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小作文 国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英语作文 原创专区作文
当前位置:作文营 > 原创专区 > 精选

十四岁的长征读后感600字(精选6篇)作文

栏目: 精选 / 发布于: / 人气:2.14W

篇一:十四岁的长征读后感600字

十四岁的长征读后感600字(精选6篇)作文

坚守信仰,勇敢追梦

八十多年前,有一群人,有一条路,这条路有陡峭崎岖的万丈深渊,有天寒地冻的冰层雪山,有深不可测的泥潭草地。这条路,有两万五千里,这群人,靠双脚丈量了大半个中国,那是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数血泪铸就的传奇,这条路叫长征,这群人叫红军。

看过很多关于红军长征的故事,而这次看的《十四岁的长征》,也许是故事的主人公与我们的年龄更加接近,再次点燃了我的泪点,让我久久不能平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跨越百年时空,回溯峥嵘年代小革命者们热血激荡的奋斗青春。

长征,是洋溢着革命英雄主义和悲壮色彩的传奇,是一部百折不挠、气壮山河、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而我们的故事里的小主人公虽然没有名没有姓,却也是这个悠长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没有一味空洞的描写主人公异于常人的意志与乐观,而是以真实的符合年龄特征的心理描写,带我们走入那个时代环境下小主人公的内心,在血色浪漫里开出晶莹的童心之花。

雪山,在我们新时代孩子的眼里,是一个欣赏风景的浪漫之地。对于一个还未攀登过雪山未经历生死的小红军来说呢,一开始也是如此。主人公小丫望着远方的雪山,觉得像棉花像白糖,皑皑世界,雪连着天,天连着雪,对于长在南方的她来说觉得格外壮观。这一段描写的非常真实和贴近生活,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

和平年代的我们可以在雪上滑雪坐雪橇,但长征途中的雪山却是小红军们生死考验的凶险之地,作者用舒缓的、温暖的、成长的笔触其实给我们展示的是时代对比下一个个关于意志和信念的故事。

毛主席说,长征是播种机,后人收获的是长征精神。八十多年过去了,但愿新时代的我们,再一次看见草地看见雪山时,除了欣赏沿途的风景,也能想到长征,想到那些岁月里用热血的青春谱写的历史长卷,以及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能够坚守信仰,勇敢追梦。

篇二:十四岁的长征读后感600字

绽放的花朵

高尔夫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啊,一本好书会让我们受益匪浅。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关于红军长征方面的书——《十四岁的长征》。初读这本书时,我的第一反应时不太真实,他们中多半是一些少年,一些小红军,年龄大多在十五岁上下。的确长征在我看来太艰苦了,以至于到达了难以置信的程度:他们吃野菜、啃树皮、吃皮带┈┈在自然环境恶劣、敌人围追堵截、粮食短缺,而且还是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取得了成功,真的不可思议。在绝对的逆境中,他们有着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激励和指引着小战士们一路向前。

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说“要做到坚韧不拔,最重要的是坚持到底。”心中有信念,风雨又何惧?我一直在思考,红军战士是那样迎难而上,我自己的长征之路呢?幼儿园的时候,我开始学习民族舞,而要想练好舞,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刚开始练功时,舞蹈房里充斥着“咝咝”的吸气声和痛苦的尖叫声,老师会毫不留情地给我们开胯、压胯、压腿、一字马,那时我会疼得哇哇大叫。眼泪、鼻涕一时间奋力涌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也是我在练习中妈妈对我说过最多的话。

有一回比赛中,我被参赛队员绊了一脚,直接摔倒在地,疼得我直咬牙,“这可是省级比赛啊,花费了好几个月的努力争取来的机会啊!我不能放弃,要重新站起来,坚持把舞跳完。”于是,一朵红色的小花又一次绽放在舞台上,旋转着……

天上的雏鹰,也都是经过刻苦的练习才能展翅翱翔。练习舞蹈很辛苦,但我相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更要向小红军学习坚持不懈的拼搏精神,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都要从一件件小事做起,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决不气馁,通过阅读《十四岁的长征》,我也深深地体会到了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越来越远离那个时代了,但我们不能远离那些英雄,更不能远离先辈们高扬的英雄主义旗帜!

