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小作文 国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英语作文 原创专区作文
当前位置:作文营 > 情感 > 苦难

苦难中的温情人生3000字作文

栏目: 苦难 / 发布于: / 人气:2.58W

余华是一位当代作家,1983年开始自己的文学创作,一年后开始发表小说。他在进入鲁迅文学院进修前曾是一名牙医,但最终选择弃医从文,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最具影响力也最具代表性的两部作品《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都是以苦难为主题的,以一个人的一生来讲述人性中的光亮与社会的黑暗。这两部作品都受到了广泛好评并获得国内外的奖项。

苦难中的温情人生3000字

余华并不是一名多产作家,他的作品以精致见长。余华是“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作品中展现的是人性与世界的黑暗,展现的是非常态的,非理性的血腥暴力的生活。他的作品中并未充斥着华丽的辞藻,他用最平淡的也是朴实的语言叙述出人性以至于整个社会的悲哀。他的作品并非源于根本的生活,反而在接近着一种他认为的真实,他用简洁的笔触和饱满的情感构建出奇异荒诞并独立于外部世界的文本。他的作品都以平实的民间姿态呈现出一种平淡而坚毅的力量,也提供了历史的另一种叙述方法。

《许三观卖血记》作为余华的代表作品之一,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余华作品风格思想的载体。《许三观卖血记》讲述了一个叫许三观的丝厂送茧工因生活贫困而多次卖血支撑生活的故事。作品以主人公许三观卖血为线索讲述了许三观的一生以及所处的时代背景的变化。第一次卖血只是因为出于对未知事物的好奇,想要证明自己的身体结实。此时生活并不需要用卖血支撑的他用自己第一笔卖血得来的钱娶到了妻子许玉兰。他们拥有了三个孩子,一乐、二乐和三乐。然而随着孩子们渐渐长大许三观发现一乐并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而是许玉兰之前男朋友和她发生关系而生下的孩子。许三观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不幸再一次降临,大儿子一乐打伤了方铁匠的儿子,他不赔钱,方铁匠就带人拉走了许家的东西,他在无奈之下选择了去医院卖血还钱。然而先前一直诟病自己妻子不洁的他也出轨了。他一直暗中喜欢的女工林芬芳摔断了右脚,他趁虚而入,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自己的初恋情人,为了报答她的好心,让她吃到“肉骨头炖黄豆”早日痊愈,他再一次走进医院卖血。在解决的家庭内部的矛盾后,逐渐平静的生活又有了新的麻烦。

全民的饥荒使得家中的粮食越来越少,无论他老婆许玉兰怎样精打细算也不能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在一家人喝了57天玉米粥之后,他再一次卖血并拿钱带家人去吃了面条。在这过程中还出现了许三观本不想让不是自己亲生儿子的一乐吃面条,但最终妥协的插曲。几天后一乐的亲生父亲何晓勇被车撞了,昏迷不醒,按照当地习俗需要让儿子叫魂。在善良的本质面前,许三观最终说服儿子去帮助这个根本没有养过他的父亲,叫醒了他。度过饥荒难关的一家人本以为可以过上平静的生活,却接二连三地受到了命运的捉弄。下乡当知青的一乐生病了,许三观不得不卖血并将钱直接给了一乐。二乐所在生产队的队长又来了,为了招待队长,万般无奈的许玉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第一次开口求丈夫,许三观只得在没有什么间隙的情况下再次卖血。就在这之后不久,二乐背着病重的一乐回来了,为了救一乐,许三观一个上午借到了63元钱,他一边让许玉兰护送一乐去上海,一边再次找到李血头准备卖血,却不曾想由于自己卖血太过于频繁,李血头拒绝了他。为了治好一乐,他只得选择一路卖着血去上海。这一路卖血几乎要了许三观的命,但一乐的命也保住了。40年以后,当许三观一家“不再有缺钱的时候”,他又突发奇想,想再卖一次血,可已经没有人要他的血了。许三观认为家中的灾祸再也没有办法通过卖血的方式化解了,心中很悲伤。但最终在妻子的劝解之下破涕为笑。

