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小作文 国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英语作文 原创专区作文
当前位置:作文营 > 自然 > 

风雅大宋天下归一读后感(通用6篇)作文

栏目: / 发布于: / 人气:2.87W

篇一:风雅大宋天下归一读后感

风雅大宋天下归一读后感(通用6篇)作文

合上《风雅大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那个我曾认为苟延残喘地延续了300多年的宋朝,那个重文轻武,积贫积弱,民族危机深重的宋朝,作者却拨开云雾,带领我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大宋。

作者说,宋朝的天下归一是一场中国古代罕见的兵不血刃的改朝换代。首先,文以治国,武以安邦的宋太祖赵匡胤的起兵造反,就充满了戏剧性。最初离家的这位香孩儿在寺院菜地里偷吃莴苣,老和尚看到的是金龙盘踞,便让她向北方而去,定有出头之日。除此之外,太祖身边总有很多隐形的保护神,是上天眷顾的对象。如此神仙般的开场,奠定了赵匡胤极不平凡的一生。他由于深受柴荣信任,就成为了他临终托孤的大臣之一。柴荣驾崩后,七岁的柴宗训继位,赵匡胤觉得时机成熟,便秘密地筹备军权。那天晚上,在陈桥驿薄雾笼罩的拂晓,赵匡胤被人“强行”推上了权力巅峰。从前那虚无缥缈的预言,刹那间俨然成为了事实。

再比如赵光义,他的出场似乎有一些诡异。开宝九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召他入宫饮酒,当晚共宿宫中。第二天清晨,赵匡胤突然驾崩,史称“烛影斧声”。

在这一个个离奇篡位的背后,我看到的是封建政权和复杂人性交织下个人命运的沉浮。我们也必须明白,这个世界上唯一可以相信的人只有自己,只有自己可以主宰自己的人生。之所以有篡位的条件,不就是皇帝的过于信任导致权力逐渐变大,最后一发不可收拾吗?所以,我们应该对身边的人多保持一些警惕之心,保有适当的善良。

所谓“生虎尤可近,熟人不可亲”,历史上被最信任的人伤害的故事还有很多。比如公元前196年的那是一个春天,在历史上留下成语典故最多的军事天才,36岁的“兵仙”韩信被他最信任的好朋友萧何以“帝平定陈叛乱凯旋归来,群臣庆贺”的名义骗进长乐宫。刚进门,韩信就被一群人放倒,然后被五花大绑送到吕后面前。看到萧何和吕后险恶的嘴脸之后,韩信才恍然大悟吕后给韩信安得罪名是谋反,理由是韩信的家臣发现韩信和陈稀密谋叛乱的书信,韩信将其关押,结果家臣的弟弟将韩信上告。这时的韩信已无力辩驳,只好说:“我当初没有听从蒯通的建议,如今死在小人和妇人手里,岂不是天意?”后人流传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便是韩信临死前的感慨。

冰心曾说过:其实,人和人,社会和社会,国家和国家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世界和平的日子,只有从彼此信赖中才能得到!在我看来,信任是人与人相处的前提,是一种最原始的力量,从它诞生起就尾随着怀疑和猜测。人类在不断地试探中依附这种联系建立起了大大小小的整体,随着时间流逝和社会发展,信任这条纽带变得越来越脆弱不堪,商鞅立木、曾子杀猪、这些诚信的佳话似乎已变成过往的美好回忆,渐行渐远。活着是艰难的。在成长中,我们日益体会到生活的残酷。在困顿中发现心中尚有这么一块可以寄托的空间,这要感谢信任。透过信任的眼睛看世界,天地都更纯净。倘若人人都换一种信任的眼光来看待一切,世界将多么的美好。

都说要以史为鉴,我想,这就是历史的真正魅力所在。它会用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告诉我们人类发展的唯一解。

篇二:风雅大宋天下归一读后感

《风雅大宋》,作者:王佳。我在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所感受到的,是一个不一样的大宋王朝。

