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國小作文 國中作文 高中作文 體裁作文 英語作文 原創專區作文
當前位置:作文營 > 自然 > 

家鄉的風俗作文中秋節(精選20篇)

欄目: / 釋出於: / 人氣:1.44W

篇一:家鄉的風俗作文中秋節

家鄉的風俗作文中秋節(精選20篇)

徐徐的晚風,承載著一股濃濃的相思,給我們送來一個暖融融的夜。“今夜月明人盡望”在老家,中秋節晚上,我們搬了幾把凳子和一張桌子放到後院。明亮的月亮懸在空中。我一邊賞月,一邊吃月餅,而且餅的味道各式各樣:有豆沙餡兒的,有蛋黃餡兒的,也有五仁兒餡兒的……盤子裡還有許多特色美食,月亮漸漸升到我們頭頂,微風吹拂著我們的頭頂,像媽媽用手輕柔地撫摸著我。我看著天上的月亮,想起了古時候的神話傳說,什麼“吳剛伐桂”“玉兔搗藥”“嫦娥奔月”等。想著想著,我彷彿也融入了其中!

“萬里無雲境九州,最團圓夜是中秋。”我看著中秋節的月亮,吟誦起了唐朝詩人殷文圭的八月十五夜,聽到我吟誦的詩句,爸爸突然停下要說的話,問我:“妞妞,你知道中秋節為什麼要賞月嗎?”我一聽,這誰不知道?便自信滿滿地說:“賞月象徵著祭月,寓意是祈福團圓,吉慶呀!”“確實!看來,平日在學校沒白學!”爸爸誇讚道。月亮原本的金黃色漸漸變淡,月兒更美了,就像嵌著墨瑪瑙的金盤,月兒在蓮花般的雲朵裡穿行,忽明忽暗,明暗清晰,我不禁慢慢哼起來“八月十五月兒圓,爺爺為我打月餅……”的歌。

寧靜的夜晚歌聲更顯得悠揚婉轉,猶如一股清泉流入我心田。看著月亮,我又想到了一個新問題:賞月寓意除了團圓,就難道就沒有別的了嗎?媽媽給我講解道:“還有寄託情懷,你看,在這碧空如洗,圓月如盤的晚上,人們都在盡情賞月,偶爾會情不自禁的想遠遊在外,客居異鄉的親人,親朋好友,未免會有些悲傷之情,我不禁沉浸在對親人的懷念中:外婆!你要是還在世該有多好啊!我們可以一起吃月餅,賞月了,我又回憶了以前和外婆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小時候我不識字,外婆給我念書聽,至今,我還記得那本神話故事吳剛伐桂,那時的我坐在床上,外婆一遍又一遍的給我讀書,教我認字。

還有爸爸媽媽忙時,外婆帶著我下樓玩兒的場景……坐在桌子旁,而盤子裡的月餅也已所剩無幾。大家都仰望天空中的月亮……在這個團圓之夜,我祝願世上所有家庭都能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篇二:家鄉的風俗作文中秋節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又是一年花好月圓時——中秋,一個大家都不陌生的節日。傍晚,一家人團團圓圓地圍坐在院子裡賞月,望著圓圓的月亮,嘆“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的稚嫩童年,手裡拿一塊沒吃完的月餅,任憑時光流逝。

忽然,一束煙花緩緩升上天際,在天空中留下最美的痕跡,雖是短短几秒,但足以刻骨銘心。

在賞月的過程中,媽媽曾跟我講起一段傳說:

傳說中,后羿和嫦娥長相廝守,一次機遇,后羿得到了兩顆長生不老的丹藥,可不料被壞人得知,半夜潛入后羿和嫦娥的屋裡偷盜,嫦娥發現後,為了不被有心之人拿到,於是,自己吃下了兩顆丹藥。可嚥下去不久,嫦娥身邊就仙氣繚繞,隨後便輕飄飄地升上天空中消失得無影無蹤。后羿目睹了這一切,傷心欲絕,氣憤之下殺死了那個壞人。從那以後,后羿每天望著月亮,向它祈求……。

聽完這個傳說之後,我百感交集,既為后羿和嫦娥的分離嘆息,也為我們現在能過著幸福美滿生活而慶幸。

我望了望月亮,心想:天上的星星多亮多美啊,它們都陪伴著嫦娥度過一個又一個漫長的夜,讓嫦娥不再孤單。

不知不覺地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賞月結束過後,我帶著這個嫦娥奔月的美好傳說,沉沉地入睡了……

