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小作文 國中作文 高中作文 體裁作文 英語作文 原創專區作文
當前位置:作文營 > 原創專區 > 精選

物微情濃(精選15篇)作文

欄目: 精選 / 釋出於: / 人氣:3.25W

篇一:物微情濃

物微情濃(精選15篇)作文

徐曼文

花開花落,春去秋來,徘徊在時光的長廊裡,總有那麼一種深情,驚豔了人世間的萬物。

步搖,歲月間的似水柔情。

漫步古城,經過那間簡陋而不起眼的屋子,一支做工精美的步搖抓住了我的眼球。淺粉色的玉石嵌於白銀之間,似古時小家碧玉羞紅的面頰。幾顆晶瑩剔透的水鑽規律而整齊的排列於粉玉的四周,閃著熠熠光輝,恰似我中華上下五千年,璀璨奪目。

一旁流蘇垂下,微風拂過,正如那陽春三月的柳枝,於風中舞動。於是,我便將這一支步搖毫不客氣地收入囊中,帶回那喧鬧的城市。

團扇,塵世間的詩意芳華。

一年中秋,姑姑從外地帶來一面帶有荷花紋樣的團扇,贈於我作為中秋的禮物。扇面的底色並非純白,而是別具古樸之風的杏色。“出淤泥而不染”一針一線密密地織於扇面,由粉黛過渡到乳白,再到淺黃色的花蕊,恰好是荷那不被凡塵所沾染的純淨淡雅。我中華亦是如此,歷經千百年風雨飄搖,仍是最初美好的模樣,純淨,清澈,通透,明亮。

筆墨紙硯,流年裡的清香。

取一支狼毫,色白如雪,毫淨如霜。一滴滴墨汁連成一線,灑入石硯,只一瞬間,墨那獨一無二的清香便迅速地在空氣中瀰漫開來。將雪色的狼毫沾飽墨,墨色將雪色抹去,只一筆,流暢的線條便出現在宣紙上。若用墨色暈染便更妙了,將筆尖置於紙面,把握好力度,墨便從筆頭悄悄離去,一點一點地流淌向白淨的紙張。隨即墨色迅速蔓延開來,充斥著紙張,空氣中氤氳著墨的清香。自古以來,中國人也是如此,一身正氣,似這濃黑的墨一般剛正不阿。

步搖、團扇,筆墨紙硯,物雖小,卻是對中華民族最深情的告白。

篇二:物微情濃

清晨,空氣清爽,我路過一家甜品店。這裡面有一個十分大的巧克力噴泉。這柔和的色澤,這誘人的濃香,一下子撞開了歲月裡離我不遠的一扇門。

那是在開學第二週,我還沒有適應國中的作息時間。每天早上都朦朧地醒來,匆忙忙地吃過早飯。那天我格外的睏倦,世界彷彿顛倒了過來,兩腳飄飄然的,像綁了兩個氣球。上課前我去廁所洗了洗臉,彷彿要把那朦朧的睡意從臉上揪走,睏意消除了。到了第二節下課之後,我的肚子發出不滿的抗議,距離午飯還有三四個小時。一想到這我就頭皮發麻,無法認真聽課。我努力地把目光和想法鎖在書上,彷彿可以藉此短暫的忘卻難忍的飢餓感。我就自己有力無氣嘟囔著:“還得好長時間才能吃飯呢,餓死了。”同桌好像是聽見了或許只是看出了我飢餓難忍。轉過身,四處張望了幾眼,拉開書包鎖鏈,那書包裡最隱祕的角落裡不知裝了什麼神祕的東西。只見她迅速的將手伸進角落裡,一把抓住,然後轉回來身子低了下去,趴在桌子上,似乎把手裡的東西放下了。然後若無其事地繼續上課。我感到很奇怪,並沒有多想也不能多想接著聽課。

一彈指,我似乎感覺同桌碰了我一下。我回頭,看見她手裡竟握著一塊巧克力,我接了過來,這彷彿是一顆靈丹妙藥,我將它放入口中,一種美好的甜融入的嗓子裡,彷彿剎那間春暖花開,心中湧動著感動還有希望在生生不息。吃了巧克力之後,我彷彿充滿電一樣充滿活力。

我常常流連於那些令人難忘的微小的事物,那樣的時刻,彷彿時光都走的那麼輕緩。那些點點滴滴的東西,匯聚成溫暖的海洋。生命才會於變遷中而不蒼涼,生活才會於坎坷中那麼多情而美好。

