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小作文 国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英语作文 原创专区作文
当前位置:作文营 > 原创专区 > 精选

故乡的食物作文600字

栏目: 精选 / 发布于: / 人气:2.83W

篇一:故乡的食物作文600字

故乡的食物作文600字

外婆的藕片

姚嘉怡

前几天去外面吃饭,看到菜单中有一道名叫“藕片夹糯”的菜。以往的回忆忽然从记忆里被遗忘的的一角涌了出来,我想了想,还是点了这盘菜。

这盘菜看起来很精致,做起来可能很费功夫,需要等很久。在我满怀期待的等待中,我开始在回忆中寻觅。

上学前,我一直和外婆住在一起。外婆是一个农村妇女,她心灵手巧,会做许多新奇的我叫不出名字的菜来,都是她自己研究出来的。我曾问她为什么不给这些菜取个名字,外婆说:“外婆没有读过什么书,这些菜等我们宝宝以后读很多很多书,帮外婆取个好听的名字好不好?”我笑着答应了。

外婆做的菜中,有一样是我最难忘的,那便是我在前面提到的“藕片夹糯”。当然,在外婆那里,它没有名字。

“藕片夹糯”,顾名思义,就是一片片切好的藕片,每片藕片的小孔上都夹上糯米,光是想着这道菜,我就恍惚能闻到香味了。清脆甘甜的藕片,夹上软黏香甜的糯米,一口咬下去,先是清新爽口的味儿溢了满口,再是“嘎吱”一声脆响,最后,糯米的米香味便浸入唇齿,软软的糯米黏住舌头和牙齿,香味在口中久久不会散去,光想想,就已经垂涎欲滴了。

冬日的每天早晨,外婆几乎都会做这道菜。为了能第一口尝到,我这个爱睡懒觉的大懒虫,破天荒地不用别人催促便自己从暖和的被窝里爬出来,早早地下楼等在外婆身边。

我一脸期待的翘首看着外婆,双手搭在灶台一角,手指像弹琴一样地敲打着灶面,外婆见了,笑着说:“馋丫头起来啦,一会儿就能吃了,别敲了,把我的灶都要敲破了。”然后,又继续去为我们准备精致的早餐了。

香脆的藕片在锅中翻滚着,像一个个在水里玩耍的胖白娃娃,藕煮到半熟,外婆便眼疾手快地捞出来,放在一旁的网架上沥干水分,接着便开始把早已准备好的糯米夹到藕上。煮熟了的糯米粒粒晶莹饱满,外婆向糯米中加入几勺糖和一小勺酒,等搅拌均匀了,在用小勺子舀起糯米填满藕孔,一股股细长的热烟从藕孔中冒了出来,一会儿,空气中便弥漫着香醇的甜味。

我深吸几口气,迫不及待地呼唤起外婆,外婆伸手刮了刮我的鼻子,夹起一片喷香的藕片,放入我的口中,香气充满了我的嘴巴,顺着喉咙来到我的胃中。我慢慢地嚼起来,清脆的藕片缠着甜甜的糯米香,还有少许的酒香,温暖着冬日清晨里那个已经空了一晚的胃,我满足而又惬意极了……

