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国小作文 国中作文 高中作文 体裁作文 英语作文 原创专区作文
当前位置:作文营 > 原创专区 > 精选

三年级下第四单元作文小实验(精选20篇)

栏目: 精选 / 发布于: / 人气:1.14W

篇一:三年级下第四单元作文小实验

三年级下第四单元作文小实验(精选20篇)

留在回忆中的甜

杨嫣然

小时候很喜欢吃糖,喜欢那种留在舌尖上的甜;现在,喜欢一些令人感到美好的事,喜那种在那种留在回忆中的甜……

是一次语文课,陈老师带来了几袋高粱饴,发下来便让我们开动,一想到可以在教室里光明正大地吃:我小心地拿起一个高粱饴,放在手里细细观察这个穿着包装纸的糖,隔着糖纸闻,只能闻到一股糖纸味。急急拧开包装纸,拆开看到小巧可爱高粱饴,放下中的包装纸,再闻了一下香味,吃掉外面的糯米纸,舔了一下熟糯米粉,用手捏了捏QQ弹弹的高粱饴。握住两边使劲扯,拉出了两段丝,取一半搓一搓放入嘴中,先含一会儿,让它在嘴中融化。再嚼了一会儿,最后咽下去,然后又将另一半直接吞了下去。吃完后,又忍不住说了句:“真想再来一颗啊!”

老师肯定是料到我吃得太急,没有尝高粱饴的美味,便带着我们进行了一个小活动。“首先,把这个高粱饴捧在手上”陈老师的声音响起,“同学们也都照做,“现在在想什么?”好想吃啊,这是什么味道,已经期待很久了,迫不及待了,嘴里已经流下了口水,这么小的一个,不如道到时候够不够吃。

紧接着,陈老师又问道:“看看,闻闻,能发现什么?很有特色的老式包装,五彩斑斓的十分喜庆,一个个QQ弹弹的小长方形体,散发着淡淡的香味。正当我天真地以为可以吃的时候,老师却提出一点:“你打算怎么吃它呢?”怎么吃好呢?直接嚼?拉丝?或是搓成球塞嘴里?最后,终于可以吃高粱饴了,甜甜的,QQ弹弹还可以拉丝,十分有嚼劲!

或许是还不够尽兴吧,陈老师又请了同学上来表表演品尝,我们的方同学,一上场就惹人大笑:拉丝儿时间到了。紧接着,他的脸开始不断地变幻:一会儿笑,一会儿害羞,又拿起手捂住自己的脸,引得哄堂大笑。

结束了一系列的活动,我们也都尝到了糖的真正味道,可留在舌尖上的甜也许已经忘了,但这留在回忆中的关节,留在回忆中的甜,永远留在了脑海中……

篇二:三年级下第四单元作文小实验

糖不及你们甜

李雯依

我们班有个白纸黑字的规定:不能在教室里吃零食,否则全班一人一份。可就在今天,我们全班在教室里一起吃”高梁饴”。难道七(12)班想无视班级纪律?难道我们要造反要学生起义?其实吧,都不是。

老师发下了两颗糖果,全班哗然。但当老师说:”开吃!”时。全班却没人敢动,一双双眼睛疑惑地望着陈老师:难不成您自己要破戒吗?老师笑而不语,只是示意我们快吃。同学们见状也就不再担心,纷纷剥开糖纸,一阵”吧唧吧唧”的声音。在大家纷纷感叹在教室里吃东西就是香时,我也放下了担心触碰班规的戒备,毫不客气地拿起那个高粱饴。将这个高粱饴放在手上研究了好一会儿,便拧开了两边的“小耳朵”,将糖纸剥开。把拆开的糖纸叠起来放一旁,手中的高梁饴始愈发可爱,小小的长方体通体发黄,用两指捏了捏,QQ弹弹的。可这么小,会不会一口吃完呢?望着那个老式的”耳朵”,我担心起了糖量不够。

一手握糖,一手捏着糖纸,发现这个只是原味的高梁饴,包装和实物的颜色一模一样,凑近闻了一大口,一般淡淡的糖香钻入了鼻腔,终于忍不住了,捧起高梁饴,小心地送到嘴边,张开嘴咬了一小口,让一小点儿的糖含在口中,逐渐扩散到整个口腔。再咬了一小口,咀嚼了起来,筋道的糖粘住了牙齿,用舌头顶开牙齿上的残渣,再咽了下去,拿起糖,用牙衔着,将糖拉出了长长一条。再将剩下新糖对半扯开。囫囵吞枣地吞了下去,还意犹未尽地舔舔嘴唇。在空气中,似乎还能嗅到高梁饴的味道。两颗糖就这样下肚了,听着同学们的嬉欢玩笑,嘴里余留的甜味似乎也翻了一倍。