篇三:物微情濃

下午,日照強,光滲透迷彩的棉窗簾,房間裡盛滿蜜糖似的濃情。

一走進房間,便察覺到今天臥室較往常有些許的不同。空氣中浮著一縷淺淡的清香。是木質的青澀味,卻又透著安撫人心的柔和。正疑惑間,母親推門而入:“奶奶從老家郵來了一床棉被,用的是今秋剛摘下的棉花,軟蓬蓬的,有四五斤重,我已經給你鋪上了。”

是了,就是這種味道,被棉花收藏起來的陽光的味道,我把臉埋在棉被裡,清淡柔和的味道,裹挾著童年落滿陽光的記憶撲面而來,我的童年是在奶奶家度過的。老家屋後有一畝薄田,她沒有像其他老人那樣中些蔬菜,反而種上了棉花。我那時小,很是貪吃,總是纏著奶奶以後換些東西種,像水靈靈的葡萄,黃橙橙的柿子。

到了秋天收穫的時候,一定是滿園子熱熱鬧鬧的瓜果香。奶奶抿嘴笑笑,輕輕撫了撫我的小腦袋,說:“你到了天涼了再看看。”金秋十日,棉花已然成熟瘦細的枯枝上結著駝褐色的斑點,像老人的手,在掌心呵護著小小一團雪白的棉花。奶奶將棉朵全部摘下,拿去村口的作坊製成一張柔軟的棉被,再找個晴好的日子,給這張“赤裸”的棉被縫上一件外衣。

小院的天空高遠遼闊,樹枝淡淡地印在瓦藍色的天上,像瓷上的冰紋。陽光正好,奶奶將棉被攤在院中,底下墊一張竹蓆,她半跪在竹蓆上。小心翼翼的掀起被子的一角,再將接了白線的針扎進去,鉛灰色的針尖穿過厚實的棉布和柔暖的棉花,簌簌一響。便在棉被上,走出了條直直的線,我躺在棉被的另一端忍不住一遍遍地撫摸身上柔軟的觸感。奶奶含笑望向我:“現在知道棉花的好啦,今天晚上咱們就鋪上,保證你睡得又香又甜。”

北方的雪夜漆黑冷清,不時可以聽見樹枝清脆斷裂聲,老舊的木屋裡卻是一片暖橙。一豆燭火點點搖曳,散發出淡淡的熱量,我陷在軟綿綿的被窩裡,沉穩的木質香味編織出柔和的夢境。吸飽了陽光味道的棉被,陪伴我推過一個又一個寒冬。門前的小樹隔年盈尺,奶奶卻在我的鮮懶反襯下日漸白頭。回程求學後,那些童年時時光也漸行漸遠,如大浪淘沙,掩在記憶深處。可如今,那些落滿陽光的記憶隨著這床蓬鬆踏實的棉被呼嘯而至,溫和煦暖。

日頭漸西,陽光淺了一些,透過窗簾的縫隙在棉被上漾起一圈一圈淡淺的金色漣漪像歲月的痕跡。我想,是時候回老家了,那裡有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將溫暖的濃情一寸寸地封進了記憶。

篇四:物微情濃

《梳子》

奶奶的梳妝檯上,放著一把梳子。這是把普通的紫色的木梳子,細密的花紋已有些模糊。聽爸爸說,這把梳子是爺爺年輕時有一次出遠門,特意為奶奶買的。奶奶把它視為珍寶,每個清晨奶奶都會對著鏡子用那把梳子仔細的打理她的秀髮,眼神溫柔,含情脈脈。

這把梳子也屬於我。在我的記憶中,從小到大都是奶奶用這把梳子為我梳頭。曾經有一回,奶奶用梳子輕輕的梳著我的頭髮,儘管已經很輕了,可我覺得還是把我梳疼了,我一氣之下轉身朝奶奶大喊:“你把我梳疼了!”我從奶奶手裡奪過梳子,使勁摔在地上,“什麼破梳子!”媽媽聞聲趕來,看到了這一幕,“你這是幹啥!”媽媽用眼神示意我趕緊把梳子撿起來,我趕忙撿起梳子,抬頭看向奶奶,奶奶愣了會兒,緩緩接過梳子,低頭注視良久,好一會兒說道:“奶奶老了,手笨,把孫女梳疼了,奶奶的錯,奶奶的錯……”奶奶邊說邊用手輕撫梳子,就像在安撫一個受驚的孩子一樣,這時,陽光透過窗戶照在奶奶眼含淚花的臉上,那一刻我感覺我做了一件蠢事。

記得上三年級那會兒,我和一個男孩子大打出手,奶奶被老師“請”到了學校,回到家,奶奶並沒有懲罰我,反而很平靜地對我說:“頭髮都亂了,來,奶奶給你梳梳。”陽光照進屋裡,我坐在梳妝檯前,看著鏡子裡的奶奶,手裡拿著那把梳子,輕輕地給我梳頭,梳好頭髮,紮起了羊角辮,奶奶輕撫我的頭說:“你是個女孩子,跟男孩子打啥架?看,臉都腫了,奶奶多心疼!”說著起身,從櫃子裡拿出了藥水,用食指沾了藥抹在了我受傷的部位。我再也忍不住了,一頭撲在奶奶懷裡。

