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小作文 国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英语作文 原创专区作文
当前位置:作文营 > 自然 > 

春节的风俗作文(精选20篇)

栏目: / 发布于: / 人气:1.37W

篇一:春节的风俗作文

春节的风俗作文(精选20篇)

我家的春节

郑恩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吟诵着王安石的《元日》,听着新年里激昂的钟声,看着红红的对联和福字贴上门窗,家里的哪一个人会不开心呢?

除夕下午,伯母和妈妈就忙起来了,为了能给我们准备丰盛的晚餐,他们可是费尽了心思,准备好虾、鱼、年糕等各种食材,就有说有笑地忙碌起来。

晚上,摆在桌子上的菜让我这只小馋猫垂涎三尺,竟有些想流口水,忍不住时,就悄悄地拿了一个,大人们看到了,轻轻地笑笑,一副假装没看到的样子让幸福的感觉直往我们的心里钻。

终于上了饭桌,父亲便问我们吃鱼寓意着什么,我还没反应过来,弟弟便抢着说:“寓意年年有余”。

父亲又继续提问:“吃年糕……”

这次我这个当姐姐可不能甘拜下风,父亲的话还没说完,我就接过了话茬:“寓意着万事如意年年高”。

“不错!不错!”爸爸看着孩子们,脸上满是欣喜。

终于可以开吃了,我这只小馋猫终于要大快朵颐了。我拿了一只小虾,迅速剥去壳,有滋有味地嚼起来。三个弟弟也是眼快手疾,挑拣着自己爱吃的直往碗里放,直往嘴里塞。大人们见我们吃得开心,自然更是欢喜,他们变戏法似的拿出一个个红包,将我们的快乐一次又一次推向高潮。

大人们总有那么多开心的话要说,久久不肯从团圆桌上散去,我们小朋友早已坐不住了,那吸引人的烟花像有魔力似的,隔着远远的距离就挠得我们的心痒痒的。

我们抱出烟花,迫不及待地点燃,五彩的烟花呼啸着直往天上冲,变幻出各种各样的花儿,在天上盛开几秒钟,我们还没看真切,它们就一下子烟消云散了。这样的“昙花一现”吸引着我们的眼球,刺激着我们的快乐,我们就接地连三地点燃更多的烟花,看着周围火树银花,璀璨眩目的景象,新年的幸福感便在我们的心里变得越来越浓,越来越浓……

放过了烟花,我立刻被一种最小、最简单的“滴滴金”吸引了。一条小纸捻,包着一点点火药,可以拿在手里,点燃了滋溜地响,爆出点点火星。妹妹们最爱的是“仙女棒”,点燃画了几圈后,周围的空气里就会留下它们绽放的印记,久久不散。

夜晚,不管多么困乏,爸爸也不许我们早早上床去睡觉,说是守岁的人来年会更顺利。于是,大人们没完没了地聊家常,东家的、西家的;过去的,未来的;国内的,国外的。小孩子呢,自然是没完没了地说笑话、猜谜语、讲故事,时间有多长,快乐就有多长。

第二天醒来,大年七年级就到了,新的一年也来了。我们又长大了一岁,于是,互相祝贺着新一年有新气象,期盼着学习更上一层楼,生活一天比一天甜。

篇二:春节的风俗作文

郑文涤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在阵阵劈里啪啦中大笑着向我们迎面走来。在这个举国欢庆的节日中,不得不提到福州的风俗——舞龙。

提起舞龙,想必大家并不陌生。舞龙,俗称玩龙灯,是一种起源于中国汉族传统民俗文化。舞龙源自古人对龙的崇拜,因为龙在古代是权力的象征。不过要想更确切地了解一种风俗,亲身体验和经历必不可少。

清晨,穿过爆竹的喧闹声,我与妈妈来到了广场上,前天晚上一听说今天这里有舞龙表演,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迫不及待想来亲眼目睹这一场盛大的表演。到场后,场地里熙熙攘攘摩肩接踵,好不热闹!人们都期待着欣赏这福州的风俗。

表演开始了,一条“龙”在广场正中央舞动起来。表演的人员上下舞动着“龙”身,使“龙”看上去更具活力和灵性,活灵活现的长龙在云雾之间自由地来回穿梭。表演进入高潮,四周观看的群众欢呼着,呐喊着,疯狂地表达着对家乡传统风俗的喜爱与赞美。突然“龙”首的一位大汉舞动时动作稍慢了半拍,后面的人随即乱了阵脚,“龙”身摇摇欲坠,如同将倾的大厦。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中间有三位临危不乱的大汉,调整姿势,站稳马步,用尽平生之力将“龙”身摆正,最终力挽狂澜。在一旁观看的观众们惊出一身冷汗,短暂的平静之后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声,为这三个人叫好。

