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小作文 国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英语作文 原创专区作文
当前位置:作文营 > 原创专区 > 精选

青少年应该有韧性作文800字(精选10篇)

栏目: 精选 / 发布于: / 人气:1.21W

篇一:青少年应该有韧性作文800字

青少年应该有韧性作文800字(精选10篇)

“韧性”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的性质。一个文明的“韧性”则指的是某些坚毅刚强的优秀品质已融入一个民族的血脉之中,对维系民族的发展和壮大起重要的作用。这种文明的韧性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历史上的四大文明古国都可追溯到很久以前,但放眼现今世界,只有中国依旧矗立于舞台之上,其它三国或不再是原先的领域,或已消失在历史的烟尘之中。而支撑中国走到今天的,便是存在于我们内心的“文明的韧性”。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受过多次侵占,北方的先卑,匈奴,蒙古,突厥等都占领过中原大地。但无一例外,在冲动的烧杀抢掠之后,一但他们真正驻足在这片土地,其游牧文明都会被扎根于此深远又悠长的汉族文明同化。可见,这种属于文明的韧性不光能使文明得以流传,甚至可以打败那些当时处于“正统”地位的文明。这种韧性在一般时期不显山露水,但在特殊时期便会告诉我们:坚毅优秀的文明的韧性可以助我们不被外力干扰而忘记自己并可同化对方同时发展我们的文明。

不光在统治政权,土地受到侵占的时候,文明的韧性才会显露,当外来文化大肆冲击的时候,文明的韧性亦会涌现。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西方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抨击下,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依旧流传至今。在这样的打击中,中华文明的韧性支撑我们能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兼收并蓄,博采众长。一方面应对外来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改进我们的文明,使之更好的长足发展下去。

作为研究四大名著之一的“红学”已存在百年,它研究《红楼梦》—这本可以反映封建社会,甚至可以反映历史变迁的名著,萃取隐藏在书中的精神与文化,“红学”所得到的养分象征深藏于书中文明的韧性,它们记载于书中,不被外界影响,只待后人将之提取,文明的韧性是后世汲取先人经验的前提。

对于如今迫在眉睫的中美贸易战,面对美方的强权施压,中国以不卑不亢的态度发出“谈,大门敞开,打,奉陪到底”的声音,以柔中带刚的言语和行动回击美国,这样平和又有力的的态度同样也源于中华文明的韧性。

相信怀着这样坚毅刚强的优秀品质,牢记中华文明的不屈不挠,坚忍不拔,民族的明天会更加美好,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

篇二:青少年应该有韧性作文800字

从古至今,华夏文明一直以一种”柔韧却刚直”的姿态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她生活在历史中,见证了无数文明相继崩塌离析,唯有华夏文明,始终在史书里占据一隅。那边是我们文明的韧性,支撑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展望未来的无限可能。

在唐宋元这个时期,古中国一直处在绝对领先的位置。她发达却不自傲,文明而谦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她包容的欢迎世界各地人们,吸取容纳着各民族的文化。外国使臣游历古中国,写下一本本赞美华夏文明的著作。最为家喻户晓的,当属《马可波罗行纪》。无数学子,大师远洋探索,在各国留下中华文明的脚印,”唐人街”由此出现发展。更有鉴真等先贤,将属于我们的优秀文化与思想传递海外。除次以外,古中国的先进科技技术也流传世界,让世界文明更进一步。在这段历史里,华夏文明中的兼容并蓄体现的淋漓尽致,这是我们文明的特性:容万物,生万象。

但当繁华落尽,荣耀不在时,华夏文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可是属于我们文明里的骨子里的”刚直”,却支持着我们,挺过一次次的艰难险阻。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旧历史弥留之际,新历史开创之时,是秉持着”自强不息”的中华人民,让中华民族转危为安。

明清时,占据文化主导地位的程朱理学已日趋僵硬,人民思想饱受摧残。是顾炎武,黄宗羲这类不惧封建势力,潜心批判继承传统儒学的学子,让千年文化主流——儒学,得以回归原貌。在西方列强的洋枪炮弹下,中华民族并没有屈服,他们始终顽强抵抗着,不断摸索着拯救民族的道路。洋务运动的进行,让民族资本主义得以发展。辛亥革命的开展,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新文化运动的召开,解放了人民腐朽的思想。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让中国人民从此真真正正的站了起来。这是属于中华人民的韧性,更是中华文明的韧性。坚守中华文明,抗外侮,护家国。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中华文明始终坚守初心,致力于世界和谐发展的建设。在面对中美贸易摩擦时,中华文明也不惧挑战,立足于人民,尽显自信的态度。