《许三观卖血记》以其简练的语言描绘出了时代背景下人们所遭受的巨大苦难,以及在博大的温情下激烈的求生欲望。作品一经出版就受到了广泛好评,《波士顿环球报》曾评价这部作品为一个“没有多余的词语,没有绚烂的情节的简单故事,民间故事”但是,“一个中国家庭忍受贫穷、饥荒以及随后的文化大革命……这听起来似乎很严峻,或者很糟糕,但余华令人惊悚而滑稽的风格使小说避免了感伤主义的情调……小说看似普通,却结构巧妙、文字优美,让人难以拒绝,令读者一唱三叹、回味无穷。”著名作家王安忆也曾评价《许三观卖血记》中的许三观是余华塑造出的一个英雄。他背离纲常伦理却不是为利己,而是问善。正是这样的举措使他成为了违反那么一点人之常情的世人。就是那么一点不循常情,造就了他这个英雄。

《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都是余华的作品,两部作品的相似之处就在于他们都是以苦难为基调的,都以一个人的经历徐徐展开从而揭示整个社会。《活着》的主人公先后经历七次亲人与战友的死亡,最终还是决定坚韧而又平凡地活下去。许三观则是通过一次又一次卖血帮助家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两位主人公都遭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苦难并始终保持着自己善良纯真的内心。两位主人公的共同点就在于他们都能够以乐观的态度面对难以继续的生活,他们尽管在底层挣扎地活着,但那样的人生反而造就了他们身上的英雄品质。

苦难,或许是两本书最契合的一点。无论是《活着》还是《许三观卖血记》,苦难永远不会停下脚步让人们有机会喘息,而主人公们则在默默地感受着生活中的各种苦难。《活着》中,福贵默默地承受着家人的死亡,承受着社会的变革,他并没有因遭受过多苦难而放弃自己的生命,反而是淡然的,默默地活着,默默接受着生活中的苦难。许三观则在苦难面前做出挑战,用自己的鲜血度过了一次又一次的难关。卖血以赔偿一乐打架后的钱、卖血帮助家人度过灾荒之年、卖血以讨好儿子的生产队长、卖血以筹集大儿子一乐的医疗费,生活中的苦难都在他的挑战下迎刃而解。苦难似乎来源于他们戏剧化的人生的捉弄,但无论如何两位主人公够没有被苦难打倒,反而或是默默忍受或是直面挑战。主人公们面对苦难乐观幽默的态度帮助他们度过了重重难关。无论是《活着》中富贵渐渐接受生活中的苦难,最终能够以乐观豁达的心态用逝去亲人的名字命名自己的牛,还是《许三观卖血记》中许三观在饥荒时期用描述菜品的方式为家人解馋都体现出他们生性乐观幽默。在苦难面前的他们虽平凡却有自己的方法面对苦难。

两部作品中以亲情的力量战胜苦难也是他们的相似之处。尽管许三观的第一个孩子一乐不是自己亲生的,但他先后七次卖血都是为了一乐。许三观刚开始知道一乐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后冷落了他很长一段时间,但最终因为多年来的感情和自己善良的本质,在一乐生了重病后宁愿牺牲自己的性命也要卖血还钱去治好一乐的病。许三观和妻子许玉兰先后都出过一次轨,但当妻子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批斗的时候,许三观把菜和肉藏在米饭下面送给妻子吃,当许三观因年纪太大去卖血反被人羞辱的时候,妻子安慰他也带他去吃记忆中的炒猪肝,温黄酒。《活着》中的亲情更是支撑富贵活下去的信念。家中破产后母亲与妻子的恶安慰让他改过自新,和女儿凤霞的骨肉之情使得他宁愿自己饿死也不要把凤霞送去别的人家。社会所面临的巨大变革以及苦难的命运没有打倒他们反而凸显出了在苦难中难得的闪光的人性。

无论是在《活着》还是在《许三观卖血记》中,无形的命运枷锁和无时无刻的苦难都强压于个体生命中,个体生命又因为对生命的不舍和对活着的执着而同命运顽强地抗争。两部作品中的人物都在不断为生存的苦难而努力地活着,在社会的最底层里不断挣扎着。《活着》的意义与价值就在于从苦难的叙述中突出生命精神,向我们阐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许三观的苦难更接近于现实生活,因为生活的苦难更多的是来自于生活的压力,正因为一次次压力将许三观逼入绝境,许三观以卖血去向命运抗争,不断面对困境并隐忍着活下来。

《许三观卖血记》用简洁的笔触将一段被遗忘在历史长河中的苦难人生娓娓道来,朴实的语言所带来的是面对苦难时反抗的精神,带来的是苦难人生中人性的闪光点,带来的是温情与愚昧无知矛盾的结合。苦难的人生造就了许三观这个看起来违背纲常伦理的英雄,也造就了黑暗社会背景下人性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