我橫盼豎盼終於盼到了晚上。

晚上,我們一家人坐在院子裏看着又圓又亮的月亮,吃着月餅。我看了看月亮又看了看手裏的月餅,突然跳起來站到大家面前説到:“我終於知道中秋節為什麼要吃月餅了,因為月餅和月亮一樣代表團團圓圓!大家都互相望了望,不約而同地笑着説到:對!對!

中秋節就是要吃月餅,就是要賞月就是要一家人團團圓圓!

篇二:家鄉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下冊

端午龍舟賽

聽到《屈原投江》這個故事,相信大家都知道,而且覺得十分淒涼與惋惜吧。天下人為紀念屈原,就成立了端午節。

端午節,説到這個話題,有誰不是想到“粽子”呢!有誰不是嘴裏就立刻生出一種甜甜膩膩的感覺呢。讓糯米一股腦放些水在鍋裏糊糊塗塗煮成一鍋,讓它在鍋中發瘋似的吸收着水。

提到習俗活動那是“賽龍舟”了,何為“賽龍舟”。讓我們再過一次端午節吧!

端午節這天,進行龍舟大賽,每艘龍舟,都做工精細,好看無比。大家在西湖舉辦龍舟大賽,這天,湖邊人山人海,大家都來觀賞端午節這天的賽龍舟。

“三!二!一!開始!”裁判大喊開始,大家都叫起來,咋咋呼呼,好不熱鬧。水手們快速劃了起來,他們都很快,好像在説,冠軍是他們的。第一慢慢誕生了,但第二也窮追不捨,慢慢第三也趕上來了,大家也喊,有趣!加油!有的興奮的跳起來了,有的加油助威,有的緊握雙拳,擔心不已。比賽進入白熱化階段,大家按耐不住,都臉上皺緊眉頭,手在顫抖,第三被第二和第一甩的很遠,但在最後,前面的指揮和觀眾都為第三加油,第三發瘋似的向前衝,眾志成城,最後,趕上了,關鍵時刻,大家都屏住呼吸,霎時,好安靜,連一根針掉在地上都能聽到。突然傳來一陣震耳欲聾的掌聲和歡呼聲,“今年,獲勝者是三號選手們!”大家都驚訝極了,居然是他們贏了,真是讓人心服口服啊!真是隻有努力過才知道成不成功啊!

等等,我突然想起來,在鍋裏蒸煮的糯米好了,我和媽媽回到家中包粽子,把大蜜棗一個一個塞進去,一家人圍在桌旁,大口大口的吃着剛包好的粽子。粽香溢滿整個屋子……

篇三:家鄉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下冊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户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傳説,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

我的故鄉浙江和全國許多地方一樣,過年時都有一樣的風俗。如:

守歲

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裏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七年級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時,家家户户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再夾雜着處處的説笑聲,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

除了這些以外,我的家鄉還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舉其中一個來説吧。

照田蠶

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

這便是我家鄉的風俗。

篇四:家鄉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下冊

談起風俗,首先想到的便是春節。

過除夕時,家家户户都會祭灶神。聽奶奶説,灶神掌管人間食事和灶火,平時家裏廚房裏貼灶神是為了祈求“衣食有餘”。除夕夜裏要燒掉畫像,送灶神上天。大年七年級早上要貼上新畫像,接灶神回來。燒畫像與貼畫像時都要置酒肉蔬果,祭祀神靈。

除夕的晚飯十分特別,稱為年夜飯。我們一家與親戚朋友會聚在一起,品嚐着桌上寓意各異的生菜(生財)、髮菜(發財)、腐竹(富足)、蓮藕(預示聰明)等菜品。其中最特別的當屬中間這條熟的且完整的鯉魚。這條魚當天不可以吃,人稱“看魚”,即“年年有餘(魚)”,爺爺告訴我,這條魚的頭要朝向長輩,魚肚要朝向學生,有“肚裏有墨水”的寓意。不得不説,年夜飯確實讓過年又多了幾分年味兒。

年夜飯吃完,接下來就要開始守歲了。我們會大開燈火,這樣就能驅散人間的惡鬼,讓來年家裏財富充實。守歲時,有人會在沙發上坐着看春晚,有人坐在房間裏看書,或兩人對坐聊天。守歲帶來的不僅是等待新年的激動與喜悦,更能拉近家人之間的距離,促進交流。