不得不說,中國古代的文化藝術魅力是無窮的,我一定會將家鄉的民俗風繼續發揚光大。

篇三:家鄉的風俗作文中秋節

吳楷熙

今晚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一題記

中秋月圓之夜是冷清、寂寥的。但是依我看來,中秋節卻不似其它秋天的節目那麼無趣,反倒是有一點兒談談的適閒。

通常,一到中秋節,家家都會忙碌起來,擺凳子到院子中,加緊趕做月餅,以便等到月圓之時,家人們能給去院子中賞月,品嚐親手做的月餅,一邊聊家常,希望能夠聚多離少。學校也會連著週末放三天假,往是把中秋節夾在其中,一般的孩童總會在第一天將校內作業做完,以便中秋節可以減少一些負擔。

往往而言,中秋節是十分忌諱罵人的因為月亮是冰清玉潔的,人們總是認為上面住著嫦娥與玉兔,月亮將它冰清玉詰的光灑向大地,儼然是不能玷汙的,也就是不能罵人,這會玷汙那皎詰的月光。

中秋節還有一個十分重要的習俗,那便是被李清照所稱在做梅質定妒,菊應羞的桂花。桂花是淡黃的,花朵並沒有很大跟兩粒米差不多大,但卻香氣十足,每逢中秋節之日,桂花真可以說是香飄十里,整條大街都瀰漫著桂花沁人心脾的香氣。坐在庭中,賞著空中一輪明月,享受著月光,咬下一口月餅,中又踱幾步,一邊品嚐著桂花香,但舒雅,又不失請幽令人回味無窮,便不知覺中,沒那麼冷清了。

中秋節,不僅是中國文化舒雅的一種體現,更是需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扁舟子們的思託。中秋節,也會成為中國文化上的一筆,也會是人們最清閒,最愜意的節日了。

篇四:家鄉的風俗作文中秋節

蔣研

在秋高氣爽的九月,迎來了一個節日——中秋節,中秋節又叫做女兒節,有句話說的好:”十五的月亮十六圓。”當然,十六的月亮會更圓一點,在古時候,人們就開始在中秋節拜月了,也有人最後提出了嫦娥奔月的故事。

在外婆家,中秋是個大日子,中秋前一天會叫人過一天來吃飯,家裡也會準備很多的菜,唯一少不了的就是做發糕,做發糕的樣式有很多種,有白糕,桂花糕,堅果等。在這麼多的品種中,我最喜歡的還是白糕。

發糕中的主料是糯米,把糯米洗幾次和一些水在一起打碎成糊,等它自然發酵,不加上任何東西,這樣做的發糕顏色潔白,帶著一些酒香,吃起來也會十分美味。發糕最好吃的時候是出籠的時候,一開啟鍋蓋就會冒出層層熱氣,整個房間裡都朦朦的,在空氣中散發著濃濃的香氣,每人一大塊,再蘸上白糖,根本都不夠吃,真是太美味了。

在外婆家,中秋節少不了的,就是做發糕,那麼你家在節日中會做什麼有趣的習俗或事情呢?

篇五:家鄉的風俗作文中秋節

燈籠高高掛,兒童吃月餅。我們又來到了一年一度最熱鬧的時候——中秋節。

中秋節有各種各樣的習俗,有賞月、吃月餅、聽傳說等等,而我們最熱鬧的是賞月。

在中秋節的時候,家人們坐在一起,一起吃著月餅,一起看著月亮。在中秋節這一天,月亮是最圓的。爸爸媽媽給小孩子們講著有關中秋節的傳說。傳說在古時候,嫦娥和后羿結為夫妻,而嫦娥和后羿得到了神藥,可是嫦娥不小心吃了,飛上了天,到了月亮上面。你看月亮上面還不是有嫦娥的影子嗎?

天上皎潔的月亮,像是在眨眼睛,時而高,時而低,一會兒,月亮被雪白的雲蓋住,只留下銀色的光圈。

月亮真美,一眼望去,家裡的水缸中也有皎潔的月亮倒映在水中,一個蜻蜓飛過點了水,水裡的月亮盪漾著?

月亮在屋頂上,屋頂上像是披上了一層銀紗,月亮也是時隱時現,被遮了一半的臉,像是在對我微笑。

大人們一邊說一邊吃著圓圓的月餅,月餅和天上的月亮相對,像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小孩子們吃著甜蜜的月餅,臉上露出了燦爛的微笑,讓人看了,也會感到十分的溫馨;還有大孩子們,他們圍著地上的火堆揹著詩:“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層”“月出驚明月,時鳴春澗中”等等。孩子們說著、笑著,這個中秋節過得十分熱鬧。

中秋節真熱鬧!

篇六:家鄉的風俗作文中秋節

作者:嚴晨陽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朗朗詩歌,訴說著中秋節的團結與美好。

神祕而漆黑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這天是由月亮主演,無數人的目光都投向大而圓的月亮,也正應了“今夜月明人盡望”。人們望著她,如同看見了自己日日夜夜思念的家人親友,眼神中透露出了無比的幸福感,月亮也更顯得和藹可親。

抬頭是明月,低頭是可愛的月餅。月餅故名思義是像月亮一樣圓圓的餅,這餅可不同!外層是薄薄的餅皮,裡頭可以放豆沙、可以放鹹蛋黃,有芙蓉餡兒的,也有五仁味兒的……裡面甜滋滋的,外頭是烤香的餅皮也倍兒香,彷彿一家人的愛全都藏在“心裡”,忘不了,也丟不掉。你想呀,還有什麼美食是現在比得上的呢?