每次放長假回老家,奶奶都會給我梳頭。今年過完春節,即將返校,奶奶又一次為我梳好了頭。我突然想到,今年我已經14歲了,還不曾給奶奶梳過頭。於是,我從奶奶手裡接過梳子,說:“奶奶我想給你梳頭。”“好啊!”奶奶一口答應。我讓奶奶坐在梳妝檯前,學著奶奶的模樣,輕輕的給奶奶梳著她那灰白而又稀疏的頭髮。陽光透過窗戶照進屋裡,照在奶奶笑得比花兒還燦爛的臉上。那笑容已經定格在了我的腦海裡,那是我見過最美麗的笑容。

我離開家一個多月了,常常想起那把梳子。梳子啊,你是女子的心愛之物。你似針,穿起了三代人的情;你如線,連起了三代人的愛。奶奶,待我回家來,孫女再為你梳頭,好嗎?

篇五:物微情濃

我的書桌上有一把舊尺子。它比其他的尺子寬出很多,帶有許多鏤空的簡筆畫圖案。它已經很舊了,在文具裡顯得有些突兀。

這把尺子,是我國小的好朋友劉陽送給我的。從四年級開始,我們就一起畫“漫畫”——在折成16個格的A4紙上畫火柴人故事。那時,劉陽經常用這把尺子輕輕鬆鬆地畫出許多活靈活現的圖案,再加上我們自己的創作,就成了一部搞笑漫畫。我對這把尺子也是鍾愛有加,感覺自己要是能有這樣一把尺子,就可以創作出一幅又一幅的佳作,成為校內首屈一指的“漫畫大家”。我問他尺子是哪裡買的,可是他忘了;我和媽媽找了好幾家文具店,都沒能找到一樣的。每次畫漫畫時,他總是慷慨地讓我先用,笑著說這是我們“出版社”的“公物”。

五年級下學期,我生病去北京住院。臨近期末考試的一個週末,我坐在病床上,無聊地望著窗外。想著同學們一定都在緊張地複習,課餘還能湊在一起說說笑笑,更感到自己的孤獨。這時,我聽到有個聲音在叫我,隨後看見門口探出一張熟悉的笑臉——正是劉陽!他滿頭是汗,手中還提著一個盒子。他說為了能擠出一天時間來看我,前一天寫作業到深夜;當天早上天還沒亮他就催促父母出發,只為了能和我多待一會;他們的車進不了北京,只能停在郊外,又換乘了幾趟地鐵才來到醫院……我們聊著聊著,他把盒子開啟,塞到我手裡。“給,拿著!”裡面有一些零食,幾張我們以前一起畫的漫畫,最下面,是那把我一直心心念念、找了好久都買不到的尺子!我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手裡緊緊攥著尺子,好一會兒才冒出來句:“謝謝!”他昨晚一定很晚才睡,今早又從唐山到北京,奔波幾百裡的路程來看我,能有這樣的一個朋友,真是非常幸運。

兩個星期後,期末考試如期而至。我特地帶著他給我的這把尺子參加了考試,用它做畫圖題。我雖然好多天沒有上學,卻依然考得不錯。我感覺這把尺子有著神奇的魔力,彙集著劉陽對我的祝福。

上了國中,我們去了不同的學校,再也不能用這把尺子一起畫“漫畫”了。但是它依然擺在我的書桌上,是我數學考試的必備神器。每當我學習中感覺累了,就拿起尺子把玩一陣,想到劉陽一定也在埋頭苦讀,就又有了學習的動力。“斯尺雖微,其情濃極。”

篇六:物微情濃

人們對舊物,往往珍存起來,因為它留下的是一段真情故事,每每睹物思人,會喚起人們美好的回憶。

我的爺爺就有一箇舊物——一個鐵杯,它是爺爺的學生送給他的。那個鐵杯是白色的,中間印了四個紅紅的大字,“天道酬勤”,杯口已經磨出了一道道淡灰色的痕跡,還有兩個深深的裂口,如果輕輕地敲一敲,還能聽見清脆的響聲。