也许是觉得不够尽兴吧,老师要求同学上台表演吃高粱饴。很多人一听:诶?吃还要表演?不仅能多吃一颗,还可以出风头!一个个都争先恐后举起了手。在众多选手中,我们的选手方表现最为出色,一个人还演了两次。一上台,他就笑着说到:”拉丝儿时间到了。”忍得我们笑得东倒西歪。他飞速翻转糖果,剥开糖纸将糖果捏在手上。他点了儿点头,牙一把咬另一端的糖果,轻松拉了很长一段,大家都直呼太牛了。他又将挂在嘴边的糖塞入嘴里:”QQ弹弹还拉丝儿。”绝了,实在是绝了!所有人都忍俊不禁。他笑得更欢了,眼睛眯成了一条线,嘴还扭了起来。再将似剩的一段糖扯开,左一下,右一下全进了嘴里。活像是一只在争食争赢后独食的猫咪,又愉悦又紧张地享受美食。看到他这样,众人们笑得更欢了。

望着大家笑的模样,嘴里的糖更甜了。感谢在我初入国中之时你们带来的欢声笑语,让我成功融入国中这个新环境。这是不知第几次被你们逗笑了。你们可以笑着说道:”要死一起死,要赢一起赢。”你们也可以为一个来之不易的“第一”在操场上抛弃形象,大声欢呼。你们也可以为那个跑向终点的选手加油打气……我承认,我们班每个人都有顽皮捣蛋的时候,纪律也经常被各科老师指责。但是,从国小开始我最感谢的一批同学是你们,或许是长大了,懂得感恩了吧。

其实吧,我也可以不要这糖的。

毕竟,糖不及你们甜。

篇三:三年级下第四单元作文小实验

作者:张家豪

今天,老师要我们带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到学校。说是要带我们做一个有趣的小实验。

下午的作文课,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两个鸡蛋。老师笑着问:“同学们,如果把生鸡蛋和熟鸡蛋放在一起,该怎样区分呢?”话音刚落,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有的说可以看一看,可是这个方法立马被大家推翻了,因为鸡蛋本身颜色就有很大的差异。有的同学说可以摇一摇。有的同学说可以转一转。还有的同学说可以照一照……

我按同学们说的方法一一尝试。我先一手拿起一个鸡蛋摇了摇,感觉其中一个鸡蛋有液体晃动的声音;另一个鸡蛋没有液体晃动的声音。

接着,我们又用转一转这个方法分辨,我发现其中那个熟鸡蛋像芭蕾明星一样转得飞快,而另一个像一个醉汉转了三四圈就停了。最后,我用了照一照的方法来分辨。我用方格稿纸本卷成圆筒,把鸡蛋放在筒的一端,对准强烈的阳光照。我从另一端观察时,发现那个生鸡蛋的蛋壳上有很多光点,美丽极了;另一个熟鸡蛋看起来一团乌黑。

这个实验让我明白,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秘密等待我们去观察,去发现。

篇四:三年级下第四单元作文小实验

“吃播”课

卢珏睿

你敢相信吗?这节课,我竟在上课吃了糖……

对于糖这类字眼,我们也并不陌生,因为只要是孩子对于糖几乎毫无抵抗力。尤其是近些日子里一种名为“高梁怡”的糖火遍了全网。

老师抱着一个快递盒,卡着上课铃点进入了教室。发下学案,面带着笑,叫课代表每人发了两颗糖我们全体激动地叫了出来,我看了看手表以为今天是什么好日子:一看发下的学案才知道此事定有”玄机”。一声,“先别吃!”止住了我们的声音,“你们先吃第一颗糖,慢点吃,别吃大快了。”我们急忙拿起糖果,仔细地打量着糖的包装,大片的绿四方形,上面写着些产品基本信息,“苹果”两个大字在中间,轻捏糖果,还是软的很有弹性,抓住糖纸两头,向外一拉,糖纸就转开了,空气中一下子有了些苹果的清香,看着裹着玉米淀粉的绿色糖果,使人禁不住引发联想:这糖一定很好吃吧?网上说可以拉丝。可是为什么没有糯米纸呢?用纸包住糖果底部,舔着糖上的淀粉,略微有些甜味,接着用嘴咬住糖上端,手在往下拉,嘴在往上吸,糖果越来越长,直至断成两半,将嘴上的一段含在嘴里,将它化开些,用牙齿咀嚼,撕裂成小块,不是有“啧啧”的声响,用舌搅动,味道全被吸收进味蕾,最后再咽入肚中,把糖纸放在一边,等待老师下一步的口令。

吃糖的全程比起糖的味道如何,不如说说怎么吃,你可以含在嘴中不嚼,可以体会糖的甜,或者一口吞下,但要有这本事,又或者像我们一样“玩”拉丝。老师说要请一位同学上台给同学们表演试吃,大家再一次沸腾了起来,纷纷踊跃地举手。最后老师请了黄诗淇。谁知道她竟然自带了高粱饴,是有糯米纸的,还是红枣味,剥纸、抽纸、吃纸、舔粉、拉丝、咽下,外加一系列的讲解,所有动作都一气呵成,吃时还嘴部张大,呈梯形,眼睛又眯得很小……

一节“吃播”课,随着时间过去了……

篇五:三年级下第四单元作文小实验

作者:徐泓娇

如果有一天,你把生鸡蛋和熟鸡蛋不小心混在一起,怎么才能分辨出来呢?一天上语文课,老师带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尝试用多种方法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