大年七年級的早餐一般都是素菜,這一天得把全年的素菜通通吃完,往後才能大魚大肉。我還通過查資料得知這天是掃帚的生日,不能動掃帚,否則會引來“掃帚星”黴運降身,此後五天裏也不能倒垃圾,不然會倒走福氣因而破財。

春節的習俗還有很多。比如,過年期間要貼“年紅”,即貼福、春聯、門神像等。春聯一般要貼在大門邊框旁邊,分為上聯、下聯、橫批三部分。門神像貼在兩扇大門上,一邊一張,用來驅散鬼神。“福”一般倒貼,代表“福”到了。不過乾隆皇帝寫的“福”別有講究,要正貼。

家鄉的風俗真是豐富,幾天幾夜也説不盡,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多彩、更有趣了。

篇五:家鄉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下冊

現在走在大街小巷,到處瀰漫的粽子香味,這是我家鄉的端午節到了。

傳説愛國的屈原投江後,人們非常思念他,每到五月初五這天,就用竹筒裝上食物,投進水裏。長江有一個叫屈原的人,大白天忽然看見屈原顯靈了,誰説食物被蛟龍給吃了,於是屈原用葉菰裹住食物,綁上五彩色的線,因為蛟龍最怕這兩樣東西了,投入水中。這個方法逐漸發展為現在的粽子了。

在我的回憶,我奶奶最會包粽子了。有一次我看到鄰居的小孩兒拿着粽子大口大口的吃着,我看着口水都流出來了,於是就央求奶奶快點給我包幾個粽子吃,我不想吃端午節,外面賣的粽子,奶奶拗不過我,只好乖乖去買食材……

回到家中,奶奶便去廚房淘米,洗葉子,這時我就坐在旁邊去看那些食材。有一碗糯米,一些紅棗,一件綠豆還有一些紅豆。奶奶就這樣,一邊準備餡料,一邊不忘時刻低防着我偷吃。

我已經等了好半天了便説:“奶奶,包好了沒啊?”奶奶這時喊道:“好了,你看看吧!”看見桌上出現了一個翠綠色的粽子,雖然説只看見一個包裝,也能想象出餡料的美味啊!“我也要做”。我吵着吵着要做好。“好,奶奶這就教你來做”只見奶奶用木勺舀了一勺餡料,放在了幾片葉子的中間,一包一捆,一個好吃的粽子就誕生了。我也學着包了幾個,結果都散了,脱了皮,奶奶只看了我一下,也沒多説,又包了幾個。雖然她沒説什麼對我進行鼓勵的話,可是她的動作卻鼓勵了我。於是我終於包了一個完美的粽子,不禁使我心花怒放了起來!

我的家鄉有很多風俗,端午節,春節,元宵節等等……我喜歡吃粽子,也喜歡過家鄉的端午節!

篇六:家鄉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下冊

米花香

月明星稀的夏夜,遙望深邃的夜空,輕羅小扇撲流螢,卧看牽牛織女星。我的思緒飛回到了童年,閉上眼睛,便有炒米花的香氣浮來,那花生,那米花,那升騰的熱氣,是我怎麼也忘不掉的童年。

農曆七月初七,是神話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在這一天,我們莆仙大地的人們都炒米花。我在鄉下的老家長大,每至七夕,奶奶總會炒一大盆米花。雖然叫炒米花,卻要先炒花生,花生都是奶奶自己種的。個大,味香濃。奶奶説,炒米花中加她的花生,牛郎織女在天上都聞的到。到了炒米花時。我和幾個兄弟姐妹會圍在鍋和奶奶身邊。大叫,亂叫:“加糖,多加,再加……”

莆仙人用炒米花祭神、祭祖。這祭神,就和其他地區祭灶神差不多。有些人家做的米花,要比糖果還甜上不少。

太陽的最後一線光輝在地平線那邊完全消失了,滿天紅霞化作沉沉暮雲如同火焰熄滅後剩下的一堆灰燼。這時,尋常百姓家就熱鬧了,我幫奶奶將桌椅移至院內,我們一家人聚於院內,小孩吃米花打鬧,大人靜坐,奶奶指着米花説:“炒米花可是我們莆仙人留下的老習俗,咱們有句本地話‘吃炒豆,活久久’在七夕,這天又寓意感情久長,朝朝暮暮,米花用慢火熱一下,這時口感最佳,幾絲輕風吹拂着炒米花,那裊裊上升的熱氣中,似有流光溢彩,於平凡中,纏綿着整個世界的美好,等到俄傾風定,舌尖上還縈繞着家鄉的温暖和愛意,久久不散。