说起宋朝,大家会想到什么呢?是皇帝们的二三事,“陈桥兵变”、“斧光烛影”;还是一身正气保家卫国的杨家将与岳家军;又或是在大宋文坛上大放异彩的文人雅客们?而我今日从书中所读到的,是“宋”所特有的。

宋朝被评为读书人的天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就能完美的体现出这一点。因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大将,故对藩镇与地方的势力十分的忌惮,从不重用武将,而采用文人治国。他与文人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四个字来说明:“又爱又恨”。一方面需要文人治理他打下来的天下,另一方面,又觉得文化再好,也打不来天下。所以他一边鄙视文官,一边不得不对他们大加重用。

在看到作者描写的赵匡胤之前,我一直以为,那些好皇帝们个个都是为了江山起早贪黑,对臣子们虚心纳谏、任贤用能、恨不得天天都和臣子们在一块讨论如何治理国家。但是,谁知道宋朝某精明能干的皇帝,会不会在听大臣的长篇大论时,因为受不了臣子上书时横飞的唾沫,面带假笑的退朝,回到自己的寝殿中,痛骂这个臣子一顿,最后却又不得不同意大臣所要干的事情。哎,这年头当皇帝也不容易啊!你以为他是虚心纳谏,实际上他在背后吐槽,大宋的官家也真是太好笑了吧。

宋朝的官家们都是如此的令人颠覆,他手下的大臣们自然也是毫不逊色的。

受大多影视剧的影响,我们眼中的大臣总是单一的好人或是单一的坏人,即使是某个坏人做了一件好事,那么这个人一定是别有用心,想从这件事中获取利益。

可作者王佳的书告诉我,这是错的,至少在宋臣“张咏”身上来看,这个观点是错的。

为了使缉捕逃犯使其归案,张咏拘留了他的母亲,十天之后,依然不见逃犯的踪影。于是,张咏只好又把他的媳妇抓来。这一次,一天不到这个人就来投案自首了。若逃犯在母亲被抓时就回来,可能只是住个几年监狱,可这时,张咏却判了他死刑。

这样的规矩令人不解。

不仅如此,张咏认为只有城市居民可以买菜,农民不可以买菜,因为农民有地可以种。

听完这些迷惑行为与奇葩言论,你是不是觉得张咏一定是一个一无是处且昏庸无能的官员?

实则不然。

在流寇作乱时,为了逼迫手握大权的王继恩出城收拾起义军,张咏对其采用只送钱不送草料的办法。没了草料,王继恩军队中的马儿是整天饿的哀嚎不已。为了马儿,王继恩只好出城追击草莽流寇抢夺草料。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又觉得张咏此人又十分的有头脑且爱国,为了国家,不惜逼迫权威,与之前他所做的事情大相径庭!要是我说,这几件事情都是张咏从一条基准上而做出的,你会相信吗?

张咏所做的一切其实都只是为了重建五代以来分崩离析的统治秩序。罪犯被判死刑是因为他的行为触犯了封建社会道德最低标准——孝;而买菜事件是因张咏致力于建立一种合理的制度,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情;逼迫王继恩出城迎敌,自然就是为了保家卫国……

从如今的社会标准去看,张咏的初心是好的,但实施的方法有些过激。说张咏是好人吧,他又因死板规矩而杀人,说他是坏人吧,他又为保卫国家逼迫权威。只能说,我们不应该以现代标准去评判那时的人。

张咏只是众多奇人中的一个。除他之外,亦有无视天子存在,在朝堂之上为了一点小事唇枪舌剑,吐沫星子满天飞舞的张逊和寇准;不仅如此,年轻时候受了太多的苦的高官吕蒙正,在晚年的时候每天都要用鸡舌头来做汤吃,可当看到一大垛子的鸡骨头时,他就再也不吃了。

“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官家令人发笑,拥有复杂的人性的张咏让人难以捉摸,更有许许多多不同的人们在大宋王朝扮演着他们的角色。正是有了这些人,将迷惑奇葩与正直严肃完美地融合,大宋王朝才会显得那么百卉千葩、龙腾凤集!

篇三:风雅大宋天下归一读后感

对于初宋,今日被读者津津乐道的莫过于陈桥兵变、杯酒释兵权、斧声烛影等“重头戏”。但细品宋代的历史,怎一个等字了得!