在品嚐香甜可口的月餅時,聞到了陣陣清香,那便是桂花香。分宜處處可見,十分清香。此時空氣是朝溼的,有夜晚留住的露珠,應是“冷露無聲溼桂花”了。

老人喝著桂花茶,吃著月餅。婦女有采桂花做桂花糕的,還有聚一起吃團圓飯的,小孩子們放花燈的……

我喜歡又大又美的月亮,喜歡又香又甜的月餅,喜歡你——中秋節,最幸福的夜晚!

篇七:家鄉的風俗作文中秋節

2020年中秋恰逢國慶,全國上下舉國歡慶。今天我就說說傳統民族節日——中秋節。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的傳說我們也是如數家珍,如嫦娥與後裔的嫦娥奔月、“玉兔長跪搗藥蛤蟆丸,奉上陛下一玉盤,服此藥可得神仙。”的玉兔搗藥、貂蟬午夜拜月、“對影成三人”月下獨酌詩人李白等各種神話傳說。

中秋節又有祈求團圓的信仰和相關習俗活動。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期盼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遊子,也藉此寄託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稱“團圓節”。今年的中秋節,按照我們家的習俗,我們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團圓飯,親戚朋友圍坐在餐桌前,暢飲美酒、聊聊家常,我看著肥美的螃蟹、圓圓的月餅,口水直流,豐盛的家宴把我吃得懶洋洋的。晚飯時,我和爸爸媽媽、姑姑等祭拜月神。媽媽把餐桌搬到陽臺,擺上月餅、芋頭、蘋果、紅棗、李子、葡萄等祭品。在月下,吃著五仁、水果餡的各種月餅,我和妹妹互相品嚐自己選中的月餅,她咬我一口月餅,我吃她手中的美味月餅,我倆就這樣把對方的月餅吃完。

最有趣的事情是我和妹妹燃燈,燃燈也是中秋節一項特有的習俗。古時候就有燃燈的說法,“中秋夜燈內燃燭用繩繫於竹竿上,高懸於瓦簷或露臺上,或用小燈砌成字形或種種形狀,掛於家屋高處,俗稱“樹中秋”或“豎中秋”。富貴之家所懸之燈,高可數丈,家人聚於燈下歡飲為樂,平常百姓則豎一旗杆,燈籠兩個,也自取其樂。”皎潔的月光下,我和妹妹提著我們自己動手製作的中秋燈,奔跑在月下,歡聲和笑語在月下回蕩。

篇八:家鄉的風俗作文中秋節

中秋節對於中國人來說是一個具有獨特風俗的節日,也是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代表著一家人團團圓圓。

這個節日的風俗很多,例如吃月餅,燃燈賞月等等蘇。東坡曾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餡。”可見從古代起,大家就很重視這節日了。

幼兒園時,我也開始重視這些節日了。中秋前一天,老師讓大家做一個屬於自己的獨特燈籠。我們各個興致勃勃拿起各種各樣的工具加工自己的燈籠,有小兔燈,小熊燈,小狗燈等可愛又耐看的燈籠。

製作過程中,老師還講述著關於中秋節的來源:“中秋節已經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了,它與其餘幾個傳統節日一樣,都是慢慢形成的。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的禮制。早在《周禮》一書中就有“中秋”一詞記載。後來也有貴人,文人學士仿效起來。李白這位詩人便是其中一員。對月亮祭拜這個習俗也就流傳到明天而月下,遊玩於許多中秋習俗,都是人們對生活無限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那時的我怎麼活聽得懂呢?長大了看到這些話才覺得饒有趣味。

中秋那晚,我與家人們一起閒逛著。到了那條掛滿五彩繽紛的燈籠的街上,我們漫步在這燈籠的世界裡,細細觀賞栩栩如生的玉兔燈,形象逼真的月亮燈。樸素古典的功能,各式各樣的燈籠,造型優美美不勝收,令人眼花繚亂。那時年紀還小,也不太講究,只是把燈掛在了高處。在燈光的映襯下,一個個燈籠活靈活現的。再加上我們細心設定的燈謎,這些燈籠也變得更加有趣。遠望時如同星星一般,若隱若現,璀璨奪目。

蕩悠了許久,我們才戀戀不捨地離開了這條燈火通明的街道。

長大了,再回想起這些往事,不禁笑出了聲。

篇九:家鄉的風俗作文中秋節

華夏民族上下五幹年不斷髮展,在發展中保留了最寶貴的國家之精粹,同時也誕生了大量的風土人情,民俗風俗,也同樣是國粹,它表現的是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

