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小作文 国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英语作文 原创专区作文
当前位置:作文营 > 话题 > 

《世界在书店中》读后感(精选3篇)作文

栏目: / 发布于: / 人气:1.72W

篇一:《世界在书店中》读后感

《世界在书店中》读后感(精选3篇)作文

《世界在书店中》这本书,是十几位外国作家写下的、追忆自己和书店的故事集,主编塞缪尔·约翰逊博士写到:这不是书店指南,也不是城市索引,是追忆书店的似水年华。这句话很打动我,同时也是整本书的基调。当小书店、书屋、报亭正在这片高速发展、日新月异的城市中逐渐稀少的当下,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少年们,也许并不能从这些故事中获得会心一笑或者共情。

好像是一种精神考古,我无法确知,走进一家飘荡着蓝调或爵士乐的书店,是一种什么感受,我也不能理解,为什么有人逛遍了无数知名书店却找不到一本诗集的遗憾。于我而言,最近一次去书店的记忆,都已经遥远而模糊了。很小的时候,妈妈带我去博库书城,大书店总是人很多,尤其是寒暑假,和大部分小朋友一样,我一般会选几本流行的漫画书或绘本,席地而坐,一看就是半天。不仅孩子多,还有很多年轻人,也有老年人,或倚或靠,翻看着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也有时去到类似西西弗、言几又这类更有格调的书店,书店里还有咖啡和甜点,有文创和CD。后来,渐渐的,我就很少去书店了,首先是因为学校有指定阅读书籍的范围,家长就按图索骥在网上下单,其次,我们也很少在周末有时间,去书店一呆半天,往往是目的明确,教辅书架子里一钻,买完走人。想要随心所欲的阅读,真是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

书里的故事,也许都是一些上了年纪(估摸和我父母差不多年纪或者更老)的作者,在回忆他们生活中和书店有关的美好或者特殊的记忆,这也让我对书里的“书店”有了一些兴趣。第一个在《纽约客》发表短篇小说的丹麦作家,在她钟爱的书店里发现自己的书封面没有朝上,她跟店员说自己忍不住动手把书横了过来。店员却生气地把她赶出书店并斥责:“你知道有多少作家到我店里来捣乱吗?”被视为意大利当代最出色作家之一的作者,回忆故乡波隆那“房间里散发着霉味、光线昏暗”的绿棕榈书店,充满了爱与更多的爱。

“对他们而言,书店是一种药或一帖处方,是一座秘密花园,是抗议世界其他地方泛滥的陈词滥调、巧言令色的舞台,也是一个安全、理智的所在,是一个既是灯塔也是洞穴的地方。”这些比喻真是很妙,突然,又把模糊不清的“书店”形象具象化了。妈妈说:她读大学的时候,杭州似乎每条马路边都会有一些著名的书店,比如西湖边的外文书店、曙光路的晓风书屋、文三路的杭州书林……都是他们当年逛街必去的“打卡地”。而现在,马路边的书店虽然很少了,可是当我去到综合体里、逛博物馆、徜徉大学校园时,还是能看到有书店淡泊优雅地坚持在做书香事业,我会忍不住进去逛逛。虽然现在电子书、网络阅读泛滥,可是我们中国人骨子里,似乎对印刷在纸上的文字、散发着油墨香的味道,有着发自内心、本能的向往。书本那四四方方、宁折不弯、我思故我在的气概让人肃然起劲。

随着亚运会即将在杭州举办,杭州在文体事业方面更是大踏步前进,我们身处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时时可以感受到,不管经济发展如何迅速,我们都从来没有丢下过这座城市的文艺气质,就像这些书店的存在,气定神闲、眉目舒展,为动人的城市画卷增加了典雅的一笔。

篇二:《世界在书店中》读后感

另一个家

《世界在书店中》的作者亨利·希金斯曾经说过:“书店永远都在产生新的渴望,永远都在我们心中播种渴望。这种渴望会休眠很长一段时间,然后突然破土发芽。这就是它们的魔力:灵感在我们心中激荡,偶遇唤醒陌生的热望,梦想越来越大,顿悟照亮了心灵。”

这本书不是地名索引,不是世界书店指南,而是十五位作家对书店这种特殊空间的私人回忆。对他们而言,书店是一种药或一帖处方,是一座秘密花园,是抗议世界其他地方泛滥的陈词滥调、巧言令色的舞台,也是一个安全、理智的所在,是一个既是灯塔也是洞穴的地方。