“咚咚锵,咚咚锵。”舞龙在锣鼓的欢送声中下了场。望着它那上下翻腾的样子,人们似乎意犹未尽。

家乡的风俗是丰富多彩的,也许别处的民俗特色比我家乡的更为精彩,我们都应该去传承它,保护它,把它发扬光大,因为它是一种会让你魂牵梦萦的思念。

篇三:春节的风俗作文

李欣羽

春节是我国极为重要的节日,在每个不同的地方,有着他们具有特色的各不相同风俗和习惯。

就比如说我的家乡内蒙古阿拉善,这里的春节流传着许多传说。放鞭炮,贴对联等风俗都来源于“年兽”这个传说。在很久以前,每当一到春节,年兽就会出来骚扰人民,所以,人们每到春节就躲到家里,不敢出门。可渐渐的,老百姓发现年兽很怕红色的东西和声音大得东西。所以人们发明了鞭炮,并用红色的纸贴在门口,年兽看到这些,非常害怕,从此以后,年兽就不敢下山骚扰人民了。

饺子大家一定吃过吧,薄薄的面皮里包裹着厚实的馅儿。饺子的包发很简单,首先把一小个面团擀成薄片,盛一勺馅儿,记住,馅儿一定不能太多,不然馅儿就会溢出来。把馅儿放在面皮中间,然后折一下,十指往里推,大拇指把面皮捏住,一定要用足劲去捏,不然的话,饺子没有被捏紧,水一煮就会变成饺子汤。好吃的饺子一定要配上醋,才可以体现出它的美味。

包饺子的时候,有包辣椒,糖块的,硬币的。吃到辣椒,表示他新的一年红红火火;吃到糖块,表示他新的一年会过得甜甜蜜蜜;吃到硬币,那可就好了,表示他新的一年会财源广进,好运不断。

如果有人问起中国美食,那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一定是饺子吧,饺子是中国的代表美食,是中国人民自己创造的,在春节,冬至等节日里,每户人家的餐桌上都会有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个民族至少代表着五十六个习俗,包饺子就是我的家乡的习俗,你们家乡的习俗是什么呢?

篇四:春节的风俗作文

要说这春节的热闹,自是不必多言。除夕的团圆喜庆,七年级八年级的走亲访友,都令人心中塞满沉甸甸的喜悦,而最让我激动万分的却莫过于九年级夜盛大的“板龙驮会”。

九年级的大清早,我就已拿出外公家存放着的长板凳,凳长约1米,两头各留有一圆孔,待木棍前后连接。凳面上装有5个红灯笼,内各置1根电动蜡烛,待舞龙时一齐点亮。

终于熬到夜幕降临,家家户户都背上长凳向礼堂涌去,在灯火通明的礼堂将长凳用木棍连接起来绕成圈状,而处于中心的,自是那高2米,长4米,用棉纸裱糊后栩栩如生的龙头了。我看着盛大的集会场地,心中涌起喜悦与万分期待。

吉时一到,主事一声令下,便有人举起“宝珠”逗引着龙头前进。在轰鸣的礼炮声中,龙嘴不时喷出“火焰”,仿佛神龙下凡一般,全长30多米的“火龙”游进了小镇的各个街道。“嘿啰嘿啰……”伴着那铿锵有力的吆喝,板龙继续前进着。游过的乡间小道上围满了村民,他们都来观赏这一年一度的壮观景象。小路旁,村民们早已摆好炮仗,烟火飞跃于夜幕之上,绚烂的火花与龙灯相辉映,为小镇夜晚更添许多光彩,也点亮了新的一年!

经过一路游行,板龙来到了村文化广场,在那狭窄的小广场上,伴着宝珠的逗引,开始了惊心动魄的盘龙。细长的龙身在狭窄的广场上绕着圈,开始慢慢悠悠盘起来。随着锣鼓声越来越密,板龙越盘越快,那木凳摩擦发出的“吱吱”声不绝于耳,眼前一片红光纷乱。我与周围的村民们一齐尖叫,一起鼓掌,沉浸在这一片喜庆与祥和之中。

随着转速减缓,板龙驮会结束了。我顾不得腿麻脚酸,便向外公追问起了板龙的来历。外公说,板龙原来是纪念中国第一个女皇帝陈硕真的民间话动,一开始规模很小,后来人们生活富裕了,家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这板龙驮会,也成了梓桐这个小镇必不可少的活动

