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小作文 国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英语作文 原创专区作文
当前位置:作文营 > 自然 > 

家乡的风俗600字元宵节(精选15篇)作文

栏目: / 发布于: / 人气:2.64W

篇一:家乡的风俗600字元宵节

家乡的风俗600字元宵节(精选15篇)作文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到来了,周围到处洋溢着笑容,人们喜笑颜开,到处热闹非凡,让我们在这欢乐的氛围中走进元宵节吧!

早晨一起床,妈妈就叫我们:“吃元宵啦!”看着餐桌上一碗碗热气腾腾的元宵,我已经迫不及待了。这时我发现,咦?元宵怎么是五颜六色的?妈妈说:“七彩元宵,代表七彩生活,这样不仅营养更丰富而且更有食欲。”让人眼前一亮的元宵,像一颗颗宝石,光是看着,已经够让人流口水了,更何况是大碗大碗地盛在碗里,大口大口地吃进肚子里呢!咬开一看,有白糖的,有巧克力的,有草莓的,有黑芝麻的,代表着一年里甜甜蜜蜜,红红火火,芝麻开花——节节高。一个个元宵酸酸甜甜,香香糯糯,预示着一个个美好的祝愿。我希望新的一年家人和和美美、快快乐乐。

吃完饭,妈妈就让我穿上外套,说:“走,咱们去‘遛百病’。”我走到外面,大街小巷,人潮涌动,大家都来“遛百病”了呀!小区的人们还在互相寒喧:“张大爷,您也来遛百病了呀,祝您高寿!”“是呀,我今年都八十九了。””李大娘,您真是越长越漂亮,越活越年轻了呀!”在街上有的小朋友拉着大人,有的大人搀着老人,大家都来遛百病了,原来,遛一遛可以把病痛丢在外面,回去就是健康、崭新的人,这样大家都能青春常在,永不衰老。

夜幕降临,外面到处张灯结彩,树上、楼上、街上,到处挂着彩灯,有的像星星,一闪一闪;有的像糖果,五彩斑斓;有的像瀑布,流泻而下。红得热闹,绿得耀眼,蓝得深邃,加上霓虹闪烁,如梦如幻,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元宵节真是快乐的节日,给人美好的回忆,但我也知道,元宵节结束代表春节落幕,要迎接新的开始了!

篇二:家乡的风俗600字元宵节

石琳

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这天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宵又同夜,所以元宵节又名元夜节。

元宵节有很多习俗,如:燃孔明灯、猜灯谜、闹元宵、吃汤圆等。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后来,天官喜乐,因此,元夜就要燃灯。

往年的元宵节,公园会用灯笼装饰得漂漂亮亮,还举行猜灯谜、闹元宵等很多活动,小区门口也会摆出好几口大锅,让我们一起包汤圆、煮汤圆、吃汤圆,很是热闹。我最看重的是吃汤圆。记得前年的正月十五这天,我和妈妈来到小区门口,参加包汤圆。我原本不会包汤圆,只想坐等着吃。后来,我再也坐不住了,就想自己动手做做。还没包完一个。妈妈就已经煮好一锅了。哇!我直流口水,煮好了的汤圆,活像一个个胖娃娃。咬一口,烫烫的黑芝麻滚入心脾,咀嚼着,稍稍有些粘牙,但也没有太过分,很香融的。张嘴如同拉丝般,软软甜甜,让人忍不住回味。舌头上留着甜甜的味道。我囫囵吞枣把一碗热乎乎的汤圆吃下了肚子。再看看手上,黑一块白一块,全把面和黑芝麻弄到自己手上啦!我用一只手捏面,一只手握勺子,包起来,像个烧麦;又一次搓合,搓破了……第六次包的像只粽子……第十次……我学了半个小时,终于自己包了两个,我称他们为元宵小娃娃。然后,我把两个长得很奇怪的汤圆放到小盒子里,藏起来。

与往年相比,今年由于疫情的影响,取消了所有节日活动,可真没意思。我躺在床上,想着想着,睡着了。

篇三:家乡的风俗600字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是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元宵节。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