上课了,老师让我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生一熟两个鸡蛋,笑着问:“你们有什么办法分辨生蛋和熟蛋呢?”同学们立刻七嘴八舌争相发言,有的说“看一看颜色。”但这个说法立刻被同学推翻,因为不管生熟鸡蛋本身就有颜色差异,例如把红皮蛋和白皮蛋放在一起比较就无法分辨。有的说“闻一闻它的味道。”有的说“拿在手里摇一摇。”还有的同学提议说“用手电筒照一照。”接下来,老师让我们按照上面的方法,一一做实验。

我拿着两个鸡蛋,横看看,竖看看,看来看去,也没有看出任何区别。看来这个方法的确不可靠。

我在把鼻子贴到鸡蛋上,仔细的闻着鸡蛋的味道,差别也不太明显。

我心想,再转一转试试吧!我把鸡蛋放在桌子上用同样的力度旋转,只见一个鸡蛋像陀螺似的转的飞快,另一个却只转了一两圈就停了下来。

这时,我又把两个鸡蛋分别拿在手里摇一摇,感觉刚才转的慢的鸡蛋里面像液体在晃动。而刚刚转得快的鸡蛋摇起来什么感觉也没有。由此,我断定转的快的是熟鸡蛋,因为熟鸡蛋里面是固体,摇起来没有动静,而转的慢的自然是生鸡蛋,因为生鸡蛋里面是液体,才会有晃动的感觉。

最后,我学着老师的样子,用一本大本子卷成筒,把鸡蛋放一端,对着强光照,从纸筒另一端观察,我发现生鸡蛋能透光,蛋壳上能看到密密麻麻的小光斑,而熟鸡蛋一团漆黑,什么都没有。

实验结束后,我和同学们总结了一下实验结果,发现:通过看一看,闻一闻是区分不出生熟鸡蛋的,但“转一转”,“摇一摇”,“照一照”的方法可以明显分辨生熟鸡蛋。

但是“为什么熟鸡蛋会不停的旋转呢?”我放学回家打开电脑,上网查询,终于被我找到答案了。原来,熟鸡蛋里面的蛋白、蛋黄和蛋壳都形成了一个整体比较稳定,因此能旋转。而生鸡蛋呢?内部像小孩子闹矛盾似的,不肯团结各自为政,所以不能统一步调旋转得就慢。原来答案就这么简单。

通过这个实验,让我切身体验到只要仔细观察,生活中到处有你想不到的小常识,等待你去发现去学习。

篇六:三年级下第四单元作文小实验

“过山车”实验

谢瑾兮

我每次坐过山车时都会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每次360度转弯时,过山车都不会掉下来?我想做个与过山车相关的实验。

于是,我拿出管道、钢管、底盘、卡扣、小球等材料,开始做拼搭。首先我把卡扣组装好,装在钢管上,接着我把管道围在钢管上,插在底盘上。这样,准备工作做好了,现在开始实验。

当我把小球放在起点时,我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过山车有360度转弯的地方,小球会像过山车一样不掉下来吗?我赶紧松开手,球像尾巴着火了一样,拼命向前滚,顺利通过了360度转弯处,到达终点。“成功啦!”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但我觉得只是实验成功是不够的,还得刨根问底了解实验背后的原理才行。

我去问妈妈,终于从妈妈口中知道了答案。原来实验背后的原理是两个力的合作:离心力和引力,一个力把球往外拉,一个力把球往里吸,所以这样一来一去就产生了这个神奇的“过山车”现象。

生活当中有许多的现象只要你仔细观察和思考,通过实验和探索,就能有新的发现和收获。

篇七:三年级下第四单元作文小实验

作者:宋瑞琦

星期三下午的作文课上,老师让我们拿出事先准备的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带领我们做了一个有趣实验——区分生熟鸡蛋。

老师让我们先讨论怎样区分生熟鸡蛋。有人说,可以用看一看的方法;有人说,可以用闻一闻的方法;有人说,可以用转一转的方法;还有人说,可以用灯光照一照的方法。实验开始了,我先试了试看一看的方法,我仔细对比了两个鸡蛋的外壳,发现外壳颜色没有什么区别,我觉得用这个方法区分生熟鸡蛋是不靠谱的。

我又试了试闻一闻的方法,我分别闻了闻两个鸡蛋,没有明显的气味差异,所以我觉得这这方法也是区分不了生熟鸡蛋的。

接着,我试了试转一转的方法。我用同样的力度旋转两个鸡蛋,我发现一个鸡蛋转的慢,一个鸡蛋转的快。经过同学们的讨论,我得知转的慢的是生鸡蛋,这是因为生鸡蛋里面是液体,重心不稳而且受惯性影响大。因为熟鸡蛋里面是固体,已经与蛋壳结合为一体,所以比生鸡蛋转的快。我发现这个方法区分生熟鸡蛋比较有效。

最后我又试了试照一照的方法。我把本子卷成圆筒把鸡蛋放在一端拿手电筒对着鸡蛋照,当我从另一端观察时,发现生鸡蛋因为里面是液体,所以能透过光。而熟鸡蛋因为里面是固体,透不过光,所以这个方法也可以有效区分生熟鸡蛋。