只有炒過的花生會迸發出濃香,只有炒過的米花會入口即化,炒米花,我童年的味道,記憶中無法消失的夢……

篇七:家鄉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下冊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家家户户張燈結綵,非常熱鬧,每家都會準備好幾個燈謎。

我問爺爺元宵節的由來。爺爺告訴我: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隻神鳥在人間迷路了,被不知情的獵人射死了。被天帝知道後,他非常生氣,説要放火燒了人間,但他女兒知道後,不忍人間消失,便告訴村民們這個消息,村民們中有一位聰明的老頭想到了辦法:在正月十四、正月十五、正月十六這三天掛上紅燈,打起鞭炮,讓天帝認為人間已經被燒沒了。今後每年這樣,慢慢的就有了這個風俗

後來慢慢的有了許多的活動。我最喜歡的就是猜燈謎。記得有一次,我和我的小夥伴們一起去猜燈謎。映入眼簾的是各種各樣的燈,有形狀像兔子的、貓的、狗的,非常生動有趣;有形狀像蘋果的、草莓的、香蕉的,讓人看見忍不住想咬一口;只還有一個是光頭強,讓人看見總會想起動畫片《熊出沒》。

我走到光頭強面前,讀起迷語:“假如有一輛車,裏面有三個人,有小紅、小明、小剛,所以車是誰的”?大家被吸引過來,開始討論起來。我心想,怎麼知道是誰的車,小紅的?小明的?還是小剛?重新讀了一下題目,恍然大悟。告訴了大家是假如的。

猜謎語還可以促進孩子智力的提高。燈謎的謎面有很強的邏輯性和趣味性,而且描述的多是生活中常見的物品,當孩子聽到謎面的時候,頭腦中就會出現平時觀察所得到的有關事物的形象,還要經過分析與比較才能作出判斷,説出謎底。這個過程,會很有效地提升孩子對身邊事物的觀察能力,將文字轉化為具體形象的轉化能力以及邏輯分析推理能力。我覺得元宵節是一個非常好的傳統節日。

篇八:家鄉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下冊

伴着濃濃喜慶味,甜甜的味道瀰漫在幸福的大道上——春節到了。

在我的家鄉里,春節的風俗是比較重要的,我們的老祖宗可堅持了幾千年的歷史,存在的禮節也很多,甚至有趣,讓人意想不到。

拜年的那些時候,我們家好像總是第一個出來,滿大街上就我一個瘦小的身影來回亂竄,這裏冒出一頭,那裏伸出一腿,興奮地讓全村也不時得熱鬧起來,在要糖時就會不停地叫喊着:“新年快樂,萬事如意!”嘴裏的一些祝福話一個個都往外爭先恐後地吐露出來,就生怕漏掉了自己。在以後那雙有力的腿跑着跑着走着走着就有氣無力了,就只能一個個一步步跟在大人的屁股後邊追。走不動啦,就一會兒要背,一會兒要抱的。當時的我還小,總覺得是萬聖節,只不過不恐怖而已。

湯圓再這個時候是最美味的佳餚,每一年我們都是拜完年再回家吃湯元的,據説這可以把福氣帶回家帶回自己的肚子裏,年年有餘啊!

最好的是中午,雖然吃飯前總是要磕頭跪拜,但這總能使我想起那時愛笑笨拙的我在拜佛時,因為調皮。有了一個突發奇想。故意把鐵盆往頭上碰。結果把頭上碰出了一個又青又紫的包,疼了一晚上都沒睡着,我也記得那也是最難過的一年了,自從我以後再也不敢這樣了。

可新年的壓軸戲還是禮物。期待中總是要驚喜,新的一年裏禮物是必不可少的。現在我收到的禮物就是我一直想要的許多糖。甜甜的味道里總是有幸福的味道。酸甜苦辣都是糖的味道。