篇三:十四岁的长征读后感600字

雪山上的红色足迹

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团结、意志坚定、勇往直前、舍己为人,这些品质就像金子一样闪着光。它们将来需要我们传承下去,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十四岁的长征》这本书讲的是一个十四岁、没有名字的女孩和红军踏上了翻越雪山的路程,主人公名字叫小丫。在翻越雪山的过程中好多战士牺牲了,有的掉进了雪坑一下子没了踪影,在那一瞬间,大家看起来那么渺小,对着个即将消失的生命感到无能为力。有的战士被刺骨的风雪冻成了冰雕,大家不能停下前进步伐。还有的,在长途的跋涉中把食物让给了别的战士,衣服让给了别的伤员,自己却牺牲了。活着的人带着牺牲战士的遗志,咬着牙脑海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一定能翻过这座山”。他们互相鼓励和帮助,最终翻过了山。

红军所具备的难道不是中华民族引以傲为荣的精神吗?他们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自己却牺牲了。这不就是舍己为人的品质吗?他们的动力正是那成功的信念。他们在途中互相帮助,多么团结呀!

坚不可摧的信念是无价的。一个小小红军的坚定信念让我想起了我加入少年先锋队时,举起右手宣誓的情景,跟随着辅导员喊出口的口号。那时坚定的信念就已经成为我内心中的一颗小种子,它会随着我的长大而长成参天大树。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这样坚定信念的人。那就是我们的白衣天使,疫情不停肆虐下,他们为了每一位人民,奔赴前线。他们每天穿着白色防疫服,又闷又沉,一穿就是一天,汗水就像雨一样滴在他们的衣服里,也滴在每位人民的心坎里,但是他们却无怨无悔,是什么信念支撑着他们呢?他们以“治好患者”作为最坚定的信念。我们尊称他们为抗疫英雄,他们默默付出,努力研究疫苗,正在前仆后继艰难地穿越疫情这座大雪山。我深深地被他们坚定信念而感动。

漫漫长征路,百年赤子心。致敬红色的革命、红色的共产党、红色的中国!

篇四:十四岁的长征读后感600字

坚定的信念使人更强大

“漫漫长征路,百炼赤子心。”这是对红军走完长征后的描写。那漫漫的长征路上,红军战士们是如何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呢?为什么在这困难重重的长征路上上演着一幕幕动人的故事呢?为什么今天读来,依然让我热泪盈眶呢?

在《十四岁的长征中》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孙强。他是一个把生命留给别人,把死留给自己的人。在长征的路上,他借来了一头枣红大马,他并没有自己用,而是把它给了比自己更小的战士,而自己却永远的留在山谷里。生命如此可贵,没有人愿意牺牲自己的生命,但为什么孙强能做到呢?因为信念。

合上这本书,我来思绪万千,不禁回忆起那次运动会的经历。

三年级的运动会上,老师让我挑战跑八百米,这是我第一次代表班级去参加八百米,心里非常紧张。赛前,我在跑道上心情忐忑,一时间各种杂念涌上心头。可随着一声“砰”的枪声,没有犹豫,我马上冲了出去。耳边的风呼呼响着,余光中看着一个个对手健步如飞,我也不敢放慢一步。前两圈我还在领先的位置,可跑着跑着,我体力渐渐不支了,到第三圈的时候我累得气喘吁吁,看着前面的跑道,我举步维艰,不知不觉也慢了下来。到第四圈的时候,我更加跑不动了,几乎都是走了。恍惚间,我似乎也听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加油声,我告诉自己:“既然参加了,不管怎样也要跑完全程!”于是我咬咬牙,奋力向终点跑去。最后我不禁跑完全程,还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

看了《十四岁的长征后》现在回想起来,我才明白过来,当初支撑我跑完全程的是对班级荣誉的信念。信念是一种忠于责任、一种坚定理想、一种坚持希望的精神,它给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给人崇尚光明的力量。今后,我们无论是对待学习还是对待生活中那一份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需要的是信念,信念使我们更强大!