听着外公的话,我不由感慨万千,想不到这板龙还有如此深厚的历史渊源。我细细回味着火光辉映的天,盘旋舞动的板龙,与村民们淳朴的笑脸,竟不觉期待起了来年再一次盛大的板龙驮会。

那萦绕心间,久久难忘的春节板龙驮会。

篇五:春节的风俗作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的家乡,春节的风俗可有不少。

家乡的春节,总是要到除夕这天人才会陆陆续续的回来。村子里从快要吃晚饭时开始放鞭炮了,再丰盛的晚宴也按捺不住孩子们那颗激动的心,胡乱的吃几口饭就奔出去玩了。男孩子的手里总要捧着一堆“小金鱼”,“嘭嘭嘭”的炸炮声不绝于耳,从村东到村西。而女孩子们则会围在一起看烟花,烟花在哪里,女孩们就到哪里。烟花“啪”的一下骤然绽放,万丈光芒,绚烂无比。五颜六色的光团一个接一个跃入天空中,由细致粗,变出无数花样。看!天上有一颗金色的柳树,柳树以小光团为中心,朝着四面八方射出柳枝,自然垂下,金灿灿的柳枝如同一条条金丝制成的细丝带,连上好的绫罗绸缎在它面前也不过如此。

七年级的清晨,孩子们早早的起床,快速的吃完一碗饺子,便会拿着几个袋子,急匆匆地往外跑。大公鸡“喔喔喔”得叫了,就是这个时候,每家每户把大门敞开了,孩子们也拉着同伴,挨家挨户的拜年去了。你以为是去讨红包了吗?袋子里要装的可不是钱,而是各样的年货。“叔叔,婶婶新年好!祝你们新婚快乐!”“爷爷奶奶,新的一年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孩子们从不会吝啬自己的话语,偶尔有小孩说了吉祥话,主人必定笑的合不拢嘴,一把一把往袋里装零食。要是拜访到熟悉的人家,定要让孩子在家里吃掉一个苹果,寓意着新的一年平平安安。

越临近中午,孩子们也就更加激动了,每年会有一家包了村里人的年饭,家家轮流办。虽说每年只有一家,可来帮忙的人一年比一年多了,阿姨们和奶奶们在厨房里下功夫,边聊边做,烟雾也遮不住她们的欢声笑语。院子里的爷爷们也都忙着带小小孩,也总是听到这样一些话:“我孙子第一句话说的就是爷爷!”“这有什么,我孙女天天围着我要抱呢!”总让我忍俊不禁,爷爷们也有一颗未泯的童心。吃饭时,大人们坐在一起聊天,聊着新一年的美好愿望,就像是一大家的叙旧,其乐融融。等到最后一道“酸汤”上来后,人们也就慢慢地散了。

晚上,小孩们在村里你追我赶,玩的不亦乐乎,爷爷们在一起打麻将,斗地主,奶奶们则是成群结队的在一起散步。大年七年级也就在欢声笑语中悄悄地走了。

篇六:春节的风俗作文

王峥

在我小时候的记忆中,除了端午节以外就数春节最为热闹了,街上总是挂着数不尽的灯笼,烟花声连绵不断,我们兴奋地都睡不着觉。

我今天要说的是阿拉善过春节的习俗,也就是家乡的风俗。首先,腊月初八,妈妈总是给我们熬一锅香喷喷的腊八粥。腊月二十三过小年,人们在这期间会不停地忙碌,每家每户都要做好过年的准备,家里要大扫除、大人们要置办年货,大街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车水马龙,提前有了过年的气氛。

转眼到了大年三十,这一天虽然是除夕夜,但是是新年伊始最热闹的一天,家家户户贴春联、包饺子、炖肉、制作各种各样的菜品。随着街边第一声炮响,家家户户的饺子就出锅了,家人们坐在一起吃团圆饭,那是最幸福的时刻。孩子们出门放烟花爆竹,在我小的时候,我总是会捂着耳朵望着五颜六色的烟花,吓得躲在大人们的身后。现在的我,早已经不再害怕那些炸裂声,自己拿着烟花鞭炮就出去放了。放完炮,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看春晚、吃零食、不只是孩子们,大人们也会举行一些娱乐性的游戏。在这一天,大家最开心,看谁能熬夜到天亮。

七年级、八年级人们要去给自己的长辈们拜年,还能在长辈家里与亲朋好友们在一起吃饭、娱乐。随着春节一天天的过去,城市也变得慢慢安静下来。随着正月十五的到来、挂灯笼、吃元宵、春节也就接近尾声了。春节结束了人们就开始恢复了原来的生活。

春节作为中国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承载着人们合家团圆的美好愿望。到了春节每个城市都是热闹、喜庆而隆重的,那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反映了中华民族淳朴善良、崇尚劳动、热爱生活的文化传统。那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值得我们传承,值得我们发扬!