这也让我想起杭州的数家最“美”书店。或立于山腰古树旁,或挤在车水马龙闹市间,推开门帘,顶到天花板的木头书架上,摆满了各式书籍:历史古籍,摄影绘画,生活百科……像极了《偷书贼》中莉赛尔推开木门后见到的场景,“琳琅满目,墨香阵阵”。线装古籍是最富有韵味的,走进通雅轩古籍书店,便会沉醉在浓郁的书香中,静默立于古朴木架上的书,虽一尘一染,却处处弥漫着年代的气息,令人不禁心存敬仰,这一刻,你仿佛穿越到了盛唐,汉学流布到世界各个角落。书店让我更加爱上了杭州,书总是让人着迷的。

记得前年去宝石山游玩绿树掩映中偶遇过“纯真年代”书店。多么悦耳的名字,我也忍不住想进去,刚探进头,里面的人可能被屋外的嘈杂声惊扰到了,抬头看了看我,我连忙缩回了头,逃也似的离开了,连门槛都没有跨过去,现在想想竟有一丝后悔,多好的机会啊,若是此刻,我一定进去享受书香!不过那种后悔的感觉却让我明白了杭州人的爱书之美,阅读之美。

社会发展太快,很多人因为忙碌的工作,琐碎的杂事而筋疲力尽,甚至忘却了本心,这时除了回到遥远的家乡,书店亦是一个能静心的地方。期待着无补习班的周末可以随心走进一家书店,挑一本喜欢的书,静静的呆整个下午。这种静,让我忍不住想起了陶渊明先生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自得。

书店,一个安静而美好的世界,一个温暖而又真诚的角落,这正是你心灵的另一个“家”。

篇三:《世界在书店中》读后感

《世界在书店中》是由英国的亨利。希金斯编著的,这本书不是地名索引,不是世界书店指南,而是十三位作家对书店这种特殊空间的私人回忆。对他们而言,书店是一种药或一贴处方,是一座秘密花园,是抗议世界其他地方泛滥的陈词滥调、巧言令色的舞台,也是一个安全、理智的所在,是一个既是灯塔也是洞穴的地方。

作家们对书店记忆有着各自见解,又似乎有着相同感受。书店既是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指明旅人前行方向的灯塔,也是在当今嘈杂的社会中,一处能够安心阅读,放松惬意的好地方。而我对书店的见解,那里无非是一个有着志同道合的爱好——热爱书籍的好友们的聚集地。

在这本书中,我最有感触的是印度作家潘卡吉·米什拉写的《一家进步时代的书店》。这个故事叙述了1989年在印度德里的穷学生潘卡吉·米什拉沉溺于阅读,与同样嗜书如命的阿吉特·维克拉姆·辛格的书店里相识,而阿吉特在印度顶尖的私立学校和大学受过教育,有一定的家庭背景,但他遵从内心选择理想职业,开了这家名为真实与虚构书店。作者把书店当成图书馆一样蹭书,与阿吉特一起讨论读书、发现书的快乐,共同的爱好使他们拉近了距离。在阿吉特的书店里,潘卡吉第一次攒钱购书时,因为经济条件差而分期付款买,由此可见潘卡吉对阅读的执着。随着时代变迁和经济发展,印度逐渐抛弃简朴美德,自由化的印度经济不知不觉接受起了消费主义文化,随处可见宣扬物质财富的图像广告,人们不像过去那样想要本土替代品了,更别提书籍、思考和阅读的文化了,而真实与虚构书店也见证了这一市场变化,图书零售业日渐被糟糕的青少年畅销书统治,房租暴涨,网络折扣书店剧增,前景堪忧。在残酷的现实下,阿吉特关掉了书店。

我们生活在一个书店面临危机的时代。它们的生存正在遭受房租威胁和网络书店的挤压,读者们的注意力被其他娱乐方式所吸引,比如手机上各种五花八门的APP,深入骨髓式的侵蚀。如果我们继续热爱读书,我们的生活将不会空虚,我们还拥有着一份自由的权利。

我的爸爸妈妈时常翻阅书籍报刊,一起探讨书中的乐趣,感悟生活的美好和不易!我也有自己十分入迷的书籍,例如《哈利波特》,时常沉浸在魔法世界中,不愿去做现实中的麻瓜,也想与哈利波特一起冒险、调制药剂、在巫师战争中英勇杀敌。喜欢《福尔摩斯探案集》,想交一个真挚的像华生医生类似的朋友,能在案件发生时,沉着冷静地思考、分析,感受贝克街淳朴的人际关系。在北欧神秘的伦敦气中,开膛手杰克的身影浮现在我的脑海……

书是我们学习生活以外,释放压力的避风港;它也能使我们感到惬意。畅游于文字的海洋中,品味其间的美好,字里行间中那富有诗情画意的美感,更有古今中外的人文串联,令读者们铭记于心中!

生活中也有许多人会变卖自己用不到的东西,书是最显眼的,这也促进了二手书店的发展和另一种纯粹的阅读文化传递。我期盼自己有一家理想的二手书店,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品味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