在這個春天與冬天的間隙裏總有春節的美好,因為風俗因為家鄉的風俗才讓這個春節是最美好,最圓滿,最幸福的。這是我家鄉的風俗,為清淡的生活增添了很多快樂。

篇九:家鄉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下冊

我的家鄉在湖南,那裏有好多好多的風俗,比如:貼春聯、放煙花、打燈籠……我最喜歡的風俗是——舞龍燈。

爸爸説,舞龍燈是一種起源於中國的傳統舞蹈,源於古代人們祭拜龍神,祈禱這一年風調雨順的祭祀之舞。從春節到元宵節,我們家鄉一直都有舞龍燈的習俗。爸爸還告訴我龍燈也分種類,十五節以上的龍又長又重,不容易舞動起來,多用於觀賞,具有工藝價值。九節以內的龍輕便小巧,能做出許多動作,注重於花樣技巧,動作多樣。如:蛟龍漫遊、龍擺尾、蛇脱皮等。而十一節、十三節的龍燈,又有不同的舞法。

還記得我讀國小二年級的時候,時逢正月十四,突然聽到“噼裏啪啦,噼裏啪啦”的鞭炮聲,原來學校迎來了一支舞龍隊。只見一條紅龍、一條黃龍隨着一顆龍珠活舞動在場地最中央。紅龍和黃龍為爭奪龍珠,先是來回打了好幾個滾,接着又同時飛騰起來,那應該就是有名“雙龍戲珠”吧。接着還表演了“飛騰跳躍”、“飛衝去端”、“入海破浪”……等節目,精彩的表演,羸得了全體師生的陣陣掌聲,太精彩啦!兩條龍的姿勢、節奏都非常一致,真像是一對齊頭並進的兄弟呢!最精彩的是,當黃龍圍着紅龍轉圈的時候,紅龍的嘴裏還噴出了火呢!老師説這象徵着我們學校會紅紅火火、越來越興旺!雖然觀看龍燈的時間過去了很久,但那激動人心的時刻,讓我依然久久不能忘懷……

舞龍燈象徵着吉祥如意,寄託着人們對新一年的美好祝願。我愛家鄉,我更喜歡家鄉的習俗——舞龍燈。我為家鄉的民俗藝術感到驕傲與自豪。

篇十:家鄉的風俗600字作文六年級下冊

新年到,迎春歡,一年之間最快樂、最熱鬧的時間莫過於過年那幾天。大年三十的早上,公雞還沒打鳴時,就已經被噼裏啪啦的鞭炮聲叫醒了,路上的行人漸漸多起來,車水馬龍。

這幾天家裏也忙了起來,從早晨忙到晚上,買菜、做飯,家裏的菜板一直“噠噠噠”的響個不停,菜刀一直也沒閒着,忙碌了這麼久,誰還不是為了今天晚上的團圓飯呢?

按照家鄉的老習慣,年夜飯必須有餃子,因為這餃子像元寶,寓意新的一年裏,財源滾滾,有福氣,而且餃子裏必須放一枚1元硬幣,餃子裏放硬幣是來自於農耕文明時,勞動者對新的一年財富美好的祈願。包餃子之前必須先洗乾淨硬幣,而且只准放一枚。一年裏只有這天才能吃到這麼獨一無二的餃子,如果誰吃到了,那真是莫大的榮幸!

“喂喂喂,快來幫幫忙”就這樣,我被叫進了廚房幫忙了,起初我是表示拒絕的,但是一進廚房,我就被一種飯菜的香味給迷住了,拒絕的心思瞬間就沒有了,但我的任務只有洗硬幣,實在忍不住想在廚房多待一會兒,哪怕只有1秒鐘,我進進出出廚房,只為多聞一聞飯菜的香味。我問媽媽什麼時候可以吃飯,但媽媽好像沒聽見一樣。我看着鐘錶,一刻鐘…十五分鐘…半小時……終於開飯了,我衝上桌子,猜想着哪個是包硬幣的餃子。“這個?不是,這個?還不是…”吃了多少個餃子早已經不記得了,筷子一放,我提前退出“戰場”,結果包硬幣的餃子被一旁的媽媽吃到了,也對,誰讓她忙活了半天啊。我已經撐得站不起來了,就這樣,看着春晚,伴着煙花,桌上的大人在談笑,窗外的煙花在喧鬧……我睡了。

或許,陪伴才是春節最該擁有的氣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