翻开大宋王朝三百年繁华盛世的缘起,与其他王朝的开端有着显著的区别。他似乎只有一个不听话的将士被舍弃了生命,而其他的竞争对手集体噤若寒蝉,无所作为。这是中国古代罕见的兵不血刃的改朝换代。

话说故事的主角,在等待了十二年后,竟然在半醒半梦中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与其说是历史的奇特,不如说是上天为赵匡胤蛰伏多年的回馈。

《易经》上说过“潜龙勿用”,在你的力量还不足以“飞龙在天”,最好安分守己。赵匡胤将此牢记于心,从“点检做天子”的木牌,到“出兵之日,便是点检做天子之时”的谣言,他一直在等待着,等待从未有过的雷霆万钧。煽动众人之后,大军到达陈桥驿是,人心已经激动不安。在外部工作正在热火朝天进行部署的时候,作为主角的赵匡胤什么都没做,只是举着手中的酒杯,对着天空如弓般的峨眉月感叹:“开弓的时间到了!”之后,便在酒精的麻痹下渐渐进入梦乡。次日,众将官不约而同地将一件合体的黄袍“强行”披在他的身上,他别无他途,只能站上了权力的巅峰。在陈桥驿薄雾笼罩的拂晓,黄袍加身的赵匡胤迎来了只属于他的涅槃重生。

流萤断续光,一明一灭一尺间,寂寞何以堪。与其追逐转瞬即逝的成功,不如在黑夜中蛰伏蓄力,待时机成熟再用尽全力,让光亮永恒。赵匡胤深知等待的道理,陈桥驿那天的喧闹仿佛又在耳边响起,不能再让他们等下去了!建隆二年七月,赵匡胤召集当年的好兄弟一起饮酒,喝至酒酣耳热之际,他感叹:“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多置良田美宅,少经刀光剑影,岂不是很爽?”言者有心,闻着足戒。第二日,石守信等人纷纷上表推说有病,要求解除军职。

有其兄,必有其弟。赵光义,这位“资历一般”的弟弟在尔虞我诈的环境中生长,必然是学会退让与忍耐。在隐忍十六年后,属于他的等待果实已经成熟了。在“斧声烛影”中,弟弟赵光义与哥哥赵匡胤喝了一顿屏蔽无关人等的酒,结果哥哥也因此长醉不醒。赵匡胤似乎永远不会想到,等待让他成了九五之尊,等待也让他化作了孤魂野鬼。弟弟哪怕再伤感悲哀,也不得不接过哥哥的衣钵,开始他新的等待历程。

退让与忍耐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委屈和妥协也很累,但他们永远不会放弃等待,总有一天,他们不需要追逐光,他们所要的光,就会为他们奔赴而来。

合上书,我脑海中不禁思绪万千。

我们一生都在等待着,等待一个完美的时机。小时候,我们等待着长大,长大后,我们等待着重生,却发现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晴天,我们等待着一阵清风,雨天,我们等待着一米阳光。可在最后我们才发现,在温室的等待似乎并不能看到美丽风景,必须忍着脚底的疼痛,一步一步走上山顶,熬过电闪雷鸣,挺过倾盆大雨,才能看到远处那一轮艳过骄阳的彩虹。

别了“不列颠尼亚”,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刻,米字旗从香港的天空落下,终于,中国人的等待得到了回馈,孩子回家了!1997年7月1日第一分钟,五星红旗在香港的地面上冉冉升起。似水流年,斗转星移。白云过山峰,明珠换新彩。在这片海风吹拂的热土上,等待了太多。从1842年割让香港岛的开始,再到1882年的谈判,最后1997年的回归,中国人民一直在等待;从屈辱到复兴,从东亚病夫到东方雄狮,中国人民一直在奋斗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人民把复兴的责任担在自己的肩上,把国家埋在心间。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采用国内首创2。6G异频+4。9G同频双层高密度组网和超窄波束多频段赋型天线;“小莲花”利用“旋转开闭屋盖”原理,让世界首创顶部8片各重达160吨“花瓣”的动态开闭……科技“点亮”亚运,也点亮了我们的心灵。中国人的等待已经得到了回馈,属于中国人民的新时代已经来临。筚路蓝缕,胼手胝足,个人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只要万众一心,祖国定不服等待,乘长风,破海浪,扶摇直上!