好了,马上就要过年了,我要出去购买年货啦。

篇七:春节的风俗作文

寒假的时候,我最期待的当然就是过春节了,今年因为疫情,提倡就地过年,所以今年的趣味儿也就少了很多,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的过年……

小时候我最喜欢去外公,外婆家过年了,那个时候,外公、外婆总带着我上街去买过年必备的小零食,什么瓜子,核桃,开心果,酥饼,糖果……因为过年时来的客人多,准备的主食和菜品也多,外婆最拿手的当属”红烧狮子头”了,您可别误会,这狮子头只是又大又圆的肉丸子做的,可不是真的“狮子头”。外婆每年过年都要做好多,因为这道菜总是第一个被吃光。记得小时候这道菜还没等端上桌,我就已经在厨房看着了,生怕谁会对它先下手!

年三十那天的事情可多了!天还没亮,外公,外婆就开始忙碌上了。挂红灯笼,贴对联,还要把“福”字倒着贴,寓意着“福”到了!而且他们还不用胶水粘,每年贴对联贴“福”字的时候,外婆都会弄那种”面糊”,然后把春联和“福”字都粘在乡下的大门,房门……。到了晚上,外婆都会弄一桌子的菜,因为来的客人多,像我这么小的小朋友,外婆都会给他们压岁钱,那些来串门的,也会给我压岁钱。

客人也只是吃完饭聊聊天就走了,到了晚上的时候,也只剩下我,外婆,外公,和爸爸妈妈了。一家人还会坐在一起看节目,快到0点的时候,外婆还会端上香喷喷的水饺。没等吃上两口呢,春节晚会的主持人就开始倒计时了,随着主持人和观众们的呐喊声:“3……2……1……新年快乐!”外面的烟花也布满了整片的夜空,而我也是急忙放下碗筷,没等穿外套就跑出去看烟花,妈妈这个时候无奈的说:“这个时候也不嫌冷了。”

虽然今年没能回去过年没有见到外婆、外公,我这也是在为国家出一份绵薄之力,同时也希望,疫情快快好起来,让以后每年的春节都能像从前那么有意思!

篇八:春节的风俗作文

春节,乃我国最传统节日之一。大约在新石器时期,先民根据农农作物生长规律,发现了一年四季交替,由此有了“年”的概念。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便把农历正月七年级定为春节,延续至今。

春节有许多风俗,尤其是农村,还一直沿袭着传统的习俗。

一进腊月,农村便开始准备杀掉养了一年的大肥猪,简称“杀年猪”,杀猪当天,得吃“刨猪汤饭”,把左邻右舍喊起来,热热闹闹地吃一顿。接下来,每家每户都买新衣服,为的就是春节那一天能穿一身新的,有的孩子耐不住,就想穿新衣,可大人们是不允许的。但现在因为经济条件变好,每家基本上一年四季都在买新衣服,所以这个习俗渐渐被淡化了。

大年三十第一天,我们称之为过年,家家户户的亲人都聚集在一起,一起吃团年饭。可是在进餐之前,家里主人会先拿出三个碗,碗里乘着少许米饭,再把三双筷子正放在碗上,把家门打开,这种风俗被称之为“叫老辈子”。团年餐桌上,菜品颇丰,如果有羊头、鱼头、鸡头、猪头这些的话,就说明这人家今年收获满满。还有,在开饭前,要放鞭炮,如果哪家在正午12点响起了鞭炮声,说明这家妇人能干,能准时做好团年饭。

过年的风俗还很多。但却因现在很多农村人变成了城里人,热闹的农村春节变得冷清起来。

篇九:春节的风俗作文

作者:张祖容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说的正是春节的一番景象。

一年的最后一天正是除夕,关于除夕,有这么一个传说:

从前有一个叫做“夕”的怪兽,它会在每年的最后一天来到村子里大搞破坏,还会吃小孩。村里的人都很害怕,直到有一个大孩子,他经过几次观察,发现了怪兽的弱点。他告诉大家:“怪兽害怕红色和响声!”于是,人们在那天之前会贴上红色的春联,在当天放爆竹。怪兽果然没有再来过了。

所以,人们把这一天称之为“除夕”,并且会在除夕之前贴好春联,在当天放鞭炮。

除夕的时候,我们还会包饺子。一般都是在奶奶家包。我先去买了馅,有许多猪肉、香菇、玉米、包菜、韭菜……开始包了!我们调好馅,买好了饺子皮,我拿起一块皮,放了馅,弄了点水在边上,一下就包好了,我包的又快又漂亮。饺子都包好,开始煮饺子,煮了十多分钟,出锅了!我每种馅的都吃了两个,我觉得包菜猪肉馅最好吃。

晚上,到了放烟花的时间了!鞭炮声接连不断,天上处处都是烟花露出的笑的像花朵儿的小脸。烟花的颜色真多,有红的、黄的、蓝的、绿的……什么颜色都有。

好一个热闹、喜庆的除夕!