这就是属于中华文明的韧性。

篇三:青少年应该有韧性作文800字

(姜迈)

原创姜迈虹境界2019-10-01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之中,有无数多的文明先后崛起。其中绝大多数文明都消失了,或者由于天灾,也许是外来种族入侵,还有可能因封闭而衰朽于自己的文明之中。然而,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却凭借文明之韧性走过了五千年的岁月。

中国文明之韧,在于百炼成钢的坚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人是刚毅的,其文明亦同样坚不可摧。追溯历史,饱经磨难的中华民族,曾屡次被异族入侵。从先秦时期的西戎、北狄之患,到南北朝时的五胡乱华,而明清之际又被世界列强殖民压迫。遭受了这般欺凌,中国无数爱国志士愤然而起,为保卫家园和敌人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岳飞在孤军深入,没有援军、没有粮草的情形下,仍能仰天长啸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文天祥被捕入狱,大义凛然地咏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后慷慨赴死……亘古通今,中国文明在侵略者的铁蹄下始终坚韧不折,反倒因此创造出更多的文明。文明的巨大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激励人们敢于抗争,为守护自己的文明而战斗,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

中国文明之韧,在于海纳百川的包容。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从春秋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到今日中国小生都在学习的《论语》等儒学蒙学读物,其间三教并立、禅宗兴起,无数的外来思想流入中国。然而至今我们仍未失去本土文化,也未排斥他方精神。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下西洋、鉴真六渡扶桑,交流了思想,送去并带来了新的文明。对于外族——无论身份地位,凡愿学习中华文明者,我们都会倾囊传授;而睹别国文明之长处,我们也愿意借鉴以不断充盈自身文化。这无不充分体现着我中华文明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的韧性。

人民创造文明,文明指领人民,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灵魂。韧性的文明绝不是一味的屏蔽或者一味地忍让,而是既不墨守成规也不数典忘祖,在吸收他方文明的同时发扬己方文明。如此柔刚并济的韧性文明,才得以从历史的源头处继承过来,进而又向将来流传下去。

篇四:青少年应该有韧性作文800字

一个物体只有韧性,说明它柔软,坚实而不易折断,一种文明具有韧性,则其生命力无穷,而可绵延长久。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五千年,中间经历过各种战乱、侵略、危机,但却仍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恰是因中华文明具有其独特的韧性,应时而生,刚柔并济,所以能渡过一次次难关。当今时代,风起云涌,这更需要我们保有我们文明的韧性。

物体的韧性,由其材质决定;文明的韧性,由其人民决定。

在古,已有中国人用其品格展现出了中华文明的韧性。曹雪芹年幼时就经历了家道中落,在艰苦与贫寒间长大的他并没有被击垮,被折断,凭着一股“韧性”,他付出了不寻常的“十年辛苦”,数次删改,完成了《红楼梦》这一巨著。同样,在最容易让人丧失斗志的关键时刻,中华文明、中国人的韧性力挽狂澜,支撑着人们不断前行。

在今,中华文明也因当代中国人而更有韧性。最近,一位“网红”流浪大叔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这位流浪大叔与其他那些为求流量而经营的“网红”不一样,他虽过着流浪的生活,却以环保为信仰,坚持垃圾分类;不但如此,当其他人追逐所谓名利金钱等物质财富时,他已精通中国传统文学作品,对《中庸》《论语》等文化名著信手拈来,谙熟于心。虽然流浪大叔的生活在一些人眼里显得“太寒酸”、“不体面”,但如此普通卑微人们却为我们掀起了一股正能量,面对舆论的强大压力,恪守“不折”的坚实,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中国人应有的韧性。

于整个国家而言,无论是面过去死伤无数、流血漂橹的抗日战争还是如今虽无荷枪实弹却有刀光剑影的贸易战争,我们都未曾退缩,虽前路荆棘密布,走过后会留下伤痕,但中华文明的韧性始终保护着我们弯而不折,从未一蹶不振,从而得以绵延不息。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梁启超先生曾在《少年中国说》中,用日出东方、河流奔涌的壮丽景象寄托对中国光明未来的美好愿望,中华文明由我们组成,我们有“韧性”,就能使中华文明更有“韧性”,祖国前进的重任,最终落在我们的肩上。