篇五:十四岁的长征读后感600字

一拿起这本书,我的心中便满是感慨,在那个时代仅仅‘豆蔻年华’的孩童,却跟着部队翻过雪山,跨过草地,走完了这‘万里长征’,这究竟是什么让他们坚持了下来,接下去将由我揭晓答案。

主人公之一的小丫是个乐观开朗的女孩,她的爸妈在她出生前后便离开了小鸭,于是小丫便于比丘尼们生活到了14岁。在这些年里,小丫听说了许多关于红军的故事,不知何时小丫便悄无声息地跟上了红军的长征队伍后来小丫加入了宣传队,常常在队伍中,唱歌跳舞大家都十分喜欢小丫。

不幸的是,小丫在长征路上得了伤寒头发,大把大把的往下掉,本以为它已经命不久矣,小丫却靠着对战友们的感激与坚定走完长征的信念好了起来,走到了长征结束的最后一刻。

队伍里还有一个小战士叫做小麦,是个小男孩,从国小着妈妈的样子唱歌,以至于小麦在军民联欢会上唱了一首歌,便被宣传队的战士们邀请进入了宣传队,14岁的小麦穿上了肥大的军装,跟着队伍,战友走到哪里,他就走到哪里。后来队伍走到了雪山上,小麦的战友杨民生因为饥饿而叹息,一旁小麦听到后便将自己珍藏的大饼分了一大半给杨民生自己将另一半又放回了自己的口袋。这样的举动让杨民生想起了自己的儿子,他把小麦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怜爱。

在读到这本书的末尾时,我印象最深的还是《也给我起一个名字吧》中的内容,小丫与战友们滑行下了雪山后,小丫对杨英说:“英姐,你说过到部队了,都会给取个名字,你给我也取个名字吧!”杨英看向了远处的雪山,落日的余晖,把雪峰照应的宛若一个披着红纱的少女,她对小丫说:“你看那红霞多美,仿佛闪耀着希望,你以后就叫晓红吧。”小丫听的满心欢喜。

‘苍茫学弟静默无声,战士们庄严地向他们的来时路,行了个军礼,向所有长眠于雪山的战友告别。’这意味着,长征的结束,回想故事,每一位长征者都凭借着顽强的长征精神走到了最后。“漫漫长征路,百炼赤子心”各位长征战士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篇六:十四岁的长征读后感600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的故事我听过很多,但每一次读都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

一个冻僵的老战士,依靠一颗光秃秃的树干坐着,他一动不动,好似一尊塑像。他浑身都落满了雪,已经无法辨认面目,但仍可以看出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生活在新时代下的我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衣服,天冷了有羽绒服,有冲锋衣。我们还要比谁的羽绒服款式更好看,谁的牌子更高级。而红军们有的连个棉袄也没有,吃的也没有,都能坚持把两万五千里的长征都走下来了。而我们穿着棉袄开着空调,却觉得写个作业都不愿意,想想我就觉得惭愧。

这是红军长征途中的另一幕:一位炊事班长牢记指导员的嘱托,想尽办法钓鱼煮野菜汤,尽心尽力地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他把钓到的鱼都给到小战士,而自己因为没有食物而不惜牺牲自己。鱼钩闪耀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象征着老班长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陈赓看见一个非常瘦小的红军,于是便把自己的粮食分给他。小红军拒接了,并拍拍自己的包说还有很多粮食。分开后,陈赓再一次看到小红军是,发现他已经死了。打开它装粮食的袋子,发现里面是一个有很多牙印的牛膝骨,刚才的小红军战士在生死的考验面前,宁可牺牲也不吃陈赓的东西。而我们平时吃东西都是挑三拣四的,这个菜不吃那个菜不吃,经常吃不完直接倒掉。而红军们连饭都吃不饱,过雪山的时候也只能喝点辣椒水。想到这些我内心就就的惭愧极了。

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一定要养成不浪费,不攀比的生活习惯。我们一定要努力刻苦的学习,好好珍惜先辈们为我们创造的这美好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