可是天有不測風雲,一天,媽媽在清理舊物,“哎,這都是些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扔掉,統統扔掉!”於是一堆舊物就被她拋棄了。又是一個週末,媽媽又開始整理家中的物品,開始她的“大掃除”了,這一回,她竟開始收拾起最亂的雜物間,“這衣服都這麼破了,扔了吧!這鞋都破成這樣了!扔了吧!”“你咋早不給我幫你補補啊?我還要穿呢。”我有些戀戀不捨說。“算了,扔了吧!”她把一堆廢物,扔進一個大袋子裡,沒有絲毫憐憫之情;而我看著這些陪我家過了幾年的老物件,不禁心中有一絲捨不得的心情,皺眉,咧嘴,聳肩,無奈,然而我不敢違逆媽媽的命令,聽令,我拎起這大袋子把它們扔到門外。“等一會兒,一起扔掉,等一下兒子,還有這個。”媽媽又向我喊道。我走過去讓她把這樣物品裝進來,仔細一看,竟然是爺爺的那個珍藏好多年的舊物——白色的水杯!我說:“這不是爺爺的那個白色的水杯嗎?爺爺還要呢”“哎呀,都這麼破了,都已經壞了,我再給他買個新的,何必用這個破的?”我有些半信半疑地把它裝在袋子裡,並放在了門外。

中午了,爺爺買菜回來了,發現了堆在門口這大袋子,他仔細翻撿著,突然他發現他的那個寶貝被子!不禁立刻皺起眉頭問:“這杯子是誰扔的?”“我媽在儲物間裡整理出來的。”爺爺便走進屋問媽媽:”我的杯子是你扔的?”“對!我看那個太破了,尋思給你買個好的,新的。”媽媽剛剛說完。爺爺頓時火冒三丈,“這是我學生送給我的杯子,它有著紀念意義,你怎麼能隨隨便便就把它扔掉啊?”爺爺心疼地說,“這是我當年在高中當老師教書那時學生贈送的,那些同學們一個個都被我撫育成才:有的去當老師,有的去當大老闆。這個杯子就是當年一位大學聯考考上清華的學生送給我的紀念品,每當我看到著‘天道酬勤’四個紅字,就會浮現他真情的笑臉,至今還記憶猶新,它標誌著我的教學生涯的最好成績,它更承載了我對往日默默耕耘的美好記憶。物雖微小,可情義無價!”說至此,爺爺從破爛堆裡拾起這個杯子,用粗糙的老手撫摸著這個殘破的杯子,戀戀不捨。

這個杯子至今還照樣珍藏在家中,它身上蘊含了爺爺的教書育人的美好記錄,它有著不可磨滅的師生情誼。舊物雖小,但其蘊含的情感很深,很深,而這樣的物品就暗藏在生活的小物件當中,只有通過細心的雙眼,深情的心靈,才能發現舊物中所蘊含的價值啊,這個杯子真個是物微情濃啊!

篇七:物微情濃

秋風漸起,開學臨近,我想起了那年的畢業:有鮮花,有掌聲,也有告別的淚與笑。書架上還擺放著她臨行前贈我的《雙城記》,每當看到這本書,我都會想起遠在大洋彼岸的她。

國小畢業後,她去了美國讀書。她說從此我們將在兩座城市分別學習,希望每次我開啟這本書時都能記起她。這本《雙城記》開本不大,封面是法國大革命時期人物的裝束。我那時還未讀過,但厚厚的一本應該代表著她的深厚情誼,至少我這樣認為。

《雙城記》旁邊擺放著我最愛的《紅樓夢》,和這部鉅著相比,《雙城記》簡直單薄得如一片秋葉。我常常想,這本書也就名字貼合這份友情,其他並無長處。漸漸地,這本書落上了灰塵,淡出了視線,一如她之於我。

那是個失眠難熬的夜,輾轉反側的結局是我準備拿起書打發時間。那本《雙城記》終於褪去灰塵,露出它本來的樣貌。而當我開啟封面,只見扉頁上,她用娟秀的字型為我改寫了狄更斯的名言:“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但對你來說,只是後者。”

幾行字和她的聲音同時出現在我腦海,我又想起了從前。我和她人手一杯奶茶,並肩而坐。我們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理想,她總能在對的時間給予我恰到好處的提點。想到這些,我不禁有些後悔沒能儘早閱讀這本書。幾天後,《雙城記》的故事我早已爛熟於胸,她送我這本書的深意我也終於明瞭。

一本小書,一件小事,有時並不像表面看上去那樣簡單,其背後往往有來自他人的深厚情誼。我很感謝她和她送的這本書,我從此不再小看任何不起眼的事物,因為其中可能藏有不一樣的感情。

篇八:物微情濃

人的一生是萬里山河,來往無數過客。有人給山河添色,有人使日日無光;有人改他江流,有人訴他樑骨。

而她,便在我人生畫卷上,留下了色彩濃厚的一筆。

假期的一天,我在書店的悅讀館寫作業。緊盯著眼前的數學題,手有一搭沒一搭地轉著筆,耳邊傳來了陣陣竊竊私語。內心的煩躁頓時有了發洩口。我轉頭看,是兩個小姑娘在低聲說話,我皺著眉,不悅的衝他們說道:“你們說話都影響到別人了,小點兒聲不行嗎?”周圍的人都聞聲看出來。兩個小姑娘通紅著臉,低下了頭。