篇五:青少年应该有韧性作文800字

中华大地——这一片孕育出了无数儿女英雄的地方,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从未消失过。它曾面对过挑战、让整个文明可能毁于一旦的战争也不止一次发生,然而它一直矗立在东亚的这片土地上。最大的根由,便是文明的韧性。

疆域有过变化,中华精神有过变化,然而初心总是一样的——为了更好的中国。正是持这个态度,古圣先贤们在一次次磨难中坚守本心、锤炼自己,于意志的海洋中艰难的探索,甚至产生了自我怀疑,但是他们究竟明白了自己的来途与去处,并在一次次颠簸往复中愈加确立了信念、奋力为那个生养他们的土地做出自己的贡献。无论个人的努力是否得到回报,他们已不再平凡,死后的他们会化作星辰、悬挂在这片大地上方的星空、凝望着曾经的自己,凝望着同样满怀雄心壮志的少年们;而百年前的共产党,便是其中最闪耀的几颗星。他们即使死了,也注视着我们的行动,在冥冥中护佑着这个国家进步途中的一路顺风。

而这些英雄多了,国家的脊梁就立起来了;国家的脊梁立起来了,文明就不会断绝了。这是文明中韧性的来源之一——英雄个人的韧性。

但不可忽略的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首先建立在源远流长的华夏文化上;而华夏文化的源远流长,必然来自于人民群众的集体精神。先人们,在刀耕火种的艰苦环境下总结着劳动中的规律体系,再不断完善;而这种朴素的智慧,便是中国上千年来所有劳动者们的结晶。英雄们的行为,也都是通过劳动者们去施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了劳动人民的无限力量,正是这些吃苦耐劳的劳动者们,创造了历史,打下中华文明深厚的根基。

但中国也跌入过低谷。不过幸运的是每每到危难时刻,总是有英雄人物站出,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这是一种偶然,也是一种必然,中国精神的熏陶使得这个屹立于东方的国家的人民具有着最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与民族使命感。而也正是如此,推动了在低潮时的中国稳步向前,走出泥潭,这是传承千年的文明的韧性。

如今,中华民族又到了伟大复兴的时候。在这个时候,我们更需要文明的韧性,在一次次小的失败中更勇敢的前行,并创造奇迹!

篇六:青少年应该有韧性作文800字

韧性,是韩信受胯下之辱,但不忘初心成就伟业,名留青史;韧性是蔺相如包容廉颇的出言不逊,以国家大事为重;韧性,更是司马迁忍辱负重,在痛苦中发愤著书完成《史记》……

我们的民族经历了太多磨难,数次沉浮,现在终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可以说,我们的文明是有韧性的,这源于中华民族蕴含的的珍贵宝藏——一种优秀的精神品质,一种卓越的精神品格。

过刚易折,素柔不败。一味地抵抗或是排斥外来的文化却不增强自己的实力,早晚会被时代所遗弃。而我们中华文明正是懂得这一点,才得以日渐强盛。西汉末年,当佛教传入中国并对我们本土文化进行冲击时,在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并没有选择将其赶出中国,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反而是辩证的吸收了佛家所研究的关于人心本性的一些观点,从而发展壮大自身,使儒家文化有了质的提高,产生了理学。

中华民族向来不是一个自我封闭的民族,正如有的学者提出中国是少数几个有独立起源的民族,中华文明绵延至今,从未中断,这中间有许多因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它的多元性和开放性。也正是因为其善于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来滋养自己,丰富自己,中华文化才得以在壮大的过程中迂回成长

鲁迅说:震慑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格斗。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的韧性,不是一味地抵抗外来文化而是有选择性的吸收并转化为自身力量,也绝不是一味地忍让,迷失自我,而是不因环境和形势的变化所改变的坚守。一味地退让包容,不是韧性,而是无原则无底线,而我们的韧性就在于我们始终不会忘记自己是谁,更不会被糟粕所侵扰得迷失自我。回顾血淋淋长达14年之久的抗日战争,看似我们一直被压迫得直不起腰,但我们从没忘记过心中的坚守和对于自由与和平的向往。这正是源自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那份坚韧和不屈,才得以让我们在这场军事实力毫不占优的战争中取得胜利。也正是因为这种任尔东南西北风,我自岿然不动的精神才支撑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日益昌盛。

泱泱华夏,壮哉中国,国家之昌盛,正在于极具韧性的华夏文明的精神支撑。我青年一辈,当自强不息,包容万物,以更博大的胸怀、更开放的格局,发愤图强,以圆中华民族伟大之梦想。