今天我不但学会了分辨生熟鸡蛋的方法,还体验到了科学小实验的乐趣,我喜欢这样动手操作的实验课。

篇八:三年级下第四单元作文小实验

作者:王浩宇

昨天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个有趣的作业,让我们准备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说是今天作文课要带我们做实验。

今天一上课,老师就让我们拿出鸡蛋,问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区分生熟鸡蛋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可以闻一闻,有的说可以摇一摇,还有的说可以转一转,我决定把大家说的方法都试一试。首先,我拿起一个鸡蛋闻了闻,一个似乎有点儿香味儿,另一个没有一点儿味儿,所以我断定有香味儿的是熟鸡蛋,没有味儿的是生鸡蛋。

接着我一手拿一个鸡蛋放在耳朵旁使劲摇了摇,感觉一个鸡蛋里面有液体在晃动,而另一个丝毫没有动静,于是我断定有动静的鸡蛋是生鸡蛋,因为生鸡蛋里是液体。那个没动静的鸡蛋是熟鸡蛋。因为熟鸡蛋里是固体。

最后我又用转一转的方法来分辨。我先把鸡蛋平放在桌子上,手搭在鸡蛋上,用同样的力度使劲儿一转,我发现一个鸡蛋转得又快又平稳,另一个只转了几圈就停了下来。转得快的恰好是刚才断定的熟鸡蛋,只转了几圈的恰好是刚才断定的生鸡蛋。

这个实验真有趣呀!它告诉我在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就会有奇妙的发现。

篇九:三年级下第四单元作文小实验

作者:陈音澄

今天,在作文课上,老师带我们做了一项小实验,尝试用多种方法分辨生鸡蛋和熟鸡蛋。

课前,我们每人都准备了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课上,当我们迫不及待得把鸡蛋摆在桌子上,老师问:“你们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分辨生鸡蛋和熟鸡蛋吗?”同志们顿时炸起锅来,有的说:“可以摇一摇。”有的说:“可以转一转。”还有的说:“可以照一照。”听了同学们七嘴八舌的讨论,老师让我们把各种方法都试一试。

我先试了摇一摇的方法。我拿起一个鸡蛋,使劲儿摇了摇,发现里面有液体晃动的声音,我断定这是生鸡蛋,因为生鸡蛋里面是液体。我又摇晃另一个鸡蛋,发现什么动静也没有,我断定它是熟鸡蛋,因为熟鸡蛋里面是固体。

我又试了转一转的方法。我把其中一个鸡蛋在桌子上转了转,我看到它像喝醉了酒一样,一会就倒了,它正是刚刚测试出的生鸡蛋。而用同样的力度转动另一个鸡蛋时它竟像陀螺一样,可以转好几圈呢!我发现这个转得快的,恰好是刚刚摇晃时没有动静的熟鸡蛋。

最后,我又试了照一照的方法。我先拿出一本大本子,把它卷成纸筒,把鸡蛋放到纸筒的一端,对着太阳光最强的地方照,从纸筒的另一端观察。我发现生鸡蛋透光,外皮上是有红点的,熟鸡蛋不仅没有红点,还乌黑一团,这是多么神奇啊!

今天,我不仅知道了很多分辨生鸡蛋和熟鸡蛋方法,还体验到了生活中处处有学问,我们应该多多观察,勤于思考。

篇十:三年级下第四单元作文小实验

作者:刘汶鑫

今天牟老师带我们做了一个很有趣的小实验,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

事先,老师让我们每人准备了一生一熟两个鸡蛋。实验开始之前,同学们纷纷献计献策,都提出了自己认为可以分辨生熟鸡蛋的方法,有的说晃一晃,有的说转一转,还有的说在强光下照一照。我决定把大家推荐的方法都来试一试。

实验开始了,我一手拿起一个鸡蛋在耳边使劲晃起来,我发现一个鸡蛋里有液体晃动的感觉,另一个却一点动静也没有。我想,有动静的是生鸡蛋,没有动静的是熟鸡蛋,因为生鸡蛋里面是液体,熟鸡蛋里面是固体。

接着,我又分别用同样的力度转了两个鸡蛋。一个鸡蛋转起来像个醉汉,转了几圈就停下了,另一个却转得非常快,转了十几圈才停下来。经过小组讨论,同学们一致认为转不起来的是生鸡蛋,转的快的是熟鸡蛋。因为生鸡蛋里面的蛋黄和蛋白是液态的,由于惯性作用,仍保持原来的状态,离心力不足,所以转不起来。

最后,我又用照一照的方法进行分辨。我把本子卷成圆筒,把鸡蛋放在圆筒的一端,用手电筒对着鸡蛋表面照,从圆筒的另一端观察。我发现一个鸡蛋表面照出了许多透明的小光点,另一个表面上没有照出光点。有光点的鸡蛋恰好是刚刚那个生鸡蛋,没有光点的鸡蛋则是那个熟鸡蛋。我猜测,这是因为生鸡蛋里面是液体,可以透光,熟鸡蛋里面是固体不透光。