赵匡胤的等待,为他送来了黄袍加身;赵光义的隐忍,为他夺取了大宋江山;中国人民的等待与奋斗,迎来了香港二十五载的春华秋实,迎来了杭州2020亚运会的举办,迎来了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站时代”;迎来了“一带一路”建设,让古丝绸之路再次大放光彩!

是从等待中诞生的风雅大宋,是从等待中而来的新时代中国!

君不见长松卧壑困风霜,时来屹立扶名堂!

怎一个等字了得!

篇四:风雅大宋天下归一读后感

随着《知否知否》、《清平乐》等电视剧的热播,掀起一股大宋热。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可以穿越,你最想去哪个朝代?答案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大宋。有人说,宋朝并重理想与现实,兼备大俗与大雅,是最适合生活的朝代。大宋究竟为什么这么受欢迎?我在《风雅大宋》这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书稿分为六辑,第一辑讲述宋人的日常生活,包括宋人怎么养宠物狗与宠物猫、宋人用抛竿钓鱼、宋人用什么样的牙刷刷牙、宋人吃冰镇水果、宋人用蜡烛照明以及800年前的儿童玩的玩具有哪些等等这些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第二辑讲述宋朝文人的雅玩与雅趣,主要包括宋人爱插花、宋人爱写真、宋人爱焚香、宋人怎么玩收藏、中国茶艺的绝响以及宋式家具之雅;第三辑描述宋朝的社会百态,主要包括,在800年前的宋朝,满大街都是博彩摇奖;将春节过成万圣节,宋朝流行女厨师,探索宋朝女性是否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宋朝人是怎么签写“离婚协议”的?以及宋人为什么爱谈十二星座?;第四辑介绍宋朝的城市公共设施,主要先通过讲宋朝发生了一场城市革命的原因,加上分析《清明上河图》和《西湖清趣图》来看,宋朝城市的公共设施以及宋朝城市为什么会比明清城市更开放?再来揭秘,在宋朝的时候,宋朝城市已有自来水。最后,来探讨宋朝的皇家园林为什么是开放的?以及为什么说宋朝已有城市公园?;第五辑侧重于呈现宋朝的商业繁华,主要是通过《清明上河图》来展现宋朝当时的商业有多么的繁华;第六辑则考证了宋朝政治生活中的礼仪问题,研究宋朝平民需要遵守的一些礼仪,以及宋朝任官的流程,最后通过椅子的出现,说到跪拜礼的变迁。

黄袍加身的赵匡胤,不是机缘巧合的上天垂青,而是奠定宋代初期的三驾马车的齐心协力配合默契,最典型的“雪夜访普”,确定了大宋帝国的百年基业。对于国家之所以不安宁,藩镇力量强大,君弱臣强,忠心耿耿的宰相赵普献出了三条锦囊妙计:1。削夺其权2。制其钱谷3。收其精兵。君能礼贤下士,君也能直接找宰相谈话,现在朝廷上人才济济,宰相作为百官之首,如果不读书恐怕难以众。“宰相需用读书人”,成为激励鞭策一代代读书人的座右铭。太祖对南唐后主李煜的才情的确是真心佩服,赞叹他:好一位翰林学士!而他弟弟太宗却是赠送给李煜一副结束生命的毒药,让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成为千古词人的最后绝笔。一个文人的风雅,在才情和胸怀。