在我老家,元宵节主要有: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和我最喜欢的舞龙灯等传统民俗活动。

这天大家早早就吃完早饭,来到村里的国小操场,村干部们早就准备好了灯谜,篮球,套圈……等游戏。灯谜都写在红色的纸条上,粘在一根根长长的绳子上,有序的牵在操场的树上,如果把灯谜猜对,还可以得到两颗糖果当奖励。篮球的话只要把篮球投中就可以得到奖品哦。套圈呢要把手里的圈丢到你想要的物品上就可以了,丢中了就可以带走了,如果没有丢中的话也没有关系的,会有鼓励奖(糖果)带走,然后在重新去排队再来一次就可以啦。玩一圈下来很快就到吃午饭时间,一般午饭大家都是随便吃点,休息休息准备晚上的大餐。

休息好了,我们就开始做元宵了。把元宵粉加上水搅拌好,当皮,再把芝麻,花生,肉(因为我和我妹爱吃肉,所以奶奶就会特意切出一些肉沫)等加油搅拌好,当馅,材料就准备好了。之后再把皮搓成球后压成圆片再把馅料放进去,一团就好了。

吃过晚饭,一天当中最精彩的节目就要开始了!我们就准备好接龙灯罗!家里的长辈会早早的准备好一红包,等他们上门。还有一些兴备的人会跟着龙灯一起走(当然啦,我也是其中的一员),还有一些胆大的人时不时的点着小爆竹在他们周围扔过去,那场面既热闹又“混乱”。

等他们走完一圈回到起点时我们就开始放烟花了,灿烂的烟花炸满天空,好看极了。

放完烟花我们也被妈妈叫着回家去睡觉了,那时我们的嘴上挂着幸福的笑容。

篇四:家乡的风俗600字元宵节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盼星星,盼月亮,我终于盼到了牛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今天我还听说了一个好消息,学校组织了猜灯谜活动。

下午上课,我们一窝蜂似的去猜灯谜,与以前一样,猜灯谜的地方是在教学楼的架空层,哇!架空层太美了,每一根长方体柱子上都牵着四根红绳子。外面两根红绳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有绣球样的;有南瓜样的;有水桶样的,还有杯子样的……中间两根红绳上挂着五颜六色的谜语纸条,让我看得眼花缭乱。

哇!人怎么会这么多,架空层都要水泄不通了。只见有的同学在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有的同学三个一伙五个一群的猜灯谜;有的同学拿着奖品在炫耀呢;还有的同学则在那里排队兑奖。看见人挺多的,我心里就范痒痒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地冲进人群中。看灯谜啰!咦“八兄弟,轮流观月”打一字。不会呀,怎么办呢?心想赶紧放弃吧,寻找下一个目标。找呀找呀!我又找到一个,看了一眼“走起路来落梅花,从早到晚守着家,看见生人就想咬,见了主人摇尾巴”打一动物。惊喜的发现这个我会呀!不就是“狗狗”吗?我赶紧把它扯下来,像宝贝似的踹在怀里,跑到对答案的地方,排上了其中一条队伍,等了好久腿都麻了,终于到我兑奖了,结果一看我排错队了。手上只有一个灯谜要排那么久,等到我排完队再去猜还有灯谜吗?于是我毫不犹豫地跑到灯谜区,多猜几个灯谜再一起去兑奖。就这样我又加入了猜谜语的人群。

随着放学时间的到来,我们依依不舍的回到了教室,我还沉浸在元宵的快乐之中。

篇五:家乡的风俗600字元宵节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地方的风俗自然是不一样的,就比如说我故乡过元宵的风俗。

早晨,我妈一把拉起还正在被窝里做好梦的我,大声对我说:“快点洗脸刷牙,然后来吃汤圆。”我又慢吞吞地躺回被窝里,冲妈妈挥了挥手,说道:“你这么早叫我起来吃汤圆干嘛?我还要再睡会儿呢!”妈妈一听到我的话,立刻从普通说话声转变为狮子吼:“快给我起床吃汤圆,今天可是元宵节。”我被妈妈的吼叫声弄得耳朵生疼,只好不情不愿地从被窝里爬起来吃汤圆。听说吃了汤圆,一年里就会平平安安,一帆风顺。