我们在这节课上学到的分辨生熟鸡蛋的方法只是众多生活小常识中的一部分,我想,我们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发现生活中更多的奥秘。

篇十一:三年级下第四单元作文小实验

作者:于析爻

今天,老师带着我们做了一项小实验,让我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分辨生鸡蛋和熟鸡蛋。

上课铃一响,同学们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生一熟两个鸡蛋,迫不及待的等待试验的开始。牟老师看了看大家跃跃欲试的表情,笑着问:“同学们都有什么办法来区分生熟鸡蛋呢?”话音未落,大家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有的说,可以摇一摇;有的说,可以闻一闻;有的说,可以转一转;还有的说,可以照一照。“大家有这么多办法,那我们就都来试试,看看哪种方法更有效。”牟老师说。

开始做实验了。我先用照一照的方法区分。我将一本大本子卷成一个长筒,将蛋放在一个筒口上卡紧,对准强烈的阳光,从长筒的另一端观察。我看到熟蛋一团乌黑,看不到任何光亮,而生蛋能透光,蛋壳上还散布着许多的小亮点。

接下来我又用了转一转的方法区分。我把两个鸡蛋放在桌面上,用同样的力度转动。我发现熟蛋转得很快,过了好久才停下来;生蛋却像喝醉了酒似的,转的很慢,没转几圈就停下了。

我有些不明白,这些实验出现的现象是因为什么?回家问了家长才知道,照一照生蛋会出现亮点,熟蛋一团乌黑,是因为熟蛋是固体,没有透光性,生鸡蛋蛋清还透明,所以被光穿透出现光点。转一转两个蛋一快一慢,是因为生蛋里面是液体,而且与蛋壳分离,受惯性影响保持原有状态,而熟蛋里面是固体,而且与蛋壳结合紧密,所以转得快。

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到了多种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更让我感受到了实验的有趣和奇妙。我想生活中一定还有很多这样有趣的事情,等待着我们探索和发现!

篇十二:三年级下第四单元作文小实验

王璟瑄

浮不起来的乒乓球

今天,轮到我上场表演了,我演示的实验叫“浮不起来的乒乓球”。

首先我准备了一个乒乓球,一个去掉底部和瓶盖的矿泉水瓶,一个接水的盆子,还有一大杯的水。

我先把乒乓球放入瓶中,倒入满满的一瓶清水,这时我发现乒乓球在底部纹丝不动,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压在了那里,直到瓶里的水流光了,它还是动弹不得。我再一次往矿泉水瓶中加了满满一瓶水,并且迅速地用另一只手堵住矿泉水瓶瓶口。呀,刚才还乖乖沉在瓶底的乒乓球一下子就从瓶底蹦了上来,瞧这速度,仿佛是一听到下课铃声

就从座位上跳起来的小朋友一般,原来乒乓球也是一个顽皮的家伙。

为什么前后两次会出现这么明显的区别呢?我带着疑问去请教了妈妈,妈妈告诉我,第一次实验时,乒乓球只受到了水对它的压力,所以它怎么也浮不起来。第二次实验时,由于手堵住了瓶口,乒乓球到瓶口的间隙中就有水,这时候水对乒乓球产生了浮力,而且浮力大于压力,所以乒乓球在浮力的作用下一下子就蹦了起来。

原来这两个神奇的力量是压力和浮力啊,实验里他们两个还进行了一场力的较量。有兴趣的小朋友们也可以在家里尝试一下,科学实验让我们的学习更有意思,你肯定会爱上科学的。

篇十三:三年级下第四单元作文小实验

作者:张旭

生鸡蛋和熟鸡蛋以外表上看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如果你一不小心把它们混在一起了,有什么方法可以把它们区分开呢?今天的语文课上,我们通过一些有趣的方法学会了如何区分生鸡蛋与熟鸡蛋。

上课铃响过后,老师让我们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拿出来,并让我们说说如何分辨哪个是生的,哪个是熟的?

同学们开始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有的说把鸡蛋拿起来摇一摇,有的说用手电筒照一照,还有的说可以转一转……老师让我们每个人都按这些方法试一试。

我一手拿起一个鸡蛋握在手中,左看看右瞧瞧,没有发现任何区别。

我又照着同学的样子,把两个鸡蛋分别放在耳边一摇;我发现其中一个鸡蛋摇起来的时候,里面仿佛有东西在晃动,而另一个却一点儿动静也没有。我想了想:生鸡蛋里面是液体,而熟鸡蛋里面是固体,所以有声音的应该是生鸡蛋,没有声音的应该是熟鸡蛋。

接着我把两个鸡蛋放在桌子上同时旋转,其中一个像陀螺一样飞快地转起来,而另一个好像喝醉了酒似的,东倒西歪,不一会儿就停了下来。转得快的那个鸡蛋就是先前摇晃没有声音的熟鸡蛋。而像喝醉酒的那个正是之前感觉里面有东西在晃的生鸡蛋。