時間一分一秒的逝去。直到身邊兩個小姑娘起身離開,我才驚覺時間已還已晚。我也跟著收拾好東西離開。來到書店門口,我絕望地看著門外的大雨,我在書店門口來回踱步,希望雨能停下。可上天卻不聽我的禱告,雨依舊下著。這時,有人拍拍我的肩膀,是那兩個小姑。其中一個衝我笑著,說道:“我們兩個人打一把傘就好,多出來的這一把,就給你用吧。”說罷便把傘往我手中一塞,跑遠了。一句謝謝就那樣咽在喉嚨裡,不上不下,回想起小姑娘甜甜的笑容,心中蠻不是滋味,手中拎著那個把傘彷彿也有千斤重。

我開啟傘,出了門,藍色印花的傘面為我擋住了風雨,在這樣的保護下,料峭的寒風似也不能傷我一分一毫。上了公交車,我懷著滿心的暖意,朝著家的方向去。

我小心翼翼地把傘晾乾,收起。在此後的幾天裡,我每天都會去書店,在相同的位置上等著那個小姑娘。一天又一天,我卻沒有再見她一次,我把那把傘收進了我的箱子裡,它時刻溫暖著我,教我寬容,教我良善。現在我仍想再同她見一次,說一聲“謝謝你!”以及“對不起!”

物微情濃,把那把藍色印花的雨傘,蘊藏著教我做人的真理以及足以震撼我心靈的溫情。

也許有一天,那個小姑娘會被我遺忘在時間的角落,但她送我的那把傘,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是一顆熱情善良的心,一份濃濃的情。它溫暖著我的世界,滋潤著我的生命。

篇九:物微情濃

我靠在桃樹旁,桃花滿地,心如桃花,沾滿露珠,被春風吹散,又重新鋪滿地面,盪漾著幸福的水紋。

這年春夏交接之際,我去探望外婆。乘車到達外婆所居住的鄉村,一進屋門卻傳來陣陣清香,我馬上放下手中的水果,東轉轉,西轉轉一探究竟,外婆還在睡覺,見我們一家到來,從炕上坐起來,迎接我們。外婆轉身進入廚房,不一會兒就咳嗽兩聲,端上來了一盤餃子,餃子的香氣吸引著我,我來不及洗手,抓起餃子就吃了一個,是野菜餡,我最喜歡的餃子!去年事物繁忙,我沒能吃上我最愛吃的餃子,這次,我終於可以一飽口福了!

外婆又哧溜了兩聲鼻子,露出了笑臉,得意的說,這可是我特地為大寶踩的野菜做的餃子呢!外婆一邊咳嗽一邊為我夾餃子,還不時吹一吹,怕我被餃子燙到。媽媽聽出外婆的聲音不對勁,從中還夾雜著鼻音,急忙讓外婆吃些藥。經歷了上次外婆的住院,媽媽不敢大意。

外婆在幾天前得知我們要去他那兒,就急忙上山到林中去採野菜。外婆去的晚,照他的說法,是讓野菜新鮮著,做成餃子最好吃。哪知去的確實太晚,山上的野菜大個的早已落入他手,只剩下那些土坑和幾株小苗。外婆心意已定,就走滿山丘,撥開雜草,一株一株的努力尋找,總算是找了大半筐。外婆見馬上下雨就回來了,途中淋了雨,因此有點感冒。

我一邊咀嚼著餃子,腦海中的場景浮現。外婆弓著身,一寸一寸找野菜的身影,始終不能釋懷。我吃完餃子,後來到後院的桃樹旁。

桃花滿地,春風一遍遍把桃花舉起,又放下。似海中的浪花,卷著人們的夢想,只是這次變成了幸福。外婆的氣息,順著餃子的氣味,在心中迴盪,外婆的愛,融在微小的餃子中,濃得化不開。

篇十:物微情濃

門前的棗樹,今年會結果嗎?