这时,服务员上菜了,是我心心念念的“藕片夹糯”。

藕片淋上糖浆,夹着粒粒分明的糯米在灯光下金黄的闪着,看起来确实可口,但这究竟只是饭店里的一道菜,我记忆中的,是没有名字的,是外婆做的,是甜的,是我童年的味道。

记忆中的味道此时只能回忆,我开始期待着,什么时候能见到外婆,再尝一下那儿时念念不忘的味道。

篇二:故乡的食物作文600字

花茶

周忆宁

花茶,可不单单指用花泡的茶。这项贯穿我整个童年的工艺,本身便是种讲究的艺术。

薄荷从小便听过,给人最深的印象应该就是清凉了吧。小时候我的胃便不太好了,因为饮食不节制,偏偏又天生火气旺,一到炎夏,我便食欲不振,整个人也像霜打的茄子般,被酷热的天气给打蔫了。每逢这时,我哪怕顶着烈阳也要去阳台边上,把头几乎整个埋进薄荷叶片中,以提神醒脑,却偶然看见白色的小花。“爸爸!薄荷也有花吗?”我惊奇地喊道。爸爸走到阳台,摸着我的头笑道:“当然咯,你看看你,连这都发现不了。”大概是那几簇小白花格外安静吧。可惊艳如杜鹃、腊梅,向来是人们所喜爱欣赏的对象;却又剧毒,食用不得。薄荷却不同,叶子为人所摘,落进水里,造就一杯清凉去火的薄荷茶;花,只默默地开着,相比于鲜艳的玫瑰,妖艳的牡丹,从未显露张扬之色。让人不禁赞叹,薄荷,有德之物!

洛神红茶,可不是红茶,而是用玫瑰花所制,茶汤深则呈紫红,浅则呈玫红。入口清甜而不腻,微酸,是像我这种酸甜之味忠实爱好者的不二之选。连妈妈这样口味挑剔不喜甜食的人都对其赞不绝口。起初,妈妈看见那晒干后形如枯枝烂叶般的花和紫红的茶汤拒不接受,狠狠锁紧了眉坚决道:“我不喝!你自己喝吧!这看着就不好喝!”然后被我用“三寸不烂之舌”怂恿一番之后,她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胖胖的脸上露出了惊喜的神色。从此,每逢我们俩中有一人在喝洛神红茶,另一个人就会眼巴巴地凑上去也要尝几口。脸上不乏满足与惊喜之色。《名侦探柯南》中写道有一名嫌疑犯把柠檬茶和洛神红茶混在一起,能与另一种茶相混淆,实则不然,花茶的颜色混合与调色原理不同,洛神红茶与柠檬茶混在一起后居然呈蓝色!

我曾在一本古籍上看到过有关荷花茶做法的记载。大意为:将夏季长开的花骨朵儿的花瓣轻轻拨开,切记不能拨掉,将龙井茶叶撒进蕊心中,用纸将荷花整个包起来,几天后拆开茶包,把龙井茶叶装进纸包里,继续放进下一朵荷花,如此周而复始十几次,泡出的龙井茶便自然而然带了荷花香。可惜条件不允许,我无法亲身试验。

故乡的花茶,不胜枚举,我的生活已与其脱不开干系。往后哪怕一人踽踽独行几十余年,只希望能有一碗沁人肺腑的花茶,慰藉我所魂牵梦萦的那个童年。

篇三:故乡的食物作文600字

端午·粽子

孙静怡

每每端午将近,这个旧时乡里小孩最最期待的日子。虽然我的家乡也算江浙水乡,却不曾看到旧时苏州白墙黑瓦、小桥流水人家的风雅景致,幼时的我也只在电视里看到几回划龙舟的盛况。于儿时的我而言,一年到头心心念念的,便是咂着嘴围着外婆的灶台,还时不时地揭开灶上蒸锅乌得发亮的锅盖,瞧一眼锅中整齐排列的豇豆粽是否到了可以出锅。

大概是儿时的我心性过急,在年幼的记忆中,豇豆粽蒸熟的时间总是格外漫长的。每每我又一次搬来小木凳,一脚踩上去,伸出手去揭锅盖时,外婆总会一遍遍提醒我说:“莫急莫急,还没熟哩!”这么多年过去了,乡音依然历历在耳旁,只是如今已不知几月未曾回到老家与外婆团聚。不知在远方的外婆做起豇豆粽时会不会想起我这个在远方的娃娃呢。

待到粽子将熟,便是一股箬叶的清香扑鼻而来——在我的家乡,这做豇豆粽无论什么哪家,最讲究的便是要采来这山上端午前翠绿的箬叶。这箬叶在故乡并不十分难寻,花上一些功夫便可满载而归。用这新鲜的箬叶包上糯米再加上豇豆做佐料,外婆的手巧,一卷一合再扎上棉绳便包出一个个漂漂亮亮的粽子。一个个胖嘟嘟的粽子排整齐了入锅,像一群小娃娃翻着肚皮躺在水里,可爱极了。