汤圆一吃好,我就赶紧下楼去看人家舞龙灯。我到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舞了,最前面的那个龙头的眼睛炯炯有神,十分威风,舞龙头的那四个年轻人也舞的很好,步伐整齐一致,一看就知道是经过无数次刻苦训练的结果。扛灯的是一个个壮实的年轻人,他们也紧跟着节奏随着“咚咚咚”的声响,时而快跑时而慢走,时而又发出一声吼叫,十几个年轻人的声音凝聚在一起,气势如虹,而这条威风凛凛的龙一会儿腾空驾云,上下翻滚,犹如蛟龙出海,蔚为壮观。渐渐地,夜晚来临了。

在我的故乡,元宵节的夜晚可是花灯们的主场。一盏盏美丽的花灯亮了起来,有锦鲤样的,也有荷花、梅花等自然景物样的,还有画着《西游记》等名著里的故事情节的,一盏盏各色各样的花灯使我们的眼睛应接不暇,看到了这个,另一个便飞上天去,看到了那个,又有一个悠悠地飘向远方。

元宵节就这样,随着花灯离开了,年也就随着元宵节的结束而结束了,我们也迎来了新的一年。

篇六:家乡的风俗600字元宵节

今年,疫情仍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但上海过春节仍然十分热闹,尤其是今天——元宵节。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城隍庙的热闹场景与前几天一样热闹,我约了好朋友,一起去逛庙会。我们来到城隍庙,就忍不住惊叹:“个得宁那能噶西都啊!”我们进入其内,那里真是什么都有:舞狮表演、漂亮的牛年定制衣、还有各种小吃……我们看得眼花缭乱,都不知应该先去哪里逛啦!“呀!你快来看!有卖大蝴蝶结的摊位儿耶!”我身旁的朋友突然两眼放光,手指向一个摊位叫喊起来。哎,果然,喜爱发饰的她一下子就被牛年的专版蝴蝶结吸引了,过去看看吧!城隍庙的东西是真的多,光一个发饰店就让我们眼花缭乱。我们逛来逛去,看到许多心仪的蝴蝶结,最后,我们一人买了一个红色的,真开心!两个妈妈看见了,眉开眼笑地说:“哎哟!两个娃娃买了红蝴蝶结,新的一年一定能是红红火火的!”是啊!春节期间穿戴红色的服饰,能有个好兆头。

接下来,我们又去看了不容错过的节目——舞狮表演。狮子们在舞台上,一会儿舞做一团,似争斗,又似嬉戏,好不快活!一会儿又各自舞动起来,有的向观众点头,有的翻着跟斗,有的还扭着腰……观众们都喊叫捧场,一副其乐融融的场面让我感到快乐与温馨。

最后,便是元宵节最重要的环节了——吃元宵,妈妈给我们买了芝麻馅儿的,一口咬下去,芝麻的香甜溢满了我的嘴巴,激起了我的味蕾,令我“爱不释口”,我们都吃了不少呢!妈妈对我说:“这汤圆这么甜,祝你学业进步哦!笑得更甜!”“我祝您新的一年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哦!”我回答道。

春节的丝丝寒意,阻挡不了股股暖流在心间荡漾,元宵节更是难忘。春节的祝福声像乐曲在鸣奏,又像鸟儿在报喜,让家家户户充满欢乐。

篇七:家乡的风俗600字元宵节

陈子木

有这么一天,大街上人头攒动,街上挂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屋里早已关不住元宵的香气……想想,这天是什么日子?没错,就是元宵节!

众所周知,每年的正月十五是我们的元宵节,又被称作灯节,它之所以有这么两个名字,是源于这天的两个重要习俗,吃元宵和赏灯。

今天,就先来说说赏灯吧!还记得小时候,隔壁村每到元宵这一天,大街上都会挂起成百上千的灯笼,而我们村虽然也有,但却很少,当时虽说天气已经冷得能冻掉手掌,但我们仍然冒着鹅毛大雪去了隔壁村。一到街上,我的眼中顿时异彩连连一一街上人山人海,街边一个紧挨一个地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大的、小的、红的,花的,小猫的,小狗的……其中还有一盏巨大的兔子灯笼,爷爷说那叫“兔婆”,象征着多子多孙又多福!