其他同学也有尝试用闻一闻,照一照的方法来区分生熟鸡蛋,教室里的每个人都在忙着做实验,不时听到他们获得新发现欢喜的叫声。

这个有趣的实验,不仅教会了我区分生熟鸡蛋的方法,还让我知道了生活中有很多小奥秘等着我们去发现。

篇十四:三年级下第四单元作文小实验

作者:刘梦侞

今天作文课上,老师带我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立鸡蛋。

上课了,同学们把事先准备好的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从盒子里小心翼翼地拿出来,按照老师给出的实验步骤开始做起了实验。

我先把生鸡蛋的大头向下在光滑的桌面上立,我小心翼翼地扶着鸡蛋,一点儿一点儿地松开手,可惜生鸡蛋刚松开一点儿就倒了,我又把熟鸡蛋的大头向下试了试,也不行。

这里老师建议说把桌子上铺一张纸再试试。我赶紧把桌子上铺一张纸,先把其中一个鸡蛋立在纸上,我发现比立在桌子上有效果,能短暂的立住几秒,我想可能是因为纸增加了桌面与蛋壳的摩擦力的原因。我又试了试另一个鸡蛋,但是倒下没立住,我用这个鸡蛋又试了几次,还是没成功。难道鸡蛋想和我对着干吗?

就在我准备放弃的时候,听见老师说她那儿有点儿盐。于是,我找老师要了一些盐撒在纸上,把鸡蛋放在盐上立,这次两个鸡蛋大头向下都立起来了!但是其中一个鸡蛋是斜着立的,我又试着把两个鸡蛋的尖头立一立,一个立了起来,一个没立起来。

最终,我发现能比较容易立起来的是熟鸡蛋,不容易立起来的是生鸡蛋。我猜想,这大概是因为熟的里面是固体,比较稳定,生的里面是液体,不够平稳的缘故吧。

这次的实验我觉得真是既好玩,又有趣,也让我懂得了做科学小实验要有认真的态度和耐心。

篇十五:三年级下第四单元作文小实验

作者:宋雨熙

今天在课堂上老师让我们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区分辨别哪个是生的,哪个是熟的。

在实验前的讨论环节,同学们七嘴八舌纷纷献出辨别生蛋、熟蛋的妙计。有的说可以摇一摇,有的说可以闻一闻,有的说可以转一转,还有的说可以照一照。

我先用闻一闻的方法来测试,我发现一个鸡蛋隐约有点鸡蛋糕的味道,而另一个鸡蛋一点味道都没有。但我觉得这种方法区别差异不够明显。

于是,我又用摇一摇的方法来区分,我一只手拿着一个鸡蛋,用力摇动,我发现一个鸡蛋摇起来有液体晃动的感觉,而另一个鸡蛋没有。我猜想,有液体晃动的是生鸡蛋,因为生鸡蛋里面是液体,而熟鸡蛋里面是固体,因此,没有液体晃动的应该就是熟鸡蛋。

接着,我又试着用转一转的方法来区分,这次我又有了新的发现,只见一个鸡蛋转起来像陀螺一样,转得很快;而另一个鸡蛋转起来像喝醉酒似的,转得很慢,而且没转几圈就停下了。

实验做到这里,我想;“为什么一个鸡蛋转得快,一个鸡蛋转得慢呢?”通过和身边同学的讨论,我们一致认为:生鸡蛋里面是液体,转动时,液体晃动不稳,所以它转得慢,而熟鸡蛋里面是固体,重心比较稳,所以它转得快。

最后,我又用了照一照的方法来测试。我把作业本圈成纸筒,把鸡蛋放在纸筒一端,对着灯光照,从纸筒另一端观察。我发现刚刚那个生鸡蛋透光,蛋壳上有一些小光点,而另一个熟鸡蛋一团乌黑,什么也看不到。这让我觉得特别神奇,有趣。

通过这节实验课,我知道了怎么区分生鸡蛋和熟鸡蛋,更懂得在今后的生活中,要学会细致观察,勤于思考才会发现更多知识。

篇十六:三年级下第四单元作文小实验

高梁饴的滋味

陈恩惠

吃过高梁饴吗?见过高梁饴吗?我没吃过,也没见过,甚至没听过。但今天我就回答了这几个问题,高梁饴的滋味也融入我的舌尖……

糖是老师给的,这种糖我还是第一次见。包装不像我们平常见到的那样,是老式的糖纸包裹起来的,长长方方的轮廓呈现在包装纸上,两边还有“小耳朵”。纸上除了大红色就是“山东特产”几个字最引人注目了。我拿在手上,又放下,好似从没见过糖一样观察着。

我捏住两端的“小耳朵”,把糖翻了一下,薄薄的纸被子就打开了。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团长方形的,晶莹剔透的高梁饴,接着是高梁饴上的白色粉末。我捧在手机观察着,凑近一看,呦,还有层白色的糯米纸呢!透亮的高梁饴裹着白粉,披着又轻又薄的糯米纸,如一个小姑娘,我不禁说:“看起来好好吃!”