锅盖揭开,锅中箬叶便伴着锅盖在空气中愈发甘冽,那幸福的白气,温暖了我整个童年。捏住粽子不烫手的棉绳,将它从锅中拎出,再一套一卷,绳子便从粽子上滚落下来。捏起箬叶的一头,将粽子放在碗中翻滚几圈,便露出内里黄白色的糯米与夹杂其间几颗暗红色的豇豆。取一个青色的小瓷碟,倒上细细的白糖,用筷子夹出小小一块粽子,在白糖上一滚,放入嘴中,那当真是吃到了一年的满足,似乎一年里所有的不愉快不顺都在这一刻灰飞烟灭,甜腻的满足感充斥着我整个大脑。

每每八月十五的深秋时节,豇豆粽香四溢的夜晚,外婆总会坐在长木凳上给我们讲楚国大夫屈原以身殉国,楚国百姓为了纪念他在汨罗河中投进用箬叶包的糯米饭,以保全他的尸身。粽香洋溢间,我的童年悄然而逝。

到现在几年过去,吃到嘴边的豇豆粽也大多是由外婆快递带来,箬叶还是箬叶,豇豆还是豇豆,大概不是围在土灶边亲眼看着蒸煮的,似乎已经少了一点点什么味道。

大概不是豇豆粽变了,而是品味的人变了。毕竟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篇四:故乡的食物作文600字

乡味·家味

记忆里,最喜欢那种带着乡味、家味的美食。尝起来,熟悉又有味。

二三月以后,油焖笋的香气格外迷人。

春天,万物复苏生长的时候,山前山后的一小片竹林,似乎是满足了人们整个季节的味蕾。奶奶带我去这一小片竹林挖过笋。离开家门前,奶奶特地从院子里拿了几个专门装蔬菜的袋子和一把小锄头。叮嘱我要换一双旧鞋子,看得出是一位挖笋的老手。上了年纪的奶奶做起事来依旧麻利,干农活时的衣着,的确是很接地气。

我和奶奶挖的笋和寻常的竹笋有所不同。那竹笋是长在山上,埋在土下的。干这活的可得老练些。会爬山,还得有慧眼,若是凭一身空有的本事,可挖不着笋。而我挖的是小笋,那种刚出土地,一半的身子和尖尖的小芽露在土壤之上的。虽说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但还是要在一堆枯叶当中找新的小笋。奶奶告诉我说。想要拔起小笋少费些力,用脚踩住笋芽的根部,一踩就折下来了。

两个人的效率略有些低,两个小时只折下半麻袋的小笋,回到院子,妈妈和奶奶把笋皮剥尽清洗,等着爸爸上厨。

我很喜欢在爸爸切菜的时候“观摩”,笋放在案板上,刀快速地上上下下,不用一会儿,大小均匀的小笋就被切好了。

把切好的小笋倒入锅中,放上开水煮熟。再加以生抽、酱油、白糖等调料少许,让它慢炖两小时,放凉后装入瓶中密封。刚盛出来,我自然会拿着筷子,肆无忌惮地夹着小笋尝鲜。味美,色鲜,片片滑嫩。煮油焖笋之余,爸爸还会把笋切丝,再切几根年糕,同煮一锅,加以咸菜调鲜。咸菜笋丝年糕汤,味是极美,也是极鲜的。

这是春季,冬季的吃食也极丰富。

每到冬至的时候,宁波这块儿似乎有着惯有的风俗,吃烤菜年糕和酒酿圆子。烤菜年糕我最喜欢的一种做法便是把年糕切成长条,厚些,与大头菜一起放入锅中烹煮,加些酱料,上色提鲜。没有出锅时那香味便是肆溢开来,刚入口时,细软绵滑,醇香的年糕味和嫩香的烤菜早已充斥着我的味蕾,这味道是散不去,也忘不掉的。把一长条的年糕串入筷子中,一口口咬着,再有一碗迷人的,散着酒香的酒酿圆子相辅,味道让人啧啧不已!