我在人群中挤来挤去,爸爸妈妈几乎要拉不住我了。“哟!这灯上还挂了个字条!是灯谜吧?”我一字一顿地念道:“两个明月挂天边!”“什么意思?”这时,妈妈走到我的身后,说道:“两个明月就是两个月,这个字谜的谜底是朋友的‘朋’”。我恍然大悟,这字迷可真是绝妙啊!

接下来便是吃元宵了。元宵又叫做“浮元子”,有黑芝麻馅儿的,花生馅儿的,水果馅儿的……当然,我还是最爱吃黑芝麻的。每次元宵一出锅,我便立马伸筷子要在锅里夹,却总被热气烫得泪水涟涟。唉!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元宵节,这个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古老习俗,一直伴随着我们的成长。我爱元宵节,爱赏五彩斑斓的灯,爱吃香气四溢的元宵,但我最爱的还是元宵节的寓意一一大家幸福快乐,团团圆圆!

篇八:家乡的风俗600字元宵节

罗夏岚

“去年元月时,花市灯如昼。”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就是元宵节,元宵节是我最期盼的节日。

天还没有黑,我就嚷嚷着要吃汤圆,爸爸只好依从,先给我煮几个解解馋。只见爸爸撕开包装。一个个汤圆争先恐后、你推我嚷地跌进热气腾腾的锅里,我透过锅盖观看着锅中的一切,一个个白白圆圆的“小胖子”在锅里自由自在地游着。沸腾的水宛如波涛般拍打着汤圆,突然“噗……”的一声,锅内叹气了,把我吓退了好几步。

我坐在餐桌前,焦急地等待着,终于我耐不住性子又故地重游了一遍,看着锅中的汤圆好像比刚才大了几倍,颜色也没之前那么白了。突然一个汤圆的“白肚肚”破了,黑不溜秋的芝麻线破“肚”而出,一瞬间原本干净的水顿时变成了染缸里的“脏水”。我赶忙把爸爸叫来,爸爸急急忙忙的跑来关了火,他把白嫩嫩的汤圆盛出来,端到餐桌上,让我享用。

我挖了一个汤圆,放到嘴边咬了一口,突然一种甜腻腻、软软糯糯的感觉在口中弥散开来,啊,那个味道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于是,我一口气把整碗汤圆全吃了。

我屁颠屁颠的跑到厨房,央求爸爸再煮几个给我吃,可是爸爸这次毫不领情,说:“到夜里才准吃。”“可是,我……我饿了。”我一副快要哭的样子。其实我说的饿了,也不可靠,不过是因为刚刚尝过,觉得还很好吃,而急于想再尝一次。可是爸爸却推辞说:“即使饿了也得等到大家一起吃。”

经过我一阵耐心的等待,汤圆总算来了,我狼吞虎咽地吃着,吃完了,我倚靠着椅子,肚子也成了一面小鼓了。吃完汤圆,我又陪爸爸妈妈一起去散步,打算好好消化一下。

元宵啊,好不热闹,好不红火,好不开心……但也好满足。吃元宵,“闹”元宵,“闹”出一个幸福美满的生活。

篇九:家乡的风俗600字元宵节

微光

都说“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向来是热闹的,逛灯会,看花灯,猜灯谜……在我的家乡,每逢元宵还有一项特定的活动,那就是——吃元宵。

我查资料得知,元宵以前叫“汤圆”或“汤团”,因其是元宵节的特供美食,便逐渐被称作“元宵”了,至今不少地区还叫“汤圆”呢!“汤圆”或“汤团”都有“团圆”的意思,正月十五吃汤圆的习俗自古就有,寓意美美满满、阖家团圆。

元宵节的下午,奶奶就开始张罗着自己动手做元宵。香喷喷的芝麻糖馅早已准备好了,元宵的馅花样很多,但我们家最喜欢包的还是芝麻糖馅,奶奶总说芝麻糖馅又香又甜,吃了这日子啊也是甜甜蜜蜜的。雪白的糯米粉已被揉成了一大团,像个大而结实的棉花糖,惹得在一旁看着的我,饶有兴趣的去帮忙。