一个朝代的风雅,在哪里?强烈推荐西安青年作家王佳的《风雅大宋》,书中会给你一个不一样解读。

作者通过对生活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宋朝,这个角度之新颖让我眼前一亮,在配上精美的插画,这完全就是一个宋朝情景再现。宋朝人如何养宠物狗和宠物猫、宋朝人如何刷牙、如何钓鱼、怎么玩收藏、又是怎么写离婚协议的、还有宋朝城市的公共设施、清明上河图暗含的商业机密以及宋朝平民与皇帝之间的一些礼仪,在这里都描写的非常详细。如果说宋王朝的崛起和建立、著名人物的英雄事迹和杀伐战争是骨头的话,那么宋朝的人文社会就是血和肉,成了一个活色生香的宋朝文明,让我们看到了更加精彩有意思的宋朝画面和故事,从而为宋朝的文明所折服。

本书就是这样一部关于宋朝社会以俗为雅,大俗大雅的社会文化史,包罗万象,妙趣横生。通过宋画来了解宋朝历史,作者另辟蹊径,让读者眼前一亮,原来,一幅宋画的背后,隐藏的是这么多好玩有趣的历史真相~正如历史学者邓小南所言:“宋代历史风貌的多面性正是其魅力所在。随着越来越多材料的发现和研究,宋代历史丰富复杂面貌会更加清晰地呈现出来。”

篇五:风雅大宋天下归一读后感

读过风雅大宋,见证了北宋一潮的兴起繁盛,一桶天下也了解了宋太祖——赵匡胤的治国方略。从一个现代人的角度看,他的方略优劣各存,且极为明显。

其方略之优,在对于皇权的加强,皇名的传远,不仅是杯酒释兵权,没收金铁盐等炼制权收归中央,他在人民的心里上也打好了,治国基础,如范睢提出的,远交近攻一说。他对人心的掌控,在于“远亲近畏”。在朝廷中太祖,与臣子的关系,可谓是尊卑分明。唐太宗治世以仁,固然是好方法,但却不适于太祖,因为唐太宗是接过父亲打下的江山,有良臣辅佐,自可以人教之而心安无惧。而太祖起义于乱世,坐上的江山仍未稳固,其手下随时可能自立为王,故威严代之。臣子面前,他说一不二,稍有触犯便为死罪。正因如此,许多有侥幸心理欲自立为王之徒,便打消了心思,而石守信等大象更是毫不犹豫交出兵权以保性命。而对待离自己较远的百姓们,他则以宽厚待之,甚至将要讨伐之人也如此。如攻打南汉刘张之时,先令南唐李煜写劝降书,未果。在攻陷南汉,俘虏刘张时,他也以厚礼待之,且不犯南汉百姓丝毫。这样,太祖“仁德”之名便广为流传,百姓信服,天下安定。

近臣畏,远民服,是乱世局面下最好的治国之道。那为何又有“劣”处呢?就是因为这个方法不长久,得过一二世之盛世后,便会显露颓势。皇权加强令地方权力削弱,地方经济发展自然减缓,且太祖为制约地方节度使兵权,派“监督员”去探查。节度使官位远高于“监督员”,但却不得不任由“监督员”肆意妄为,就如右赞善大夫周渭到永济当县令、节度使,老将符彦卿亲自到郊外迎接,而周渭只是微微点头,以下范上,符彦卿却无可奈何。他一旦有事亏待周渭,被疑心甚重的太祖知道,只怕小命不保,这样“二权分立”却是使天下官权分布不清。县令拥握地方大权,久而久之必然引起祸端。

还有一点则是臣子的选用。赵匡胤不比李世民,听不得臣民顶撞,所以,朝上敢于直言的臣子就更少了,这是皇帝的通痛,就如以后的欧阳修与范仲淹不受待见的一般。但如此,朝上臣子多为软弱之人与奸邪小人。而南宋与辽、西夏并立,抵御外敌一直为一项重任。若用软弱小人去抵御外敌,只怕是一再求和,忍气吞声而不觉羞愧了。太祖这一代凭借打天下的武将犹且兵力强盛。几代过后,却是被大辽杀的丢盔弃甲,落荒而逃。由此可见赵匡胤的治国方略,劣在地方权力分布杂乱已存,抵用不正当之上。

无论如何?从底民小兵一路杀至皇上的赵匡胤是值得敬畏的,他开创了宋朝的基业,他的治国方略也可以为后世所学习,所改进,“风雅”始于“干戈”,赵匡胤的智慧与勇气值得我们去学习,去敬仰。