笋的清香,酒酿的甜腻,充斥着我整个童年。我的家乡在宁波,那里有宁波的专属味道。

篇五:故乡的食物作文600字

渔乡,鱼香

薛宇涵

从外婆家的窗口望去,是一片微微泛黄的大海。海上,无数渔船在辛勤的劳作。仔细听,风力传来了渔民卖鱼的吆喝声以及那浓浓的鱼腥味,似乎那种淡淡的鱼腥味充满了我整个童年,整个在象山的童年。

象山,石浦,著名渔乡——盛产海鲜。外地人来过都说:“满城都是鱼腥味!”爱闻的人自然是喜爱,像我。海鲜是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时候,外婆每餐饭都煮鱼,红烧鲳鱼,清蒸黄鱼等。但最令我垂涎三尺的就属那鱼丸和鱼滋面。这道菜我妈是不会做的,只有我外婆会,她说这是独家秘方,不得外传。话说我也是偷偷看过一次……

外婆先是带我去鱼市。在象山,鱼市是最值得去的地方,在一排排灯光下,发着青光的鱼吸人眼球——小的只有拇指般大小,据说是放汤时增鲜用的;大的比人还高,龇牙咧嘴的,看着也怪吓人。外婆挑了几条一般大小的米鱼,我拿着阿姨送我的大海螺两步并一步地走回家。

外婆先是用小刀刮去鱼鳞,那鳞片落在水池中,发出耀眼的黄色,青色的光,好看得很!接下来就是外婆的绝活,徒手拔刺——只见外婆的手在鱼肉上摸着,瞬间拔下好几根刺。这一部完成后就是漫长的剁肉环节。拿起大刀,切成丁,随后只听“哒哒哒哒”的声音,用手搓一下,又是“哒哒哒哒”,手法十分熟练,不一会儿就剁成了鱼泥。加的料很重要,决定鱼丸或鱼滋面的美味。加入外婆的独家秘方,搅着搅着,鱼香味和料香味匀在了一块儿,扑鼻而来。

前面这些做完就简单多了,做鱼丸就搓成丸,做鱼滋面就先铺成饼状。两样一起下沸水,不一会儿就成型了。做成的鱼丸十分好玩,Q弹至极,将它往桌上一砸,会弹起来,别提有多有趣。

夜幕降临,海风在屋中窜来窜去,不冷,还带一丝暖气。大家都到了,围在大桌边,坐在电视机前,准备吃大餐。我通常坐在我哥边上,因为他人高,手长能帮我夹很多菜。菜上满一桌,哇,香气扑鼻,让人口水直流。外圈是红的发光的红膏炝蟹,各种海鲜等,重头戏在内圈——大家最喜爱的鱼滋面和鱼丸。

自从外婆也搬到宁波,我们和亲戚只能一年一次大聚餐——年夜饭。可以说是有了鱼丸和鱼滋面就有过年的气氛。

只是那熟悉的鱼腥味很少再出现在我的生活,菜场的鱼腥味有些刺鼻,闻着怪不舒服的。我还是喜欢淡淡的,石浦的,鱼腥味。

渔香充满了鱼乡……

篇六:故乡的食物作文600字

元宵——桂花酒酿汤圆

冬天,一个特殊的日子里,在东北那地儿,长辈们早已忙活起来包着他们的饺子。而在南方的人儿们,开始起早贪黑,给家人们送上祝福。

夏季,乡下,外公家那里的田野还长着几棵“十里飘香”的桂花树,“佳佳,不要随便摘,四季桂、银桂不能吃,金桂也只有那黄的发橙的才可以哦。”这是我妈,站在她刚选中的桂树下,拿着浅黄色的竹匾,边嫌弃说着,边不厌其烦地把我刚放进地挑出来。回到外公家里的我不知是手痒还是皮痒了,开始翻起来,当然,没过多久手里便多了件东西——据说是价格为一元一包的糖桂花,直冲向正在太阳底下晒着桂花的妈妈:“妈妈!我们为什么要那么麻烦去选桂花,用这个不就好了吗?”她转过头望了一眼,说道:“买的比不过自家做的好!”