只见奶奶先把一小团米粉搓圆,再慢慢的旋转着捏成一只小碗的形状,然后舀一勺馅放进“小碗”里去。接着奶奶转着“小碗”十指翻飞,眨眼之间一个圆圆的元宵就诞生了。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一小团米粉,搓圆、捏成碗状、放馅儿、封口,一个小小的元宵就成型了,只是没那么圆。看着我的“作品”,奶奶一边给我展示她前面那一小排圆滚滚的“白玉球”,一边传授经验:“一定要搓圆,这样才能团团圆圆嘛!”

忙活了一下午,夜幕降临时,热腾腾的元宵也上桌了。白白的、软软的,一颗颗晶莹剔亮,隐约可见里头的芝麻馅。我舀起一个汤圆,轻轻一咬,哇,那又香又甜的芝麻便涌了出来,在口中慢慢化开,怎一个“美”字了得!

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品尝汤圆,说着笑着,窗外亮起了花灯,屋子里洋溢的满是温馨,团团圆圆,团团圆圆……

篇十:家乡的风俗600字元宵节

六(1)班赵晨羽

春节的潮汐刚刚退后不久,元宵的风暴又再次来袭。按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我们家乡的元宵节,家家户户要挂彩灯,赏花灯,吃元宵。

相传汉文帝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之乱,每逢正月十五,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那时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故这一夜又称元宵,这就是元宵节(山元节)的由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你看,家家户户门前都挂着红灯笼,几个稚童拉着发光的兔子灯,在喜庆的音乐声中,欢快的在大街上奔跑嬉戏,只留下随行的大人在后面隐约地喊道:“慢点,慢点,别摔……”不一会儿,街道上就已经人声鼎沸,一串串的车灯如同一条条奔流不息闪光的长河,远远望去,一盏盏路灯又好似绵延千里的银龙,一直伸向远方……

“赵晨羽,别趴在后窗上看了!快过来做汤圆啦!”妈妈的话语打断了我的思绪,我赶忙起身,加入了做汤圆的大军。我将一坨小小的面团揪下,搓成了一个小圆,然后轻轻地用大拇指摁出了一个小坑,随后便将那早已准备好的芝麻馅趁它不注意,塞进它的小肚子里,温柔地放进掌心,轻轻地给它按摩,让它恢复到原来的光鲜亮泽。周而复始,一个排的汤圆集结完毕,即将投入到热火朝天的“战场”之中,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即使我再嘴馋,也只能干等着。一分钟、两分钟……经过漫长的等待,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终于来到了我的面前,雪白圆润的汤圆在碗里向我“招手”。我用汤匙轻轻捞起一个,放入口中,香甜软糯,唇齿留香。此时的窗外寒风凛冽,屋内暖气四溢,看着围坐一起的爸爸妈妈,我想这才是元宵的真正含义:团圆。

元宵元宵,祸患全消,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篇十一:家乡的风俗600字元宵节

崔琳雅

今夜的月并未满含孤独地藏在高空中那层层云间,她皎洁如玉,照得我们心中欢喜……

正当感叹“夕阳真美”时,再拾眸已华灯初上。小树林旁的路上,人与人擦肩而过,个个都怀有心事……我从常去的小卖部走过,走在回家的路上……

两年了,因种种原由,我没有和爷爷、奶奶三个人一起过这本该团圆的元宵节,心中处处是歉意……到家时激动的苦与酸涌上心头,未说出第一句话,爷爷就把我拉进屋内。屋里很暖和,奶奶坐在炕头,木桌中是奶奶亲自做的元宵,见我回来了,一下子回过神为我找坐处。

元宵节开始了……

嘴里品着不同口味的元宵,爷爷奶奶在一旁唠嗑,型号绝版的电视,一个节目接着一个节目地按顺序播放,窗外的月依旧亮,但我却红了眼眶,可能是因为这一切都承载了太多元宵节的旧事……