我爸爸的家在營口,而媽媽的家卻在開原,當年爸爸娶了媽媽,並在開原定居。漸漸地,我以爸爸快忘了爺爺奶奶了,終於在我五歲那年,我第一次去了營口,見到了奶奶。奶奶臉上的皺紋很重,但卻十分和藹,那可親的笑容溫暖了我身體的每一個角落。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奶奶,那一聲聲孫女是我這輩子最難忘的聲音。晚上,奶奶和我一起摘棗那棵棗樹樹結滿果實。一顆顆小棗由青到紅,像一顆顆紅寶石,點綴在綠葉之間。那棗真甜,似蜜一般的慈愛包裹著我。第二天早晨,奶奶蒸了棗饅頭,用那銀鈴般的聲音叫醒了我。一睜眼,奶奶和手裡的棗饅頭一起對著我笑,那饅頭真甜。第三天,奶奶在日出時便叫醒了我,我睡眼朦朧地跟著奶奶走。奶奶說要給我照張照片,以後想我的時候就看看。奶奶拿出老年機,照了一張後,心滿意足地笑了,可是那眼裡分明帶著淚花。早晨,我們回家了。

轉眼間,兩年過去了,那年我七歲,媽媽說要帶我去看奶奶,可我卻是在醫院見到的奶奶,她插著呼吸機,還連線著好多我不知道的裝置,我的眼淚控制不住的流下來。我問奶奶怎麼了,奶奶吃力地抬起手,摸了摸我的臉,擠出一絲笑容,“只是感冒,咳!只是感冒……”我信了。

三個月後,我被通知,奶奶因白血病無骨髓匹配不治身亡。爸爸媽媽都去了葬禮,我沒去,因為我不想告訴自己那個小盒子裡就是曾經和藹可親的奶奶。我站在窗前,淚水止不住的往下流,彷彿昨天奶奶還在棗樹下為我摘棗,為我做棗饅頭,可今天以後,我去再也見不到她了。

那年春節,我和爸爸媽媽回奶奶家過年,我總感覺少了點什麼,不只是奶奶,還有奶奶那份疼愛。門前那棗樹的葉子已經掉光,只有那幾枝幹枯的樹枝在寒風中搖晃。又一次匆匆離去。

二年後,我們又一次回到了奶奶家,在火車上,媽媽告訴我要見奶奶去。奶奶又回來了嗎?到了奶奶家,我的笑容僵在了臉上,那是一位我沒見過的老婦人,雖然和我的奶奶有幾分相像,可是那畢竟不是奶奶。那平時總愛掛在嘴邊的奶奶到最後也沒有擠出來。那老婦人也給我蒸了棗饅頭,可是那味道遠不及奶奶的好吃。那幾天,我以淚洗面。在床上回憶著不多但溫暖的點點滴滴,淚水還是不爭氣地滾落下來,那女人察覺了聲音,推開門進來,我馬上用手擦乾眼淚,裝出一副打哈欠的樣子,又以沒睡夠為藉口繼續窩在被窩裡上氣不接下氣地抽泣。爺爺這是忘了奶奶嗎?我走時,那樹枝上光禿禿的。

回到家的半年後,我收到一個快遞,是爺爺寄來的,裡面是一個小盒子,還有一封手寫的信:張馨勻,門前的那顆棗樹,它生了蟲子,爛了根,爺爺知道你對那顆棗樹的感情,爺爺便把砍下來的棗木做成了一個小盒子,希望你喜歡。淚水又一次不爭氣地滾落下來。

開啟小盒子,裡面什麼也沒裝,但我知道,那是奶奶的愛。

篇十一:物微情濃

外面下起了大雪,我翻開衣櫃,看見了一副套袖,是淺藍色的,上面綴著幾朵粉色的小花,白色的蕾絲邊微微卷起。思緒回到了一年前的冬天。

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冷風不請自來,雪花如約而至,風颳起大雪,滴水成冰。我來到鄉下看奶奶。我進到屋子裡,縮著身子用暖袋捂手。奶奶問我:“你怎麼沒穿我給你那件大棉襖啊,那衣服可暖和了,比你這羽線服強多了。”一個月以前奶奶給了件棉襖我嫌這件棉襖太老土了,就隨便編個理由對奶奶說:“哦,那棉襖顏色太淺了,尤其是袖口,特別容易髒。”奶奶聽了,目光呆呆的投在我的袖口上良久。

當晚我便在奶奶家住下了,深夜我準備去上廁所,感到寒風已經刺入了我的骨中。回來時,我看見奶奶房間的門縫溢位微微燈光。我悄悄推開門,昏暗的燈光下,只見奶奶坐在床上,擺弄這一小塊藍布料。她彎著腰,躬著背,一針一線地縫著套袖,像一輛破舊的老水車伏在床上,不時揉一揉已經酸脹了的手臂,眼神卻從未離開過那塊藍色的布料。我突然起憶起,白天我說過袖口容易髒,沒想到奶奶這麼晚竟然在一針一線用心地去縫。這時,又刮來股一風,奶奶不禁打了個寒顫。誰想奶奶為了我隨口一說的話,竟在深夜裡不俱嚴寒,不辭辛苦為縫這副套袖……我帶著滿臉淚水悄悄地關上了門,走回了房間。