元宵前两个月,外婆便开始了她的手艺。月光下,院子中,厨房里,酒曲、糯米、木盆静静地被放在一旁,外婆用那双布满岁月刻痕的双手抱起一把柴,放入灶底,升火,放上蒸屉,再放入糯米,熟后放入木盆,撒入酒曲,盖上纱布,开始它们的发酵,几天后,浓郁的酒香吸引着吃货本性的我,跑向厨房,拿起勺子贪婪地舀上一大口,送入口中。当然,身为从小自谕不醉的我脸不红心不跳。

元旦当日,是全家除春节以外聚的最全的时候。那日之夜,厨房中有那么三个女人,腰间为了条围裙,她们擀着糯米皮儿(这白皮儿虽然说不上薄如蝉翼,但与纸有的一拼),放入自家芝麻馅儿(那馅儿叫个香啊),再裹上搓圆。待到数量差不多时,下锅,放入已风干许久的桂花,掀开纱布,瓢那么个两三勺,“汤圆来咯!”这一声,这一嗅,不知唤醒了多少人的味蕾,那鲜、香、美的汤,薄如蝉翼的皮,爆浆的馅儿。

可如今,看不见在厨房忙做酒酿的身影,看不见清明时打糯米的身影。桂花酒酿汤圆,桂花还是那个桂花,酒酿却不再是那个人做的,汤圆缺丢了馅儿变成了圆子。

很久之后我才明白,为什么不用一元一包的桂花糖,为什么不用菜场买的糯米皮。我们做的元宵不仅仅只是元宵,而是我们的一份手艺,我们的一份文化。这些东西极为讲究,不能参入别的杂质,会不纯。你说一家人想要团团圆圆的心思,能不纯净吗?

每年元宵节,桂花酒酿汤圆一定是要吃的,只是咂着那份味儿,又多了一份思念。

篇七:故乡的食物作文600字

三鲜汤

邬佳睿

宁波菜的特色就是一个“鲜”字,而三鲜汤是宁波的传统美食之一,但我说的三鲜汤并不是传统的宁波三鲜汤,喝三鲜汤也不是什么节日习俗,而是我儿时经常在外婆家喝到的家常小菜——三鲜汤。

外婆家的三鲜汤并没有明确的三鲜,经常放些自己喜欢的菜,如海鲜、鸡蛋皮、土豆、玉米等,像一锅大杂烩。三鲜汤,顾名思义:鲜!不鲜哪叫三鲜啊!海鲜是提鲜的好东西,放几只蟹,几对虾,那味道就蹭蹭地上来了。

但我最喜欢吃的还是汤里的饺子。这饺子跟一般饺子不一样。皮儿是透明的,叫作“水晶饺子”。皮是外婆自己和的,把番薯粉倒在大碗里,加一点水,揉几十下,就成了一个面团,拿出调好的肉馅,用勺子先挖成一个肉团,再往皮里一裹……在外婆手中,那饺子乖巧得很,不一会儿一盘每个都有八个褶子的饺子,就整齐地摆在了我们眼前。做三鲜汤时,外婆就拿几个扔进去。待汤滚沸了,端上桌,我迫不及待捞起来咬一口,那汁就像汤包般溢了出来,充满了整个口腔,同时还伴着肉汁的香味,真是让人回味无穷啊!一口一个,两个、三个……此时的外婆总是笑眯眯地看着我的那副解馋样,那种幸福的感觉溢于言表。

原本小的时候,三鲜汤在外婆家想喝就喝。到了城区后,只能点个外卖了。不一会儿,三鲜汤就送了过来,有熏鱼、几只虾,还有蛋饺和粉丝,看看卖相不错,吃起来还是很鲜,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哦,是没有那个在外婆的“鲜”味了:节假日,外婆一声“开饭”喽,端上让人垂涎欲滴的三鲜汤。一家人团团圆圆坐在空调房里,看着电视,在热气腾腾的三鲜汤的氤氲中,我一小口一小口地品尝着,比外卖送来的好吃多了,鲜多了,那幸福的滋味油然而生……

不当班主任后的老妈突然闲了下来,她竟研究起了三鲜汤,看食谱,买食材,面粉几克,蛋煎几分钟,严格按照食谱上的说明。蛋饺做得有模有样,加上几只蟹,几根粉丝,几株青菜,再放几片时令冬笋片。虽然三鲜汤时而过咸,时而过淡,但“鲜”味不减,我也能喝下一大碗。我知道,这就是我小时候的美味。

我庆幸,我还在故乡,我要用我还未消失的童年味蕾,去品尝三鲜汤,品味我故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