那年天很冷,我用红毛线扎着双马尾,坐在与自己同样高度的铁凳上小口小口吃着元宵。当时问着最幼稚的问题,看着最单纯简单的世界。爷爷奶奶就在一旁,他们会一同带我放下未吃完的元宵,打上花灯,在小树林旁的路上。放眼去看家家门口都会有一个天真无邪的打灯小孩,满天都是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明月也毫无闲暇之时,他会为这团圆的人家送去祝福,默默收藏在每个人的时光档案中。朴素也让人觉得很美好。

离开的时间快到了,我再次与爷爷、奶奶打起花灯,晚间的风吹起奶奶齐肩的白发,月光散在我们走过的路上,仿佛回到过去实则一直在面对新的开始。我们仨一直会是我们仨,在这样一个有风韵的节日感受风俗。

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流逝,那些散碎在元宵的旧事含着月光共同欢喜。

篇十二:家乡的风俗600字元宵节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除了吃元宵,还要赏灯和猜灯谜。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就存在了。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有一种有趣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得知后大怒,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降火于人间,把人类都烧死。天帝的女儿不忍心看到百姓们无辜受难,冒着生命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一位老者想出了办法:“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家家都在街上挂起红灯笼,这样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现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就禀告天帝不用再下凡放火了,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日,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

我也有幸体验到了猜灯谜的乐趣。在课上,张老师拿出了几个灯笼,每个灯笼上都悬挂了一张纸条。老师让我们猜纸条上的谜语。第一个谜面是:“我在山东”,打一字。答案出现了:“东!”“山!”“烟!”……我细细思考了一番,把“我”字放到“山”的东面,也就是把“我”放在“山”的左边,那就是“峨”字!于是我举手回答:“答案是峨,峨眉山的峨。”

“回答正确!”

其实除了猜灯谜,古代诗人在元宵灯会的环境下,也佳作频出。比如欧阳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年时,花市灯如昼。”如辛弃疾的《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又如李清照的《永遇乐·落日熔金》:“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元宵节的浪漫爱情在诗词中可见美好。

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

篇十三:家乡的风俗600字元宵节

李梓菲

元宵节是一个团圆的节日。

相传汉武帝时宫中有一位宫女,名叫“元宵”,常年幽居于宫中,思念父母,终日以泪洗面。大臣东方朔决定帮助她,于是对汉武帝谎称火神奉玉帝之命来烧长安,要想逃过劫难,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这天做很多火神爱吃的汤圆,并由全体臣民张灯供奉。汉武帝准奏,“元宵姑娘终于与家人团聚。就这样形成了元宵节,在这一天,人们都要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平平安安。

在这一天,我们家也要包汤圆,在揉完面后,就轮到我大展身手了!

我把面揉成一个个小剂子,用勺底在面团上压出一个坑,再舀一勺红糖塞进去,然后把面剂子搓成球,最后贴着锅边小心地放进去,一个汤圆就做好了!

在做了许多个这样的汤圆后,终于到了品尝汤圆的时候了,只见一个个香甜软糯的汤圆被盛到了碗中,让人垂涎三尺。

“唔,这是什么?”我从嘴里吐出一个硬币,“汤圆里怎么会有硬币?”

“汤圆里包不同的东西有不同的寓意,包芝麻代表芝麻开花节节高,包红糖寓意甜甜蜜蜜,包花生寓意早生贵子,包硬币寓意财源滚滚。”爸爸笑了笑,“看来你要走大运喽!”

“那汤圆和元宵有什么区别呢?”我追问道。

“汤圆是包出来的,表皮光滑黏糯,元宵是滚出来的,表皮干燥松软。汤圆是把糯米粉和成面团,包上各种馅并搓圆,元宵是先做好固体的馅并切成小块,蘸水后在放满糯米粉的筛漏上滚成球。”妈妈回答了我。