中秋節是中國傳統的節日,始於宋代,已有1000多年曆史,是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中秋節不只是漢族的節日,目前我國的侗族、苗族、壯族、傣族、黎族、朝鮮族等20多個少數民族也過中秋節,且節俗各異。

中秋之夜,蒙古族人愛做“追月”的遊戲。人們跨上駿馬,在銀白色月光下,賓士在草原上。他們朝西放馬賓士,月亮由東方升起,墜落西方。執著的蒙古騎手,不到月亮西下,“追月”不止。

廣西侗族有“行月”的習俗。中秋夜臨,各山寨的蘆笙歌舞隊,踏著一路月光,行至臨近山寨,和那兒的寨民相聚賞月,賽歌賽舞,徹夜長歡。

雲南德昂族“串月”。雲南潞西的德昂族青年男女,每逢中秋明月高掛,分外明亮的時候,山頭寨尾,不時傳來一陣陣悠揚動聽的葫蘆笙,男女青年在一起“串月亮”傾訴衷腸。有的還通過“串月亮”送檳榔、送茶訂下婚約。

雲南阿細族過中秋的傳統習俗是“跳月”。入夜,該族各個村寨的男女老幼都聚集在山村中的開闊地,一個個束腰披紗的姑娘和頭纏布帶的小夥子們以及老頭、老太太、小娃子們都激情的載歌載舞,尤其是那些青年男女之間的對歌,彷彿月亮也聽得為之動情動容,越發顯得嫵媚皎潔。

中國,是一個龐大的家族,每個民族都有它獨特的民俗習慣,體現出它們豐富多彩的地域特色。

中國民俗之美是永恆的,在世界文明中宛如一股清流。多彩的民俗,傳遞的是美好的期盼,是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和追求,小時候只知道吃,好玩有趣,長大了,才懂得這是不朽的“國粹”。

篇十:家鄉的風俗作文中秋節

農曆八月十五就是中秋節了。中秋節前幾天家家戶戶走親訪友,你送我一盒月餅,我也送你一盒月餅,大大小小的店鋪裡也都賣著月餅。有的是黑芝麻餡兒的,有的是五仁餡兒的,還有各種各樣水果餡兒的。整個街上的人都在準備過中秋節。

到了中秋節那一天晚上,每家每戶都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餅,坐在能看見月亮的地方賞月。還有些人家看著中秋節晚會,把各種糖果和月餅擺在外邊,等著嫦娥來挑選呢。

每逢中秋我們家是一定會賞月的。月光如水,灑在大地,似乎給人一種詳和,又略給人一種淒涼、憂傷的感覺。怪不得古人們都把懷念故鄉的思緒寄託在月亮上呢。好比李白的“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還有蘇軾的“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讀了這些詩句,更覺得這月亮擔負著許許多多離鄉人兒的鄉愁了。聽媽媽說,仔細看,還能看見嫦娥呢。我不信,瞪大了眼睛盯了好一會兒,似乎真有一對古代女子的丫鬟,好像又看到了一隻玉兔,似乎旁邊還有一棵桂樹。不知哪裡來的一股輕煙籠罩著月亮,越來越朦朧,越望越神祕,真好似杜甫寫的“煙籠寒水月籠沙。”到後來那輪明月就消失在夜色中……

中秋節雖只有一天,但絲毫少不了團聚和喜慶的氛圍。在我看來,中秋節的寓意就是家家團聚,闔家歡樂,圓滿美好。我也等著第二個中秋節的到來……

篇十一:家鄉的風俗作文中秋節

俗話說得好,“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節日習俗,在我的老家,這些傳統文化的風俗早已成為了習慣,接下來就由我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家鄉中秋節的風俗有多“特別”吧!

在中秋節時,吃團圓飯和賞月是少不了的,但是,還有三件事也極其重要。

在中秋節的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在家“拜月光”。在院子裡擺一張桌子,放上一個香爐,插上三支香,一對蠟燭,隨後在香爐前擺好三套茶具和一些水果等來供奉,人們都要對著月光拜三拜,最後再放鞭炮,寓意著人們渴望團聚,康樂和幸福,以月寄情。

第二件事是要“燒番塔”。番塔又稱番火塔,是用一塊塊磚頭壘砌起一座錐形的塔,在我們這,燒番塔代表著吉祥,火苗燒得越高越好。

每到“燒番塔”時,村子裡的小路上,不斷有摩托車和行人來來往往,無論男女老少都希望能更快地去到番塔處觀看。塔的四周人頭湧湧,好不熱鬧。

一些村民在塔內點燃樹枝柴草,火苗不斷地往上竄,才過了一會兒,整座番塔變得紅彤彤,火花四濺,熊熊烈火,霎時成為了村中的亮點。

燒番塔時,全村人都會用粵語傳唱著古老的民謠:“籤柴籤糠頭,養豬大過牛,養牛大過北崗頭……”場面溫馨,熱鬧非凡!