第二天清晨,我醒來就發現放在枕邊的這副套袖,做工不是很精細,縫合處還有細密的針腳。但我明白,奶奶把她全部的愛,縫進了這小小的套袖裡。

我坐在床上,雙手緊握著這副套袖。我永遠永遠也不會忘記這小小的套袖裡藏著奶濃濃的愛,套袖雖小,情卻濃。

篇十二:物微情濃

他遞給我一把燈籠。點亮。紅的耀眼,紅的像火染煤燃燒的狂情模樣。我提起它,照開夜中的暗,照得河水泛起點點星光。

夜深剛補完了課,我走回家,沿街看見有人在賣許多小玩意,蠟燭啦,燈籠啦……我湊近一看,瞥見一枚小燈籠,紅的精巧,將它買下。

當然不是無緣無故地買下,只不過是有種熟悉感似浪花漫進我的思緒,朦朦朧朧中認定了它。

我小時候在鄉下,每過春節,奶奶會掛起幾盞紅燈籠。照開一抹昏黑。桌上的糕點,雞鴨魚肉,青菜丸子都被照亮。大人們團團圓圓,空氣中瀰漫著濃稠的香味。或許是一種慶祝的方式。家家戶戶掛起大紅燈籠,站在門外向兩側看,能看見紅光閃耀。

我們會去聽戲,拜神。爸爸會給我和小弟買一把小燈籠。穿過人群,來到祠堂。祠堂屋頂上雕刻著紅窗白牆,有精美的人像和鳳凰,掛上燈籠。照得鑲了金的柱子閃閃發光。

會去聽戲,臺上的花旦白粉紅脣,掛披上一身或紅或藍的水袖衣領,高聲唱著聽不懂的詞,或有黑臉張飛,或有小家碧玉,喚著春節的聯歡。而手中的燈籠似乎與這情景合唱,照耀出一抺抹紅色的光亮。

可是現在很少回去了,種種原因,推推遲遲。

但是記憶中的那紅光照耀,永不抹淡。它放縱著歡樂,幸福,像夢中的追尋,像推開迷茫的信仰。

它象徵著所有,象徵著那段回憶,象徵著兒時的歡笑。我看那盞燈籠,它那深深的火紅光亮,照開霧氣,扯出我的回憶,演奏著一切的美好。

我好想它。

它的光亮,那醉人的光亮,足以引領著我回到最初的願望。它帶領我去那個地方,藏匿著濃稠香味的世界,總有一些讓人迷戀的地方。我點上火,可以聽見它在輕吟淺唱著那家鄉,我所熟悉的地方,它喚著我,叫我守住內心中最乾淨的情感,那比世界上一切美酒都更芬芳的濃稠香味。比世界上最亮的星更亮的火紅光亮,翻湧著那種純淨與天真。匯著夢裡的地方,從此萬壽無疆。

篇十三:物微情濃

林羅俊

窗外的景物很快被拋到了身後,遠處火車頭開使減速,提示即將進站。在如今這樣的鐵皮火車是很不多見的,能乘一次也不為是一種榮幸。

到站立馬下車走動,舒活舒活筋骨。雖還沒有到“春運”的時候,但車站上仍擠滿了人。年歲漸長,遠別故土,客居異鄉在所難免。還未到客鄉心中便有了陣陣漣漪。

正心中無限慨嘆,天邊一片愁雲,回頭再看時,火車已不見了蹤影。來往的人群行路匆匆。任誰也沒有留意到他們面前那不知所措的少年。

唯獨此時,車站裡的大爺招手示意:孩子,遇到什麼事兒?彷彿足下生風,頃刻便到了保安室。“您好,我……我可能是迷路了……”說罷,脖子似有千斤。“可能迷路了?嘿,誰家的可憐孩子!進來吧,唉。”我更窘了,遊子在外,無親無故,問君能有幾多愁?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攀談片刻,意外得知竟為同鄉!在中國十幾億人中,在陌生的土地上幸遇同鄉是何等喜悅。一番察尋得知我所乘的那班列車剛靠站就迅速駛離了。我的父母最快也要明後再到。大爺為我取來了一條毛毯,讓我坐在他平時休息的床上,隨後就去和站長彙報此番事宜。

不過數平米的簡屋,竟也放得一張床。床頭便是大爺工作的地方,工作日記上一絲不苟的記錄,還有一盞檯燈,是很老的綠色檯燈,旁有一個面盆,同樣,那裡面穿著紅肚兜戲鯉魚的孩子,大概有我爺爺的年齡了吧!床頭唯有一張照片是新的:那是一個新生兒粉嫩的臉上洋溢著生命的崇高,大概是大爺的孫輩兒。