篇十:春节的风俗作文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虽然我们的大中华有许多节日,风俗千千万,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她——春节,一个千家万户团圆的好节日,她是我们家最传统的风俗,更是我们可以传承的好节日。

春节,每年大年七年级,家家户户都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为什么有这些风俗呢?大概是因为这个传说吧。

传说,每年大年七年级,山中就会有一只怪兽,叫做“年”,从山上下来到村庄里吃牲畜,不仅如此,连人也不放过。所以人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许多勇敢的人去和年打斗,但都一去不复返。有一次,一个人躲在家里用竹子烤火,突然竹子爆裂,发出巨响,惊吓到了外面的年。人们见状纷纷点燃竹子,最终把它吓跑了。后来人们发现,年害怕声响和红色,所以每到大年七年级便点燃爆竹,贴对联,从此再也没有受到过年的攻击。这一天,人们称之为过年,又叫过春节。

除夕,春节前的一天,大人们贴春联,挂灯笼,他们买来对联贴门口,女人们在家里打扫卫生,把一年的尘埃都扫去,我们则帮大人们做助手,这一天,大家都忙完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这个晚上,看春晚也成了必不可少的节目,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时而大笑,时而感动。

春节这天早晨,我们纷纷向大人们拜年,大人们便拿出压岁钱给我们,中午,家家户户都聚在一起吃饭,下午,老人们聚在一起打牌,大人们则陪我们玩耍,晚上吃完饭,大人们就带我们出去放烟花,放完就回来看春晚。

春节是最热闹的,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篇十一:春节的风俗作文

保嘉俊

“百里不一样风,千里不一样俗。”虽然我们的大中华地大物博,风俗千千万,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它——春节,一个千家万户团圆的好节日,它是我们家乡最传统的风俗,更是我们万千炎黄子孙传承的好节日。

春节,每年大年七年级,家家户户都欢欢喜喜贴春联,轰轰烈烈放鞭炮,高高兴兴吃年夜饭。

传说,每年大年七年级,山中有一只可怕的怪兽,叫做“年”,会从山上下来到村庄里吃牲畜。不仅仅如此,连人也不放过。所以人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许多勇敢的人去和年斗争,但都一去不复返了。有一次,一个人躲在家里用竹子烤火,突然竹子爆裂,发出巨响,惊动了外面的“年‘。人们见状纷纷点燃竹子,最终成功把它吓跑了。之后人们发现,年兽害怕声响,每到大年七年级便点燃爆竹,从此再也没有收到过“年”的攻击。这一天,人们欢聚于一堂,放鞭炮,贴春联,人们称之为过年,又叫过春节。

除夕,春节前的一天,大人们贴春联,上灯笼。他们买来对联,贴在家门口,妇女们在家里打扫卫生,把一年的尘埃都扫去,孩子们则帮大人们做助手……这一天,大家都忙完了,晚上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外辛苦工作的爸爸妈妈回来了,在外求学的孩子们回来了,还有些一年不见的亲人们都回来了,只为在这一天吃上一顿团圆饭,尽诉一年对家人的相思。这个晚上,看春晚也成了必不可少的节目,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时而大笑,时而感动……

春节这天早晨,孩子们纷纷向大人们拜年,说一些吉祥的话,大人们便拿出压岁钱给孩子们,孩子们欣喜若狂。

春节是最热闹的,也是最令人开心的一个节日。年虽然只是一个传说,却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乐趣,无限的温暖,无限的期盼,无限的梦想……

篇十二:春节的风俗作文

丁依莎

我国有许多的传统佳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等。这些节日承载着悠长的民族文化,各自有着鲜明、独特的节日风俗,而我最喜欢的节日属春节了!