觀看燒番塔的村民則會上去舞動起來,表演自己的特長節目,小孩子也會來湊熱鬧,和別人玩起遊戲……真是其樂融融。

其實燒番塔在民間有多種傳說,有人說在中秋節燒番塔是為了紀念元朝末年漢族人民為反抗殘暴統治者,在中秋起義時以舉火為號而流傳下來的。不過現在是人們為了祈求吉祥和來年豐收。

晚上十點左右,許多人會在陽臺上放出幾盞孔明燈,將美好的願望通過孔明燈放送上天,希望能夠實現。

從古至今,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習俗,祖先們都希望我們能傳承下去,不被遺忘。

篇十二:家鄉的風俗作文中秋節

中秋節,爸爸的同事寄來一盒月餅。精緻的木盒子中幾塊月餅靜靜地臥在絲絨上,是皇家女兒,金枝玉葉伴著。

母親特意拿出珍藏的水晶盤子,月餅切成細細小塊,擺成菊的模樣。一家人洗淨手笑咪咪地放進嘴中品味:燕窩做的餡,味道怪異,家人通常碰了一口,就放下了,我強迫自己吃了兩塊,肚中一陣排山倒海。最後狠狠心,丟進了垃圾桶。

我不禁對母親小時候的中秋節月餅感了興趣。

聽母親說,她們小的時候物資貧乏,一年只有幾塊月餅,用牛皮紙包著,多是桂花和紅豆餡的。拆開包裝,金黃的餅皮滲出鮮香的油,令人垂涎三尺。豆沙餡軟,面,入口即化;桂花餡甜,清鮮,拌上蜜糖後鮮美可口。麵皮更是層層起酥,咬一口滿嘴留香,回味無窮。

孩子們拿到月餅,通常不急著先吃,而是掰成一點點的碎渣,慢慢品味。大人們則是不捨得吃,用幾層紙包著拿回屋中。等孩子們都吃完後又從屋中拿出平分,引得一陣歡呼。有一次,外祖母將月餅放入櫃子,便忘了這事,等找到時已經發黴。全家人因此懊惱了好幾天。

飢餓是食品最好的調味劑,在物資豐富的今天,我能品嚐到高階、昂貴的月餅,卻再也買不到母親小時候對中秋節的盼望和對吃到月餅的歡喜了。

少了這些,月餅索然無味……

篇十三:家鄉的風俗作文中秋節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這是北宋詩人蘇軾的《水調歌頭》,講述的就是中秋節明月當空的景象。

中秋節有許多習俗、祭月、賞月、團圓吃月餅……其中流傳最廣的想必就是吃月餅了。

月餅可大有故事,明代中秋流行拜月之俗,明朝人取人月雙圓的意義,把月餅叫作是“團圓餅”,月餅成為必備的祭品,人們拜月之後把月餅分而為食之以求團圓。

月餅種類有很多:冰皮月餅,冰冰涼涼的皮裹著冰冰涼涼的餡,皮一破,裡面的餡就流了出來。雙黃蓮蓉月餅,軟軟的皮裡面有甜甜膩膩的蓮蓉,蓮蓉裡又包含了鹹香的鹹蛋黃,配著茶真是再妙不過了。五仁月餅是老一輩人的最愛,烤得硬硬的,皮下是硬的堅果餡,一口下去,堅果的香與月餅皮的甜合併起來,直往嘴裡衝。

我只吃過一種冰皮月餅,是榴蓮味的,它只有雞蛋那麼大,我咬了一小塊它的皮,還沒來得及細細品嚐,那流沙般的餡已經湧了出來,我只好把餡吃完,再品嚐那軟軟糯糯的皮……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吃月餅的習俗已在我國流傳了千百年,我們一定要把這種習俗繼續傳承下去。

篇十四:家鄉的風俗作文中秋節

今天是農曆八月十五中秋節,也是第七十一個國慶節,我們都叫它‘中國雙節’。這是我們一家人團圓的日子。

晚上,我們去了朋友家的農莊裡燒烤,賞月。天慢慢變黑,如蛋黃般的月亮開始出現在天空。爸爸在門口燒烤準備著今晚的晚餐,老人們在大房間裡聊天,有說有笑的,小孩子們在池塘邊你追我跑的。

燒烤的香氣飄遍了整個農莊,然後飄進了我的鼻子裡。爸爸將食物端了上來,真是色香味俱全啊!燒烤的外層塗了一層厚厚的蜂蜜,香甜極了!一邊吃著美食,一邊看著月亮漸漸地往上爬。

我們吃完晚餐之後,媽媽說了一句:“我今天去買了煙花,我們叫爸爸去放煙花吧!”隨後,我就拉著爸爸去池塘邊放煙花。爸爸準備點火時我們都站在門口看著,點著了馬上往回跑,煙花五顏六色的,有綠的,紅的,黃的,藍的……我們還放了會噴出來的那種,結果到了最後,煙花居然會往四面八方噴出來,有十米多高,像花兒一樣在天空中綻放,美麗極了!我們都看得目瞪口呆,沉醉在這美麗的煙花世界裡。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看著樹上掛著五彩的燈籠,吃著圓圓的月餅,這是一個難忘的中秋節呀!