篇六:风雅大宋天下归一读后感

《风雅大宋(—)》共十五章,每章一个标题,几个事件,一群人聚散形成各种各样的故事,这种叙事的线索不是历史叙事的时间线,而是由主题和人物构成的类似音乐乐章的交响诗。这篇文字交响诗写的是庆历党争,主要跟北宋两个皇帝有关——宋真宗和宋仁宗,真宗时的历史事件主要有澶渊之盟的缔结和真宗封禅等。这其中的大臣主要有李沆、王旦、寇准、王钦若、丁谓、陈彭年等。

庆历党争发生在仁宗时期,仁宗支持谏官,当时的谏官有范仲淹、欧阳修、富弼、韩琦还有王素,主要的事件是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新政遭到夏竦等保守派的反对,庆历党争出现后,仁宗开始对谏官有所忌惮,范仲淹等人接连被贬。党争落幕,书中还交代了一下新政之后的众生相,范仲淹被罢免,宋庠、宋郊接替他的位子,欧阳修虽在外地,但还在写奏疏,政敌找到欧阳修的污点使其被贬。这些人物事件跟主题结合,形成了围绕庆历党争的交响诗,除了这些主要人物,最后还提到了柳永,只因其是落榜考生,又总写艳词而一直不被仁宗赏识,但是他写的词却得到歌伎传唱,而史上留名。

活泼的语言风格

一般历史叙事语言风格都比较严肃,注重史实,《风雅大宋(—)》的语言却比较活泼,而且加入对话,使叙事非常的生动。比如文中说林特特别喜欢在办公室工作”,就一下子让语言有了现代感。再比如寇准给真宗告密,说王旦的公文不合格,但是王旦却不会挑寇准的毛病,寇准觉得惭愧,但是“惭愧很快就过去了”。这样的叙述既让寇准的性格显得鲜明,语言也非常的轻松可读。

文中还有不少白话文和古文穿插的段落,如丁谓给寇准和李迪处罚时,宋绶问丁谓,“如何给二人定罪?”,丁谓说:“春秋无将,汉法不道,皆其事也。”后文还对这句话用白话文做了解释。书中还有类似《三国演义》这种对于人物的奇异形态的描写,比如“杜衍眼中有黑光径直射出,直达纸面。”这种类似科幻的人物描写很有表现力,这不是历史严谨叙事的模式,是小说的写法。

真实的人物性格描写

一般历史读物,人是历史的一部分,文中并不注重人物的刻画,更不会有人物性格的呈现。我在《风雅大宋(—)》却看到了细致的人物性格的呈现,甚至还有人物的内心独白,这些描画让历史更加立体。身为帝王的仁宗对下人很好,有仁慈的一面,也喜好美人,台谏大臣曾上书提议裁减后宫嫔妃,仁宗甚至因为美人离开而掉眼泪,这些都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性情的皇帝。

“三光宰相”范仲淹,因三次被贬而得此名,文人称其做了三次光荣的事。第一次被贬,是因为请求太后还政于仁宗,这是在维护天子的皇权,坚守大义。第二次

被贬是因为范仲淹反对仁宗废后,这是尽职尽责。“第三光”是范仲淹画了一张《百

官图》献给仁宗,并写文章指出吕夷简任人唯亲,是朝廷的祸患,所以被贬。范仲淹不怕得罪人,并且心系国家。

还有一个人物性格鲜明,就是寇准,在“城下之盟何惶惶”一章中,作者通过一些事件,让我们看到了寇准的性格特征。寇准有魄力,有决断,在辽军入侵之时建议真宗御驾亲征,并用智谋逼迫曹利用给辽国最少的财帛。寇准雄心壮志,不听他人劝阻,执意当宰相,后来有起有落,树敌而不自知,因小人谗言所害,这也与他的性格有关。

《风雅大宋(—)》用细致的笔法描画了真实的人物性格,用富有现代感的词汇表现了活泼的语言风格,用主题与故事编织了交响诗般的文字。这本书有人物有对话,有性格描写,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北宋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