每当春节,我们都要穿上新的衣服,亲戚朋友们也都换上了红色的衣服,家家户户都洋溢着欢乐的气氛。姥姥一边帮我拿新衣服,一边和我讲:“以前生活条件不好,不是每人都有新衣服穿的,但也要有个新气象,于是就有了‘闺女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个新毡帽’的顺口溜。”

去年春节,我回姥姥家过年。到了晚上七八点的时候,姥姥端出一盆和好的面,一大盆肉馅,一碗干面粉和一根擀面杖。“姥姥,这要干什么呢?”我问道。姥姥笑呵呵地回答:“包饺子呀,这可是我们北方的习俗。”

我们一大家子围坐在桌子旁,一边包饺子,一边看春晚,大家七手八脚地忙活起来了。姥爷揪面团,爸爸、姨夫、舅舅们擀面皮,妈妈、小姨、舅妈们包饺子。而我们小孩子呢,就在院子里眉开眼笑地跑着玩。舅妈包的饺子圆圆的,和元宝一样,而妈妈包的饺子呢,简直是四不像,有的煮在锅里,甚至漏了馅。姥姥趁着煮饺子的时候,给我们孩子们讲了关于饺子的由来。因为饺子的形状像元宝,所以在辞旧迎新的时刻吃饺子,象征着来年有好运气,平平安安的。

过了几分钟后,姥姥把几盘热腾腾的饺子端了上来。我吃着饺子,又想着饺子的由来,觉得饺子更加好吃了,吃完饭,我们兄弟姐妹们轮流拜年,姥爷笑着给我们挨个发红包。欢笑声、祝福声、鞭炮声响彻云霄。

春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真希望天天过年!

篇十三:春节的风俗作文

我国有各种各样的节日,各式各样的风俗。我觉得,春节是最热闹的!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一年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在那天,街上的铺子前都挤满了人。铺里的玩意儿琳琅满目——许多精美的毛笔作品,精巧的手工作品和精致可爱的节日小玩偶,各式各样五彩缤纷、大小不一的玩意儿,让我眼花缭乱。唉,这个可爱,啊,那个也好看!

节日,怎么可以少了美味的食物呢!年糕饼、团子粥、红烧鱼、炸圆子、鸡蛋饺子等等。大人们做年菜的时候,我就趴在边上看着他们做。我最爱看的就是做圆子——用藕粉、藕泥、生抽、老抽、食盐、生姜片等材料,搅合在一块;用一个小碗,把香油放进去,搓圆子时抹一些在手上,再去搓圆子时就没那么粘了。圆子就这么搓好了,从一个奇形怪状,捏成一个鼓鼓囊囊的实心小球,就像小时候玩的橡皮泥一样,太有意思了。

吃完饭后,爸爸带着我和弟弟去了老家的后山,我们是去祭奠去世的祖先们的,用打火机把草纸点燃,再烧纸钱。爸爸说过祭祖先的时候是非常严肃的,不可以笑。偶尔,爸爸还会带我们去爷爷种的那片竹林里挖笋子。那里的笋子,一个个块头大得很哩,还非常有营养,水煮的好吃,炸的、炒的也好吃。

到了黄昏时,天色也慢慢黑下去了,大伯带着他昨夜买了爆竹来了。刚开始是一簇小火苗,到了后来,小火苗散成了五光十色的线条,绽放在空中。你看,多美啊!

过年可真热闹呀!

篇十四:春节的风俗作文

春节将至,各地民俗都在教育视频中登台亮相。今天,我在老师要求观看的视频中学到了一些地方特有的民间传统。

第一:打糍粑,糍粑是用糯米制成。首先要把糯米放进水缸里,接着用光滑的木锤打,这样糯米就不容易把木锤粘住。俗话说:“糍粑越打越黏,生活越过越甜。”在打好的糍粑上再加上一些黑芝麻,一块块香香糍粑就完工了。这几块小小的糍粑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第二:冻米糖,顾名思义,冻米糖是要冻上好几夜。丰城县的游老师为我们演示了它的制作方法。老师将冻好的米糖洒在热油中,不一会儿,米就膨胀起来了,接着再把米捞出来,快速地压成一块。最后冻米糖被切成小片,分给同学们了,令坐在电视机前的我都垂涎欲滴。

第三:剪纸,艺术作品的一种。讲解员带着我们来到了剪纸艺术博物馆,馆中陈列着许多精美的剪纸作品。其中,我最喜欢的一副作品莫过于馆长介绍的《牛》,它的外面紧密相连,内部稀疏断开,真是精巧极了。在博物馆里面,还有几个学生围在一起学剪纸,他们的作品也十分漂亮,让我赞叹不已!