篇十五:家鄉的風俗作文中秋節

家鄉的中秋節雖然比不上春節的熱鬧,比不上元宵節的絢麗多彩,比不上端午節有紀念意義,但是我喜歡我們家鄉的中秋節,因為它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特點。

每年中秋節晚上,我們全家人都會歡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聊天。記得有一次中秋節我非常高興,吃完了晚飯,就拉著家人跑到陽臺去看月亮,那晚的月亮可真圓啊,就像一輪金黃、明亮的大圓盤,從東方冉冉升起。把皎潔的月光毫不吝嗇的灑向了大地,它看上去離我們是那麼近,彷彿伸手就能夠得到。我們欣賞著這美麗的月亮,媽媽給我們端來了月餅,金黃金黃的月餅,就像天上的月亮,我的目光一刻也不敢離開天空,生怕一會兒的功夫,明亮的月亮就會溜走了。我們每個人都拿了個月餅,放進嘴裡,輕輕一咬,香甜可口,我們每個人吃得津津有味,讚歎不已。

過了一會兒,聽見外面響起了一陣陣鞭炮聲,可能是有人在放鞭炮祝賀節日吧!我吃著月餅,突然抬起頭來,好奇的對爸爸問:“爸爸,你能告訴我中秋節的來歷是什麼嗎?”爸爸笑了,親切的對我說:“當然可以了。相傳在元朝的時候,為了反抗元朝廷的暴政,朱元璋帶著我們漢族人奮起抵抗,大家相約在八月十五這天起義,可是又怕讓朝廷知道了,就把訊息寫在紙條上,放進一種圓餅裡,以送餅的名義,偷偷把訊息傳遞出去。最後起義終於成功,為了紀念,以後每年的八月十五,人們都會吃月餅,這樣,就出現了中秋節。現在也演變成了人們一家人團圓的節日。”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中秋節,我愛我家鄉的中秋節,也愛我的家鄉。

篇十六:家鄉的風俗作文中秋節

吳皓

中秋節,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也就是每年農曆的八月十五,這天傳說是遠古時期后羿射日有功,西王母賞賜仙藥,在八月十五這天,后羿帶眾人打獵,弟子西蒙前去偷藥,嫦娥為了保護仙藥,將其吞掉,不受控制的飛上天去,后羿只看到即將消失的嫦娥,後來人們為了紀念嫦娥的善良,把這天定為中秋節,寓意一家人能夠在這天團圓,也希望嫦娥和后羿也能早日團圓。所以賞月在這天也是必不可少的,還要吃月餅。

月餅,我們家早在一天前就準備了。媽媽拉著正在打哈欠的我下樓去超市買月餅,因為明天才是中秋節,所以超市裡並沒有太多人買月餅。我們就是個意外。媽媽拉著我徑直走到賣月餅的地方。我無心地看了一眼,咦?品種還挺多,有蛋黃餡的、哈密瓜餡的、芝麻餡的、水蜜桃餡的等等。當我忙著看著這些月餅時,我媽麻利地拿起了一個袋子,正把月餅往裡面塞呢。我走過去一看,還好沒拿太多,要知道,我媽可是十足的購物狂,買的東西往往都很多,尤其是在網上,大批大批的買,媽媽買了她愛吃的蛋黃餡,還買了芝麻餡和哈密瓜餡的,我不愛吃月餅,嫌難吃,就這樣,我媽美滋滋的拿著月餅去結賬了。

回家的路上,我自然成了“工具人”拿著裝月餅的袋子跟在媽媽後面。剛到家,我的後腳還沒著地,媽媽就搶過袋子,坐在沙發上,正準備開啟一個蛋黃餡的月餅來嚐嚐鮮呢。當我換好鞋時,媽媽的第一口也正好下去,“嗯”這個滿意的字眼,從媽媽的嘴裡吐出,但下一秒,她好像又想到什麼,把吃了一口的月餅又放了回去,彷彿在自言自語,不行,吃甜的長胖,但下午我在看的時候,那月餅早不見了蹤跡,我輕蔑的一笑立場這麼不堅定既然怕長胖,就得少吃甜食……正想到這,老爸回來了,媽媽拿起一塊芝麻餡的月餅喂到爸爸嘴裡,嘴裡還說著:“你吃沒事兒,你瘦,你長不胖。”對於在旁邊靜靜的看著這一切的我,絲毫沒有任何反應,我在等待,等待夜晚的降臨,好不容易盼到黃昏,太陽在西邊的光芒一點點兒減弱,夜晚即將來臨,