吃完饭后,我和爸爸妈妈一起赏花灯。有的是带褶皱的圆形花灯,像炸得焦黄的丸子,有的是纸折的长条形花灯,赛两条游龙,有的剪成了动物模样,好似一张张立体年画……

团圆、热闹、快乐的元宵节就这样结束了。

篇十四:家乡的风俗600字元宵节

“卖汤圆,卖汤圆……!”我在厨房边唱歌,边看爷爷煮汤圆,许多汤圆一起下锅,在水里舒舒服服泡温泉,“咕噜咕噜……”红枣、红糖、花生、芝麻各种馅儿的汤圆散发着自己的香味,从厨房一直飘到客厅。小汤圆们有的游到深水区,有的睡着,让我目瞪口呆的是有的竟然一边睡一边漂浮到面上,我用筷子去碰了一下,它又跑到其他地方去了。奶奶在旁边慈祥地说:“想偷嘴啊,起锅以后多吃点!”

汤圆被捞了起来,洁白的汤圆软软的,一到嘴里黏黏的、香香的,我心里痒痒的。赶紧动筷子了,爷爷指着我的脸呵呵笑到:“快看,嘴都没擦,赶快擦了。”我不好意思地笑了。

元宵是汤圆吗?其实它们并不相同。但是元宵节为什么要吃汤圆呢?原来北方人在正月十五吃元宵的习俗正在向南方人靠拢,因为现场制作元宵的越来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汤圆。吃元宵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同时。人们也以此来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望。

关于元宵节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迷了路而降落在人间却被不知情的猎人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大发雷霆,就下令让天兵在正月十五那天去人间放火,把人统统烧死。天帝的女儿便偷偷下凡告诉人们,众人听了吓得不知怎么办。过了一会儿,一位老人想出一个办法:“在正月十四到十六,每户人挂灯笼,放烟花,天兵就以为我们死了。”听了老人的话,大家马上开始行动,天兵看人间一片火光就不在放火了,心想:这么大的火绝对烧死人们了。就回去告诉天帝,人间发大火,不用放火了。人们保住了生命,为了纪念这一天,从此正月十五每家每户还要放烟花,点灯笼。

元宵节不愧是我最爱的节日,既是好吃的又有神奇的故事。

篇十五:家乡的风俗600字元宵节

每当在无宵节吃汤圆时,我总是会情不自禁的想起在家乡元宵节包汤圆时的场景。

元宵节一早,我老家的亲朋好友齐聚一堂,各个手提大包小包的礼物,脸上挂着微笑,屋子里很快人声鼎沸,笑声、谈话声响成一片。小朋友们在屋里屋外来回穿梭,追逐着、打闹着,大朋友们坐在长凳上,聊着家长里短的大事小事,老朋友们呢?他们正兴高彩烈的举着牌,打牌呢!再扭头望望其他人家家中的景象,也是一个样,在元宵这天,整个村子都热闹非凡。

中午,我们二十来人围着一张大圆桌,一边做汤圆一边谈天说地,聊得好不热闹。

我站在圆桌前,一手按住面盆,一手提起水壶,浇在盆中的面粉上,手不小心一抖,水倒多了,盆里一下变成了”白面湖”。我嘟起嘴,两颊鼓起,像极了一只生气的小河豚。我十分不甘心,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我一把抓过面粉袋,一股脑儿往里面倒,“噗——”顿时,面粉四起,我也像一只小花猫一样,脸上全是面粉,一整张桌子的人哄堂大笑,我难为情的对他们笑了笑,旁边的小姨则用满是面粉的手刮了一下我的鼻子,说:“麟丫头,你瞧瞧你,全身上下都是面粉,不知道得还以为你去面粉堆里滚了一圈呢!”我吐了吐舌,不好意思地擦了擦脸,结果脸更加花了,反而更加像一只大花猫了,奶奶见了赶忙端来一盆水,笑着说:”唉,你这孩子,还是老老实实帮我揉面去吧!我立刻抬起头,用亮晶晶的眼睛盯着奶奶,问到:”真的吗?”奶奶从围裙里掏出一块布,算是默认了,我马上就”蹬蹬蹬”跑过去,再一次加入”揉团子”大军中去……

夕阳西下,望着那一颗颗被夕阳照得雪亮得小汤圆,心中十分满足,它们,是家人团圆的象征,是家乡过元宵的代演人,也是我儿时一个个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