打糍粑、冻米糖、剪纸都表达了对新生活的向往,也蕴含了新年的吉祥如意,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将它们永远传承下去。

篇十五:春节的风俗作文

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到传统节日到来时,家乡不同的风俗,总能勾起许多人几年前的欢乐回忆,而春节时的风俗,更是让我印象深刻。

在春节的前夕,我们要做许多准备工作,只见大人们搬来凳子,一蹬一踩一帖,只用了几分钟就把精心的对联儿贴在了大门口。这时,爸爸把他写的福字倒贴在大门的中间,笑眯眯地对着我说:”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倒着贴是因为,”倒”与”到”的谐音,寓意福”到”了。

到了晚上,就是我最喜欢的环节——吃年夜饭。餐桌上各种各样的美味,摆满了餐桌,每年都有新的特色,新的风味,只是少不了的,是那盘热气腾腾的年夜饺子。那饺子一个并排这一个,好似都争着想被我吃掉,那薄薄的饺子皮入口就破,虾仁溢满了整个口腔,让人回味无穷。鱼先生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我,好像在说”快来吃我吧,我比饺子好吃多了”我二话不说,直接把鱼先生的肚皮吃掉了,那嫩滑细腻的鱼肉从我的舌头滑到了喉咙。整桌的美食都在诱惑着我长胖,我也经不住诱惑,大吃了起来。

等到了七年级,你就会发现七年级和除夕是截然不同的,这一天一早起来就要放鞭炮,意味着吉利。大人们要去亲戚家、朋友家拜年,长辈还要给晚辈压岁钱,因为”岁”与”祟”谐音,长辈们希望我们能平平安安,压岁钱寄托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希望和深切关怀。

春节自是喜庆的。它意味着团圆饭中家人的欢笑,伴随着炮竹声了孩子们的嘻闹,门楣上一副副大红春联,但归根结底,是家乡的风俗,是一份温暖又持久的回忆,我喜欢春节!

篇十六:春节的风俗作文

甘长一

“春节”是一年中最欢快的节日,也是人们最惬意地时候,在这个欢快的节日中,它有许许多多的风俗。

给“压岁钱”就是其中之一。传说,人间有一个野兽,叫做“岁”,每到一年中的最后一天,就跑出来作怪,专门来吃小孩子,闹得人心惶惶。后来有一户人家的孩子,睡觉的时候将长辈给的钱放在枕头底下。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可怕的野兽“岁”跑出来了,正巧跑到那户人家里,看到那细皮嫩肉的孩子,顿时口水直流,邪恶的爪子伸了出去。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枕头底下的钱发出了闪闪的金光。“岁”像触电了一样,“嗷嗷”直叫,落荒而逃了。人们知道了制服岁的办法了,便一一效仿。到了后来给“压岁钱”不只是为了赶跑可怕的“岁”,更是长辈对晚辈美好的祝福。

除了给“压岁钱”,在春节中还有人人重视的团圆饭。

团圆饭不同于平常的饭菜,除了菜品很丰富之外,还有象征意义。例如:鱼象征着“年年有余”,年糕象征着“步步高升”,芋头和腐竹象征着“富裕”,所有这些共同表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美好祝愿。吃团圆饭时,每一个亲人都要到场,缺一不可。长辈们还要一一敬酒,晚辈们也应一一回敬,表示着长辈对晚辈的殷切期望以及晚辈对长辈的尊敬。

我喜欢春节,因为它不仅让我知道了许许多多不同的风俗,更让远在四方的亲戚朋友都聚集在一起,让彼此间的血脉亲情更加浓厚了。

篇十七:春节的风俗作文

在南方的广东,与在北方的北京有着许多不同,就比如:气候,在北方则是寒风呼啸,在南方却是温暖如春。在习俗上,只隔一条河的两个村都可能大不相同,就更不用说地域相隔如此远的北京和广东了!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两个就是吃食和穿着了。

那我就先说说吃的东西吧。在北京的时候,我们在春节通常会吃饺子。但是呢?在广东的年夜饭餐桌上根本见不到饺子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一盘盘色香味俱全的菜。有鸡有鸭,有鱼有虾。但其中让我最经常回味的就是墨鱼饼了,以至于每年春节过完之后,我们都会从广东买不少的墨鱼回北京,自己做来吃。每当年七年级一大早,我起床的时候都可以闻见空气中甜甜的味道——那是汤圆,这是新的一年的第一个项目,甜在我嘴,暖在我心。

在我们从北京坐高铁回到广东的时候,我的整体样貌变化最大的就是我的穿着了。从刚上火车时的几件厚衣服加身,到下车的时候,我的身上只剩下了一件单衣,最多再披一件风衣。在北京的时候,在外面如果不多穿几件,随时会被西北风吹个透心凉;但在广东的冬天里,微风拂面,显得凉爽,而非寒冷。但不得不吐槽一句,在北京,只要回到家里,就会温暖如春;但在广东,稍微降一下温,在房间里就得穿羽绒服!特别是在刚洗完澡的时候,恨不得把北京家里的暖气搬到这里来!