虽然说我是第一次吃高梁饴,但看别人的吃法,我也开始模仿。我轻轻拿起高梁饴,咬了一小口,用手把另一端不断往前拉长,身体则往后倒,软糯的高梁饴逐渐在我手里变了形。高梁饴拉出丝来啦!听说,这才是打开高梁饴的正确方式。长长的高梁饴被我拉扯,嗦入口中,白粉碰到唾液后,立刻化成了甜甜的汁水,糯米纸却没什么味道。高梁饴粘住了我的牙齿,紧贴在上牙上,我只好用舌头捋了捋,把她从牙上扣下来。“这是草莓味的高梁饴”我一边说着一边又拿起一旁的糖纸,把它叠成了个千纸鹤。

高梁饴在舌尖的搅动下,渐渐化了。虽说是草莓味,但我吃的更多是香精的味道。略甜的高梁饴带些汁水被舌头卷起,扔进了喉咙里,舌尖却还保留的着丝丝味道。我回味着刚被吞咽下的高梁饴,望了望教室的四周。有的同学在拉丝,有的同学在敲打,有的同学选择了一口吞下,还有的在模仿不知哪位商家卖高梁饴的话与动作。

现在,我可以回答开头的几个问题了,高梁饴的滋味也留在了我的舌尖。妈妈说,这是她儿时的零食,现在又成了我的零食,或许当我长大后,我的孩子也吃着我儿时的零食,想象以前的生活。

篇十七:三年级下第四单元作文小实验

作者:巩星辰

今天,老师让我们每人带一个生鸡蛋和一个熟鸡蛋来学校,说是在作文课上要带我们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上课了,同学们迫不及待地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鸡蛋放在桌子上,老师笑着问大家:“怎样才能区分生熟鸡蛋呢?”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可以放在耳边摇一摇;有的说,可以对着强光看一看;还有的说,可以放在桌子上转一转。老师让我们把所有的方法都试了一遍,看看哪个更有效。

说干就干,我先把两个鸡蛋分别放在耳边使劲摇晃,我隐约感觉到一个鸡蛋里有液体在晃,而另一个鸡蛋却什么动静都没有。我想生鸡蛋里面是液体,熟鸡蛋里面是固体,所以有声音的应该是生鸡蛋,没有声音的应该是熟鸡蛋。

第一种方法成功了,让我有点激动,紧接着我有尝试把鸡蛋放在桌子上转,我有同样的力度分别转动两个鸡蛋,这一次我发现刚刚那个生鸡蛋没转几下就倒了,而刚刚那个熟鸡蛋却转得很平稳。

这是为什么呢?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才明白,原来生鸡蛋里的液体与蛋壳分离,自己惯性影响大,转不起来,而熟鸡蛋里面是固体,和蛋壳形成一个整体一起转,受内部惯性影响小,因此转起来又快,时间有长。

让我最百思不得其解得是最后一个方法。老师让我们把本子卷成筒,把鸡蛋放在纸筒一端对着强光照,从纸筒另一端观察,我发现生鸡蛋好像透过一团荧光,而熟鸡蛋没有。

我带着问题回家查资料,原来生鸡蛋里面是液体是半透明的,能透过一些光线,熟鸡蛋的蛋清是凝固的,无法透光,所以才会出现课上看到的现象。

通过这次实验,我发现一个普通的鸡蛋里也藏着许多知识,我想在今后的生活中应该仔细观察,多思考研究,发现更多奥妙。

篇十八:三年级下第四单元作文小实验

芯片危机

二十四世纪初,整个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大部分被智能所替代。而身处在2322年的我,清楚地知道了孩子们的压力。

我们觉得很累,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家长们整天想的就是我怎样让孩子更好,更完美,而不是想着孩子们是否快乐。但其实,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可现实,非让我们变成完美小孩。

早晨的第一缕阳光来临时,已有同学在教室里刷题;下课后,操场上空荡荡的,寂静无声,我们都在争分夺秒地学习。就这样,日复一日,我们快变成学习机器了。

但即使是这样拼命学习,许多同学的成绩依然得不到提升。家长们都十分焦虑。

我呢,成绩虽说不错,比较稳定,但在这个你追我赶的社会中,不能放松一刻。

一天,新闻上播出了这样一段话:“最新消息,科学家们终于研制出了一款完美芯片,这款芯片只要插入孩子的大脑……”唉,又来了,这个时代真是和“完美”一词扯不开,我想。但还好爸爸妈妈并没有打算给我植芯片。

可事实总比我想象得要严重许多。很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变成“完美小孩”,不惜花三万多元给孩子办理“植芯片”手术。眼看着我的同学们陆陆续续都植入了芯片,我感到深深的不安与焦虑。

被植入了芯片的同学,都不再是原来的自己了。他们比之前更加刻苦,每道题目都会做,做题速度也成倍地增长。而我这个没有植入芯片的“异类”,成绩只能排在倒数了。

更糟糕的是,下课的时候,我想找个聊天的都没有,更别说玩了。跟他们说话,他们就好似没听见一样,头也不抬地写卷子。我几乎要绝望了。

但我心有不甘,有一天我去找好朋友芊羽玩,她也植入芯片了。我来到了她家,先站在窗户旁观察。看见芊羽妈妈想去抱芊羽,不料却被芊羽推开了!芊羽只是满不在乎地说:“走开,别打扰我做题!”她妈妈显然很难受。