我簡單的和家人解決了晚餐問題,然後老爸刷視訊去了,媽媽工作去了,我開始了寂寞而又枯燥且帶點無聊的等待……

啊!天終於算是黑了,我一蹦三尺高,跑到客廳時,順手拿走了一塊月餅,然後再跑到陽臺上,天上的月亮正閃閃發亮呢,旁邊還有幾顆星星點綴著這無盡的夜空。忽然,月亮慢慢從圓盤的形狀變成了一個月牙的形狀,我不經感嘆,還真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嗯?不對,月亮怎麼沒了,星星也不見了,這怎麼回事?我的頭上落下幾滴水。這?不會是下雨了吧?那也太倒黴了吧?彷彿是為了驗證我的猜想,滴落在我頭上的水越來越多,看來是真的下雨了,這時候下雨,老天爺是不給我面子吧?我開啟月餅包裝袋,唉……我心中由生出一種莫名的失落,看來這月是賞不成了我淡淡的一笑,咬了一口月餅,想著,哎,這月餅的味道也沒有想象中那麼難吃啊……

篇十七:家鄉的風俗作文中秋節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月亮在古人眼中代表了思鄉之情,但在月圓之夜與家人們一同賞月卻是另一般感受。

傍晚時分,夜空如同一塊黑色的幕布將月藏在身後,江面平靜如鏡,烏黑的雲朵倒映在江面上,靜謐而美麗。

漸漸地,月亮拉開幕布站在了人們面前,江面上倒映著月亮可愛的臉龐。大人們說,月亮上住了嫦娥和她的玉兔,日日夜夜思念著后羿,看著水中的月亮,我似乎看到了嫦娥的倩影。我想,如今發達的社會讓我們得以團圓,江邊人們倚靠著自己的親人,享受著獨特的幸福與快樂。

月亮一步一步攀上高空,如一個調皮孩子,時而躲在雲後,時而與星星交談,時而欣賞著水中的自己。人們靜靜地深情地望著它。或記錄下這難得的一幕,或與家人享受美好的時光。月在八月十五這個日子似乎有了更深層的意義——家與團圓,家給人溫暖與幸福。中秋不像除夕熱鬧,鞭炮聲不絕;也不像元宵,處處張燈結綵,火熾而美麗,但中秋是深情的,人們沉浸在團圓的喜悅與溫情中。

月亮爬上了最高空,皎潔的月光灑滿了整個大地,如同一匹絲綢蓋在各處,微風捲著月光吹遍各處,將喜悅與幸福吹到每個人的心中。它如一個髮夾為夜空做著裝飾,岸上的我們都露出了笑容。

不知何時,岸邊的人群散開了,月亮與星星作伴在空中嬉鬧,在我的夢中,月亮依舊皎潔明亮,我想人雖散,在那日之情之感仍會留在我們的記憶當中。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時”,在這個月圓之夜,團圓之時,人們將心底的柔情流露在月夜之下,如此靜謐又如此深情。

篇十八:家鄉的風俗作文中秋節

傳說八月十五這天,嫦娥因被人威脅,無奈之下吞下了仙丹,從此只能一人孤獨的住在月宮中。人們為了紀念她,在桌上擺放了她平時愛吃的食物。從此便有了中秋節。

在我的家鄉-廣東,也因中秋將至的緣故變得分外熱鬧。街道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但大部分的人都是去月餅店買月餅的,步伐輕快;也有的是從外地回來的,開著半新的小車路過,拼著老命摁爛了喇叭也叫不開車前熙熙攘攘的人群。索性開了窗,用有些溼潤的目光貪婪摩挲,吮吸著久違的鄉景。

邁步進入月餅店,只能看見大人們的後背,四周被圍了個水洩不通卻仍有人不斷地擠進來。

夜幕降臨,天空變成了墨汁般的顏色,只能看見那玉盤般的月亮和隱約的星光。爸爸將月餅放在盤中擺上了各式各樣的水果,又插上了三根香。清幽的月光照在月餅上,更增添了幾分食慾,讓我垂誕三尺。輕煙瀰漫在陽臺中,恍惚間,竟不知在何處。“以前每逢中秋,家家都要供月神,希望有好收成。現在雖然不種田了,但這是家鄉獨特的風俗,要傳承下去。”我聽後若有所思。

三根香都燃盡了,我早已迫不急待地伸出手,抓起一個月餅就護在懷中,生怕別人搶走了。爸爸有些好笑地說:”又沒人跟你搶,月餅多的是肯定讓你吃個夠。”雖然爸爸這麼說,但我仍是小心地護住月餅。媽媽說我打小就十分護食。直至月餅被我大塊朵頤了一頓後,才心滿意足的擦子擦嘴。”來喝杯茶。爸爸招呼我過去。在廣東,吃完月餅是要喝茶的,可以清腸胃。四周霧氣騰騰,潔白純淨的圓月顯的格外明亮。