总的来说,北京和广东的春节习俗有不少差别,但同样不差的是喜庆和欢乐。在这片伟大的土地上的人们心中,这几天是最重要的几天,因为在这新的时代,春节就意味着轻松和团聚!

篇十八:春节的风俗作文

春节悄悄地跟着冬天的脚步,欢天喜地来和我们欢聚一起。你看!家家都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店铺也挂上了喜庆的红灯笼,整个世界都喜气洋洋,红红火火。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佳节,也是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一进腊月,人们就像蜜蜂一样忙碌起来了:晒腊肉,腌咸鱼,晒腊肠,包饺子,还要为孩子们准备新衣服,压岁钱,希望他们来年学习更上一层楼,天天开心。虽然有些累,但每个人都开心地笑着,流露出幸福的神色。

中国红在这一天可谓是最受欢迎的颜色了:红红的鞭炮,红红的灯笼,红红的对联,红红的红包红色,在中国人眼里,是吉祥色,幸福色!

大年三十了!一家人忙里忙外,做着团圆饭,小孩儿呢?则有懂事的大哥哥大姐姐带着,去放炮竹烟花,一声声烟花划过天空的声响,打破了夜晚的寂静,无数烟花绽放空中,描绘除夕之夜的美好画面。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烟花闪烁,鞭炮引吭,过年的气味仍弥漫空中,沁入心田。

篇十九:春节的风俗作文

六年级宣昊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春节时,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今天,我来说一下我们家的春节风俗。

每当过年的前几天大街上便会非常热闹,市场里的商店都打扮得红红火火,有各式各样的灯笼,春联,红福,年画等。有些店还准备了我们小孩子最喜欢放的鞭炮,鞭炮的种类也有很多,有摔炮、烟花、响炮、冲天炮这些是小的,还有大的鞭炮,有卷炮礼炮等,市场上更是人山人海,有的人这里买了一大包那里买了一大袋,像是从市场白拿的,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是啊!辛苦了一年。该好好犒劳一下家人了。

每当过年的那一天,路上会变得香气浓郁,走在路上你会闻到各种香气,因为每家每户都在准备年夜饭的菜。晚上在吃年夜饭之前,我们会点上蜡烛,祭拜死去的亲人,让他们也来吃我们亲手做的年夜饭。我们还会给他们倒酒,烧纸钱,希望他们保佑我们家平平安安万事如意。对呀,祭拜了他们以后,就是吃年夜饭了,一整桌美味佳肴,看得我眼花缭乱,手中拿着的筷子,不知该如何下手。吃好年夜后是放鞭炮环节了,我们会把买来的鞭炮放掉,那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天空中一朵朵美丽的鲜花次第绽放,变成了花的海洋,光的世界。之后就是看春节联欢晚会守岁了,就是我们家乡春节的风俗,令我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篇二十:春节的风俗作文

《春节的“金元宝”》

我的老家在东北,虽然我很小的时候就来南京了,但并不妨碍我对北方春节习俗的向往与喜爱。

大年三十的那一天,家家户户的砧板上都蹬蹬地忙着剁馅、切菜。砧板声,爆竹声和人们的说笑声融为一体,形成一首热闹的摇滚派音乐。我随着音乐,忙着擀饺子皮儿、包饺子。饺子是年夜饭中最不可缺少的一道“主菜”。在北方,俗称金元宝。据说古时候女娲捏土造成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能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起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有馅(线),用嘴咬吃。

我一边擀一边想着饺子那热气腾腾的样子,嘴里不停地咽口水。擀完饺子皮儿就开始包饺子了。我把馅放在饺子皮的正中间,然后拿起消完毒的硬币压进馅里,最后把它包好、捏紧。接着我再拿起一个饺子皮儿,同样把馅放好,在馅的中间放一颗蜜枣,然后包好、合实,就这样一直把所有的饺子包完。

北方人常在大年三十半夜子时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象征着新一年的开始。不知不觉到了晚上12点,美味绝伦的“金元宝”出锅了,接下来游戏时间开始了。我们每个人各夹六个饺子,看看是吃到了原味的、硬币的还是蜜枣的。硬币的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蜜枣的寓意着在新的一年里“甜甜蜜蜜”、“幸福安康”。我迫不及待地尝了起来,我发现我吃了一个原味儿的、四个硬币的和一个蜜枣的,我心想:新一年里我可是要发大财啊!

在东北不仅是大年三十和七年级吃饺子,在大年初五也要吃饺子,俗称破五,象征着把饺子咬破,有破除霉运,召唤财运之意,之后春节也就要结束了,大人该上班了,小孩子补习课也开始了。

这就是东北春节最重要的一个习俗,也是在春节习俗最多的“金元宝”,你们家乡的春节习俗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