篇七:青少年应该有韧性作文800字

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脉搏跳动至今,无论是古时靖康之难,钓鱼城之围,土木堡之战等亡国灭种的危机,还是近外国列强入侵的动乱,中华文明都在死亡线边缘挣扎而起,甚至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相较于断断续续、不绝如缕的三大文明古国,中华文明具有一种独特的韧性,“风不动安如山”,中华文明何以独具韧性?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因为自强不息,所以中华文明拥有绝地求生的勇气,张载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种不断向上、孜孜以求、永不停息的精神感染了一代又一代读书人。于谦面对鞍达的进攻力排众议,誓死守卫北京城,为大明王朝赢得了一线生机;左宗棠面对沙俄的蛮横索取,坚持己见,远赴新疆击退入侵者,为岌岌可危的晚清守住了伊犁;中华儿女面对日寇的进攻,抱着“一寸山河一寸血”的顽强心态,取得了近代以来抵御异族入侵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正因为自强不息已刻入我们的灵魂,再大的风雨也不能阻挡中华文明的前进。这是中华民族血脉里流淌的刚性。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因为厚德载物,所以中华文明拥有海纳百川的胸襟。

中华文明在五千年漫长的征途中,一方面与外来文化并肩而行,尊重包容它们的特质;一方面对外来文化择善而从,吸收融合它们的成分。费孝通先生对这种态度的概括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播,唐朝对拜火教等诸多宗教的包容,无一不体现了中华文明厚德而载物的特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中华文明以包纳万物的胸襟和气魄,在接纳异质文化的同时,成就了自我。这种“和”的精神,也体现在国民身上,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借一个英国人之口,道出了国民血液中“和”的精神,“他们各有各的文化,而又彼此宽容,彼此体谅。”这便是中华民族血脉里流淌的弹性。

民族复兴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更应借助中华文明的韧性,使其葆有顽强的生命力。

篇八:青少年应该有韧性作文800字

自我们先祖的足踪初始在这颗星球上,人类文明的乳汁已在天地间泗漫了千万年。或许在更早,南方密林里第一批立起后腿的古猿的那一声声的嘶啼,就注定了绵延万世的灿烂辉煌。奇美的空中花园摇着藤花蔓树翩翩降临在古巴比伦人晶亮的眸,灯塔一炬的火光映着盈盈的波涛照耀古埃及褐黄的土地;兽嘶人吼响彻斗兽场砖砌石雕的高墙,汗血淋漓浇筑洋洋万里一条巨龙,浇筑焰火冲天,浇筑群星闪烁的烂漫。

现如今,千千万年沧海桑田。仿佛上帝赐下的花园,碧草琼花也早已垂垂萎败了。灯塔终于沉入海底,透过碧蓝的波纹还见得那熊熊一炬烈火否?又是哪一天,来自大地深处的一股巨大的冲撞,击毁了壮观至极的斗兽场?

可那条雄壮的苍龙啊!盘踞在东方万里的沃野,曲虬盘旋。几千年,可曾有一天断了腰身?成王败寇的硝烟灼伤过它抖擞的鳞甲,可活生生前赴后继的血肉又填进了它浑厚的骨骼。它庇佑着灿烂的民族,千年的文明如日月皎然,如源源的水脉奔腾冲突,未经断绝,不曾停歇。

焚书坑儒,已见锋芒的中华文化第一次面临危机。三十天的烈火,无数的古典文献尽化了灰。可待火焰熄灭,一场清冽的雨浇起来思想如春笋般的萌芽。烧毁的是书是经,而非千万士子的胸怀与信仰。

一次次的匈奴进犯,五胡乱华,华夏文明在胡化的边缘尽力过几十年又几十年的风雨飘摇。所幸,这个伟大的民族终于还是守护着自己的文明,在历史的洪流中如一束光,从未被冲得支离破碎。

百年前,西方列强和来自东南海的盗贼,将他们罪恶的炮管伸到神州大陆来,侵犯和掠夺,烧杀和活埋,炮火连天中毁了多少瑰丽的明珠。可中华民族沐浴着鲜血的奋起抗争,不要亡国灭种,不要让流传千年的文明消逝散去。

是以如今,我们能为我们的文明骄傲。我们认得我们千年前的文字,我们认得祖先共同守护的每一寸土地、每一卷书籍,我们认得世界上未曾断绝的最古远的文明,那就是我们的中华。这是我们文明的韧性,也是我们民族的韧性。是以,中华民族不亡,中华文明就不会断绝!