中秋供月,寄託了人們美好的心願包含著美好寓意,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我們應當繼承併發揚。

篇十九:家鄉的風俗作文中秋節

我的家鄉在鹽城市大豐區,那兒美景如畫,農業發達,雖然不屬江南,但也十分富饒。

這次我又回到了家,此時正是中秋節,同時也是國慶節。重返家鄉我感到非常親切。這裡的人依舊那麼善良;月依舊那麼澄澈;河依那麼讓人感到充滿活力。所有的事物都讓我倍感美好,我又見到了他們,又和他們團圓。這便是中秋節令我感觸最深的——團圓中秋。難道不是這樣嗎?和自己最熟悉、親近的人和物團聚在一起,難道不會令你感到格外溫馨嗎?我想無論是誰都會有這樣的感覺。

自古月亮都象徵著美好和團圓。古人對天上的一切事物都非常好奇,彷彿就連天上的一朵雲、一顆星在他們的心中都被想象的非常神聖。月亮當然也少不了,它自然成了古人表達情感、給予寓意的重點物件。如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如蘇軾借月表達自己闊達的心胸。如王建賞著月,思著親人和家鄉。這些都是古人的幻想和情感,再加上秋天的豐收,讓人們又覺得秋天的豐收,成果與月亮息息相關,便有了祭月。

家鄉的祭月用家鄉話叫”敬月光”,我猜想了一下,大概是家鄉人以為是月光照耀著五穀,換來了豐收吧。不管我猜想的是否正確,反正都是對”月神”的尊敬。敬月光與家人團圓賞月亮、吃月餅同時進行,準備一個小桌,擺上秋天成熟的一些水果:如橘子、蘋果、柿子等,還有月餅和月光餅等,點上一炷香,再放鞭炮,便好了。

準備好敬月光後,家人們便開始聊天、品茶、吃月餅、賞月,一直到深夜有很人家還亮著燈火,整個夜晚都沉浸在水果香、香火香伴著的秋風中度過。

我覺得,中秋這個節日,無論是從團圓、神話、詩情和祭月任何一個角度來講,都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所以人們會用很多的方式、習俗來表達對美好生活的讚美和熱愛。

篇二十:家鄉的風俗作文中秋節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每一個地方都有獨特的傳統風俗,我們四川資陽也有許多的傳統風俗。

在中秋節這天,四川的風俗就是打粑、吃麻餅、蜜餅、放孔明燈、放河燈等,隨著時間的推移,應該只有著放孔明燈、放河燈這幾個風俗得以流行。

中秋節到了,家家屋裡都存著幾箱月餅,我們家也不例外。我一邊吃著月餅,一邊問著媽媽問題,“媽媽,中秋節放河燈、孔明燈是紀念誰的啊?端牛節吃粽子是紀念屈原的,那中秋節呢?”我疑惑的說著。媽媽笑了笑,說道:“你聽過嫦娥奔月嗎?”我點了點頭,“那嫦娥是吃了一顆仙丹才奔上了月,所以在中秋節這天放河燈、孔明燈是紀念嫦娥的。”“哦一一,原來是這樣的啊!”我這才恍然大悟。

中秋節的月亮是一年裡最圓的圓月,但只賞月,這不太孤獨了嗎?其實,中秋書晚上是會放河燈與孔明燈的。月亮高高懸掛在天邊,月光灑在了人們身上,可沱江河並不是安靜的。泡江河人山人海,一群人圍著河岸邊放河燈、孔明燈。

所說的河燈就是像一個盤子的荷葉上託著粉紅色的荷花,荷花中央有著一塊小蠟燭。我拿著打火機點燃了中間的蠟燭,把河燈放進了河裡,沱江河面上全是河燈十分壯觀,而這些河燈也寄託著人們對親人的思念與祝福,在河中盪漾。

孔明燈是紅色的大紙用幾根木棍支撐在一起,下面託著一塊白色蠟燭。這孔明燈就是來紀念孔明先生的。也象徵著祝福,紀念。我拿著筆在孔明燈上寫下了我的祝福與心願,讓孔明燈帶著我的祝福與心願飄向天邊。我把蠟燭點燃了,雙手託著孔明燈下的木棍,將孔明燈往上拋了一下,孔明燈也歪歪斜斜飄了上去。孔明燈飄在了高空中,黑色的夜空中,一盞盞孔明燈像螢火蟲一般,我怎麼找也沒有找到自己的孔明燈。孔明燈飄得越來越高,就像一顆星星在天邊。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這首詩既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也表達了對朋友的思念,雖然不能在這一天和親人相見,但孔明燈,河燈已經替我們送到了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