這時,大爺進來了,雙手小心地捧著一碗熱氣騰騰的年糕端到了我的面前:“吃吧!俺從鄉里帶來哩,不是逢年過節我都捨不得吃呢!”說罷,轉身又走了。嗯!是甜的!軟糯粘牙的年糕由內而外地散發出糯米的清甜,回香陣陣,忽然抬頭,卻見大爺站在門口,左手抓著一隻饅頭,右手提著一包僅五角錢的鹹菜。口中的年糕愈發顯得珍貴,彷彿這碗年糕已不再是年糕。的確,這是一份遊子在外被助的多味的無法言表的情感,吃完後,卻發現碗下還臥著一個荷包蛋,淚水終潸然而下。

年糕並不十分珍貴,但在舉目無親的關頭,愈顯重要。何為故鄉?我說吾心安處便是故鄉。短短几時緣分足以慰平生。大爺眸中之愛,言語之慈,合為無數山川河流,勝過我路過的一切不朽。

曾經滄海難為水,終不忘那碗樸實無華的年糕,人生何必常相逢,有情即為鄉。物微,可情勝過數大千世界中的萬般奢華。

篇十四:物微情濃

獨坐案前,望窗外炊煙裊裊,觀案上精緻小禮,物雖微,但情濃。

人生在世,無不都與“情”字相伴。每逢親友生辰總會送上一份微薄小禮以此祝賀;每逢佳節便提雞拿鴨的送;每當熟識的人有難也會獻上自己的一份力,這就是中華民族“物微情濃”的民族精神。

古代就有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的典故。人人都有情,但每個人的表達方式不一樣,有些人能大膽說出口,有些人卻羞於啟齒,他們往往會通過送禮物這一途徑來表達自己的情義,雖然禮薄,但裡面蘊含的情誼是無可比擬的,你永遠不知道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禮物到底花了送禮人多少心思。

還記得一次生日,遠在北京的哥哥,通過母親得知我的生日即將到來時,一大早就發信息問我想要什麼禮物,當時我看著手機螢幕久久回不過神來。不覺間淚水湧上眼眶,看著這裡行間佈滿溫馨的話語,我吸了吸鼻子,一個字一個字的打給哥哥。

果然沒幾天,哥哥送我的禮物也到了,看著這精緻的禮物,我又很沒出息的想哭鼻子,嘴角卻是怎麼也一直不住地往上揚。

一份禮物雖然不及親口說出更有誠意,但它蘊藏的情意卻不比親口說出要淡,甚至更甚。試想一下,當你在不同地區收到一份禮物和祝福時,內心的雀躍,並不是因為禮物有多貴重,而是在同一片天空下的一片土地上,仍有那麼一些人在關心著自己,物雖微,但情濃。

聆窗外鳥鳴,念異地他鄉,仍有一人念記於此,物微情濃。

篇十五:物微情濃

一片薄薄的,淺黃色的槐樹葉,承載了揮之不去的鄉愁;一隻小小的,被踏扁了的風箏觸發了魯迅對人生的理性思考;一個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馬褂背影,寄託了來自情與父親催人淚下的深情。生活中有許多常見的,細微的事物,卻飽含著濃濃的真情。

小時候,最喜歡玩樂了。在奶奶家,一下就撒了歡,滿田野地跑著。逗逗小草,嚇嚇小魚,生活充實又歡樂。在草長鶯飛的二月,最離不開的就是風箏了。風箏是每年必玩,也是每年必換。我喜新厭舊,到了第二年就把丟在角落的風箏忘卻了,吵吵嚷嚷要買一個新的。可以說,鷹,蝴蝶,孔雀,我把整個店都買了一遍。

買來後,我必先拖著風箏在田野稻秸叢中跑一圈,管它有沒有飛起來,反正跑的樂趣是永遠存在的,並且只屬於我的。跑得氣喘吁吁後,回頭一看,風箏上沾滿草屑和泥土,牽引的線也變得亂糟糟的。只好懊喪地看看遠處幸災樂禍的爸爸。爸爸耐心地把風箏給修理好,便引著風箏跑了起來。看著風箏飛得高高的,我忍不住歡呼起來,跟著爸爸跑了起來,風夾帶著草木的清香,使人感到十分清爽。我一邊看著風箏,一邊又跑著,難免與土地撞個滿懷,等到爬起來,臉上沾滿了新鮮土壤,頭髮上還沾著草屑,活脫脫一個小泥人。爸爸回頭看我這樣,撲哧一笑,收回了線,風箏慢悠悠地旋迴了地上,我也牽著爸爸的手蹦蹦跳跳地回家了。

風箏飄到天上,我的心也隨之飄到天上,幻想的泡泡在一個個的破裂,而我心也一步步的下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