篇九:青少年应该有韧性作文800字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假期的宅家变得单调,但我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

不知何时,窗外总有一只斑鸠在铁护栏的角落飞来飞去,一天不下二、三十趟。一开始我并没在意,因为我家屋后有片小树林,经常可见喜鹊、白鹭、麻雀和斑鸠这些可爱的小家伙们在这里栖息。经过几天的观察,我发现这只斑鸠每次飞来我家窗前都叼了一根树枝呢,原来它是准备要在我家砌窝了呀,那肯定意味着马上有小斑鸠宝宝要出生了!我激动得直跳,心里还盘算着要好好记录下小斑鸠的成长。

然而,现实太骨感,这只斑鸠居然不会做窝!每次叼来的树枝都一根不留的掉了下来,落满了一楼的门前,似乎写着一个大大的讽刺。虽然一次次的失败,但可贵的是这只斑鸠一只坚持不懈,一直循环叼树枝—掉树枝—叼树枝—掉树枝……说实话,有时我真担心它会把门前那棵树的枝丫都折完呢。几天后,又有一只斑鸠飞来了,我想这可能是之前那只斑鸠的伴侣,她怕是实在看不下去了,要亲自动嘴了。它们这次想出了一个办法:一只继续飞去叼树枝回来,一只负责在护栏上压着,想方设法不让树枝掉下来。然而,这只负责蹲守的斑鸠一个起身,“哗啦”一声,全一股脑垮了,真让人觉得好气又好笑,我想它们应该是鸟类中唯一一对不会做窝的吧。

终于,它们绝望了,你一声我一声的“咕咕”叫着,叫声中透露着疲倦与无奈。可第二天,我拉开窗帘,两只黑影惊慌的夺路而逃,随即,伴着“咣”的一声响,几根树枝孤单的从我眼前划过,无情地掉了下来。这时,我惊讶的不是它们会不会砌窝的事了,而是它们的那份坚持与坚定,于是我决定耐心的等着它们成功的那一天。

不一会儿,有一只斑鸠真的又出现了,我这才仔细观察了它一番:头部淡蓝,颈部淡紫,后颈还饰有黑白小点,极似一条围巾。它翼羽呈灰褐色,爪子深红,长长的尾羽优雅极了,别说,还真是一只漂亮的小家伙!突然,它发现了我,于是歪着脖子,瞪着清亮的黑眼睛目不转睛地看着我,我不敢动,生怕惊扰了它。这时,另一只斑鸠也回来了,嘴里依旧叼着一根树枝……

这,也许就是生命的韧性吧!

篇十:青少年应该有韧性作文800字

什么是韧性?韧性就是指物体柔软坚实不易折断。其实,世间万物皆有韧性。物品坚硬的躯壳是它韧性的直观表现,这让其不易受损;人坚毅、永不言败的品质是韧性的体现;而文明的韧性在于其源源不断、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特点。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一种闲适从容的态度,更是一种无我之境,这不折不扣地体现着中华民族文明的韧性。一代诗豪刘禹锡曾被一贬再贬,白居易感叹:“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他却仰天大笑,高歌着“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行至和州,刘禹锡又受到了当地县令的多番排挤,让他住在破旧的茅草屋。可刘禹锡并没有因此感到不快,反而泰然处之,在陋室里细看“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享受着“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轻松愉悦,还生出一种“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自得。这副积极向上、豁达乐观的模样让人敬服。

无独有偶,苏轼两次被贬杭州,却兴致盎然地领人在西湖筑堤,于是有了如今的“苏堤”;被贬黄州后的第三个春天,他携友出游,突遇风雨,却也只是微微一笑,长叹“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宦海沉浮,文臣几多磨折,却鲜有人如他一般乐观旷达,能于糟糠中见珠玉,在野菜里觅佳肴,仅用一杆笔,一颗心,便挥就了“人生的盛宴”。是他让我们知道,人的生命其实很有韧性。

齐景公曾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为君者应尽君道,为臣者应尽臣道。自古以来,无数人臣忠君报国,铸就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生生不息的民族之魂。古有“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的拳拳之心;有“西北望,射天狼”战死沙场、守卫边疆的赤子之心;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视死如归、以死明志的决绝;更有“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掷地有声的复国决心……正因骨子里长着韧性,中国才在历史的潮流中不被湮灭。

物各有性,人亦然。在这种极富韧性的文明熏陶下,我们应该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和定力,将我们的优秀文明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