芊羽以前完全不会这样!她一直很孝顺,对她父母很好。这是我知道的。可现在……我忽然明白了,也抓住了芯片的弱点:“完美芯片”毕竟是智能的,它会忽略人间冷暖。

我一下子重新燃起了希望。回去后,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请求他们的帮助。他们欣然同意,觉得我说得很对,“完美芯片”并不真正完美。

此后,爸爸妈妈帮我劝说同学家长,提醒他们芯片的漏洞。而我,则在各大平台上指出“完美芯片”的坏处,劝大家给孩子拔除芯片,并向研发公司投诉。其实,随着时间越来越久,许多家长也意识到了问题,我们的行动逐渐让他们更加清醒,并给孩子拔除了芯片。

一传十,十传百,所有的家长都给孩子办了“拔除芯片”的手术,还让我感到欣喜的是,研发公司答应向家长们赔钱。

“当我必须像个完美小孩,满足所有人的期待,你却好像格外欣赏,我犯错犯傻的模样……”我唱着这首《不完美小孩》走进学校,是啊,我们都是不完美小孩……

篇十九:三年级下第四单元作文小实验

哇!高梁饴!

陈玄杰

你是上一代人的回忆,却意外成了我们这代人的欢笑。你隐藏于朴素的糖衣下,简单的制作工程给我们带来的是香甜糯软的口感。

平日只能在抖音上刷到你,今天你被老师带进课堂与我们见面。我从老师的手中接过你,小心的捧在手心里,仔细打量。你穿着金黄色的衣裳,两边各有一只大耳朵。

高粱饴——这便是你的姓名。我将高梁饴握在手心,手指不规则的揉捏着,感受你在我手中蠕动。待老师“开吃”二字落地,我便各捏住一只耳朵,轻轻拧开,再剥开糖衣,露出里面裹着淀粉,可爱又害羞的小玩意。

早听闻高粱饴“QQ弹弹还能拉丝”。前面四字我已证实,不知能不能拉丝。凑近闻了一下,嗯……好像没味道。我小心翼翼地咬住一点,用牙齿反复地磨,直至它与本体分离。含在嘴中,甜甜的,糯糯的。一小块高梁饴很快就没了。我从糖纸里挤出一大半,用牙齿咬住但不磨断。手和嘴往两边用力,高梁饴在拉扯下逐渐变长,哪知我用力过猛,断开了。我咀嚼着口中的高梁饴,望着手中仅存的一小块,舔了舔嘴唇,嘴巴一张,一合,被我一并塞入口中。我咽下去后,吧唧吧唧嘴,高梁饴的味道仍充斥在我的口腔中。

第二粒高粱饴很快也惨遭我们的“黑手”。在它“壮烈牺牲”前,与我们做了个小游戏。我们一边听老师的口令,一边记录心中所想。同学们的想法五花八门每一个都很有趣。这小小的高梁饴,竟带给我们这么多欢乐。

没想到老师还为我们请来了几位“明星”上台表演吃糖。最好笑的应属方鸿鑫。只见他拿出一粒糖,模仿某位网红说:“拉丝时间到。”他熟练地剥开糖纸,放入口中,拉了一长段丝,再细细咀嚼,随后说:“嗯-QQ弹弹,还能拉丝,这就是我家的高梁饴!”说完,大口大口地吃掉剩下的高梁饴,那张大嘴让人不寒而栗,让我不禁联想到灾难片怪物吃人的场面。

这堂作文课因这位诚邀嘉宾——高粱饴而多了几分乐趣。然而最主要的目的还是要写出好文章。当然啦,我相信要是我还能再多吃几粒,作文肯定会“蹭蹭蹭”上好几个档次。因为这样我才能写得更细致入微!

篇二十:三年级下第四单元作文小实验

牙签变五角形的小实验

作者:林明炽

伟大的科学家都是从一个小实验开始的,就让我们也来当一回科学家吧!

天气万里无云,碧空如洗我坐在沙发上发呆,忽然想到一个小点子,不如现在闲着来做一个小实验吧,我想了想还是做牙签变五角星的实验吧!因为牙签变五角形的实验很简单。

光说不做没用的,我迫不及待的去牙签盒里拿出五根牙签、一个小纸杯和一根吸管。

我把从牙签盒里拿出来的五根牙签折成Ⅴ形,然后摆出成有小洞的五角形,再百小纸杯装满一半的水,最后从纸杯里吸出一滴水,我第一次做失败了,正当我灰心丧气的时候心里想第一次失败不算什么,我知道我第一次错在哪里了,我错在吸水的时候水太多了,第二次我还是失败了,第二次失败是我错在Ⅴ形做的不对,第三次还是失败了,我错在形状做的不对,经过了多次的失败,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再接再厉,争取下次一次性成功。折成形的牙签尽量往中间折,务必让折断的牙签一样的大小,折完了我来跟书本拼形状,开始往中间滴水,滴啊!滴啊!有了几次的失败经验,我尽量把滴管往上提,不能碰到牙签,原来分开的牙签在水滴的作用下慢慢开始靠近,水滴使分开的牙签慢慢凑近我成功了五角形,终于靠在一起,做这个小实验我明白了,当科学家我还差得很远,需要不断的努力。